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新疆拾花荒逼出棉花采摘新路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4:55 中国青年报

  一台采棉机一天可采收150亩棉花,一台采棉机可以顶600个拾花工,新疆全区1700万亩棉花,100万拾花工,有1600台采棉机就可以替代。

  但秋收季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拥有的120多台进口采棉机几乎全部趴在库房里。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之一,机械化采棉在新疆却迟迟得不到推广。

  可喜的是,10月12日,新疆重要棉花生产基地石河子垦区宣布:农8师石河子市大面积推广棉花机械采摘获得成功,到2010年,石河子垦区机采棉面积将推广120万亩。

  该师师长、石河子市市长余继志称,今年120台采棉机在石河子垦区实施了50万亩机采棉工程。据称,这样大规模实施机械采棉在新疆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余继志称,机械采棉技术的推广,堪称是“植棉史上的一次革命”。

  机采棉PK手摘棉

  棉花没人摘与采棉机推广难,这一现象生动地折射出了新疆农业尤其是农业机械化的困境。

  据业内人士介绍,影响机械采棉推广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机采棉会影响棉花的等级;二是机采棉对棉田的前期种植和管理要求较高。三是采棉机价格过高,棉农无法承受。

  石河子副总农艺师畅建国说,按照我国现行的棉花收购标准,机采棉和手采棉相比,棉花收购等级上会降低一个级差,这影响到基层推广应用采棉机的积极性。

  再有,从种植到采摘甚至后续加工,机器采棉花均有高度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任何一个环节跟不上,采摘就受到限制。

  据了解,按目前市场价格,一台进口采棉机近200万元,而一台国产机100多万元,一般的种棉户难已接受。

  有分析人士称,目前农村和团场实行的承包责任制,使棉田分片作业,形不成规模,影响了机械作业。如果要想大面积推广机采,就得在不改变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改变种植方式。

  虽然机采棉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无人采收棉花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拾花劳动强度大,要从根本上解决拾花难问题,走机械化采棉是惟一的选择。

  “拾花荒”慌了谁

  “每年到棉花采摘季节,这里就如同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一般。”一位团场负责人这样说。

  “这也是逼的!”畅建国说,新疆天山以北的产棉区,全年无霜期短,我们必须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把棉花收回来。

  四月苗、五月蕾、六月花、七月桃,八月采。新疆的棉花只有130多天的生长期。而在

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棉花的生长期长达8个月。

  据了解,每年拾花期石河子垦区需要拾花工20多万人,最高时达到24万人。一到这个时节,几乎全师全市所有的工作都在围着棉花转。

  据棉农说,雇用农民工采拾棉花,不光是农民工累,棉农也累,太操心费事了。

  一位团场领导介绍,从每年7月开始就得去内地联系找人,做工作、谈判、接人、买车票、安排住吃、田间送水送饭、安全问题等等,算下来得有40多道程序上的事要做。

  “每年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拾花工采摘棉,搞得人筋疲力尽。而社会的投入更是无法计算。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农8师师长余继志说。

  余师长称,目前石河子垦区棉花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75万亩,占全新疆1/10。

  今年石河子垦区首次大面积实施机采棉,面积达50万亩,占棉花种植总面的1/3。今年石河子垦区缺拾花工近5万多人,如果没有机械助阵,将有几十万亩棉花无人收获。

  重要的是,机械采棉把棉农们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农八师122团12连棉花承包户梅跃辉喜滋滋地说,连续两年他都种植了机采棉,采棉机彻底“解放”了他。200亩棉花过去至少要接20个拾花工,整整两个月才能拾完。现在好了,一天时间全部拾完。

  据了解,该团去年人工采摘一亩棉花需250元,而机械采摘只需104元,不需中间环节就可一步到位,职工直接受益146元。

  针对机采机械采棉含杂质多,影响纺织,棉纺厂也不喜欢用机采棉的说法,畅建国说,这是一些人不熟悉纺织企业对棉花的要求,以及我国目前棉花收购标准没与国际同步所至。

  石河子市宣称,到2010年,石河子垦区机采棉面积将推广到120万亩。团场将有2.5万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将对石河子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采棉机大商机

  有精明人士从“拾花荒”和“拾花大战”中体会到采棉机的商机。

  据了解,以一台采棉机一个采摘期采摘4000亩棉田计算,从我国现有的棉花种植面积来看,采棉机的市场需求量为7000台,即使一半的棉田不能机采,最低也有3500台的采棉机市场需求。以国产采棉机最低价格每台100多万元计算,有40亿~70亿元的潜在巨大市场。

  反观全国采棉机市场容量,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大型的采棉机150台左右,而这些设备中,99%以上的是进口产品,价格均在140万~200万元之间。

  按采棉机有效使用期计算,一台采棉机15年实现的净利润和提取的折旧费合计超过500万元,收益十分可观。

  此外,采棉机可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人均管理面积可由25亩增加到200亩,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另外,机采棉的推广最终需要形成“一条龙”机械作业,选籽机、播种机、脱叶机等配套设备,尤其是“一条龙”生产线中价格最高的清花生产设备,在国内还处于空白阶段,都会给棉机企业带来商机。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中国机械化采棉还没有进入大规模扩展的时期,未来10年将是其启动的最佳时机。

  本报记者 刘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