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小经销商艰难跨越品牌专卖门槛(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09:30 经济参考报
  随着“十一”之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全面实施,原来占汽车经销队伍绝大部分的“杂牌军”必将逐步淡出历史舞台,然而,在随之而来的品牌销售时代中,经销商们的洗牌运动不一定就会想当然地结束。
中小经销商艰难跨越品牌专卖门槛(图)
4S专卖店是这轮品牌专卖制度“洗牌”中的安全岛

  品牌销售开始“动真格”

  整个“十一”黄金周,全世达汽车销售公司的业务员刘存义一直泡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里,和很多售车业务员一样,刘存义希望能借黄金周的旺盛人气多卖出去几辆车。毕竟,与过去向客户几乎可以推荐所有品牌的汽车有别,现
在的他基本只能向客户介绍大众品牌的汽车了,原因是他所在的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一家大众品牌经销商的二级代理。

  和全世达公司一样,亚市中的许多公司近期内都迅速成为了一些汽车品牌一级代理商们的下属,或是干脆自己就开了4S新专卖店,成为某品牌的一级经销商。之所以大家纷纷改变“番号”,其原因都是迫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压力。

  今年4月1日,饱受争议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办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汽车销售企业必须经过汽车制造商的授权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未获得汽车制造商确认授权的经销商将失去其在市场上的销售资格。并规定10月1日之前,“汽车供应商应当对在本办法实施之前设立的汽车销售企业进行确认”,10月1日因此也被称为是无品牌授权汽车经销商们的“大限”。而从4月到10月的半年时间,则被认为是政府在“大限”之前给出的“缓冲期”。

  跟据北京市汽车流通协会的统计:北京现有汽车经营资格的经销商2000家,在《办法》出台之前的2004年实际发生经营行为的是1093家。在上述汽车经销商中,从厂家取得品牌特约经销权的汽车经销商仅有200余家,不到总数的1/5。另据了解,在全国3万余家汽车经销商中,经厂家授权的特许经销网点(含4S店)只占7%。由此可见,未经厂家授权的“杂牌军”构成了汽车经销商的大部队。然而,《办法》却恰恰要求消灭这些“杂牌军”,所以《办法》在出台前后一直饱受争议,但无论赞成还是反对,大家都认同,这将对现有汽车销售流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如今“大限”日期已过,失去了“杂牌军”活力的汽车市场又是什么样了呢?“杂牌军”是不是已经彻底从市场上消失了?在《办法》实施前,亚市、中联、北方三家北京规模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及一些驻场经销商,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担心,但《办法》出台后的现实情况似乎并没有想像中的那样严重。

  据亚运村汽车市场商务中心且小钢介绍,今年前8个月,亚市每个月依然能有4000多辆新车的出库,保持平稳增长,即使是在《办法》正式实施后的4、5两个月间,共销售9759辆,同比增长16.6%。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也显示:1至8月,全国乘用车产销249.58万辆和244.91万辆,同比增长10.24%和15.09%。看来,《办法》的实施似乎对市场的销售并未产生多大影响。且小钢表示,《办法》虽然已正式实施,但具体执行上很困难。来自北京以外地区的消费者仍然像以前一样,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对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销商来说,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杂牌军”逃亡路不尽相同

  作为市场容量巨大的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曾经是杂牌经销商们的天堂。在北京亚运村市场和上海中山北路等地,汽车销售公司曾经一个挨着一个。几乎每个公司都可以为客户提供全品牌的汽车。然而,《办法》的实施令经销商们必须作出选择,生存还是逃亡。

  一些有实力的经销商选择了品牌销售的道路。一些经销商直接或通过长期合作的4S店间接向汽车厂家要求授权,一些则与4S店接洽成为其分支机构,依托一级经销商“曲线救国”。刘存义所在的全存义就是选择了第二种途径。

  由于不少经销商希望能在《办法》正式实施后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一时间4S店引来了一个开张高峰。据统计,北京地区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9月间,获得厂家认可的4S专卖店增加了不下30家。而挂靠在4S店下成为二级机构的就更多了。据业内人士估计,这部分经销商在北京约有三四百家。

  一位刚转成一级经销商分支结构的车商向记者表示,如今汽车市场不同于往日,在激烈的竞争下,数量众多的二三级销售商是厂家必须依靠的重要力量。此前90%的销售商都没有厂家的授权,却一直活跃在汽车市场,可见厂家对此并不排斥。在《办法》实施后,不少经销商也获得了厂家或者4S店的授权,也表明了厂家希望能确保渠道的畅通。

  事实上,对一些网络较强或者销售很好的二级经销商,汽车厂家甚至主动同这些“杂牌军”接触,将其发展为销售网络的一员。

  而在其他城市,由于经销商数量相对较少,被“收编”的比例相对更高一些。杭州汽车城中有143家经销商,除少数还在争取外,其余均拥有符合《办法》规定的销售资格,其中一级经销商有62家。”《办法》实施后,汽车城不但没有商家因此而撤出,反而增至143家。

  另外一条生存之路就是置《办法》于不顾,过着“地下销售”的日子。据记者了解,这一类汽车经销商们的数量也不少。记者联系上了一家北京汽车经销商王先生。在大限日过后,他的公司依然没有获得汽车制造商或一级代理商的授权。也就是说,按照《办法》的规定,他的公司不再拥有汽车销售权。但王先生依然每天活跃于北京几个大型汽车市场,并嘱咐着“车虫”们帮他拉生意。

  王先生向记者表示,目前《办法》刚刚开始实行,无论是工商等执法部门,还是出台相关政策的国家三部委,目前还处在等待多数未授权经销商自然退市的时期。由于未获得授权,王先生公司的营业范围不再包括“汽车销售”,但营业范围中的“汽车零部件销售”却依然保留。这样,他的公司依然能够游走于汽车市场之内,王先生承认自己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打一个时间差,在这个竞争对手大幅减少,而市场未出现大的供求变化时期,为自己赢得一定的本钱。

  洗牌仅仅是开始

  事实上,虽然《办法》已进入到正式实施的阶段,但对于各寻出路的经销商们来说,汽车销售市场的洗牌其实还没有结束。

  虽然成为4S店或附属机构的一员,是“杂牌”转“正规”的阳光大路。但对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来说,经销商很可能是从一个火坑跳入另一个火坑。

  由于4S店的运作成本高昂,而汽车销售利润的日益微薄,加上4S店增多,分流了原本就不多的客流,4S店也同样面临着“生存”还是“逃亡”的选择。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近1800家各种品牌的汽车4S店中,只有600家盈利,500家盈亏持平,多达700家经销商亏损,其中300家经销商已经出局或者被整合。北京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北京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卢锦华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北京有汽车专卖店1300家,而今年上半年已降为1096家。

  “多数4S店建成之日,就是亏损之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一家4S店老板向记者诉苦。这位经销商表示,前两年,汽车销售单车利润至少在1000元以上,而到了今年,一些车型根本无法赚钱,甚至出现了赔本倾销的情况。

  虽然转入“地下销售”并不符合《办法》的规定,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以4S店为主体的销售结构是否会被市场完全接受,尚需时间来检验。所以像王先生这样打“擦边球”的公司,在“4S店是否能成为销售的唯一模式”的争论得出结果之前,可能将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厂家的最终目的还是卖车,无论模式如何,经销商的目的也是卖车,如果把大家都赶尽杀绝了,市场怎么办?别忘了,只是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上帝。”一位经销商这样对记者说道。

  作者:勾晓峰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