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海信团队亮相科龙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9:09 经济参考报

  借助收购科龙,海信看到了成为一线品牌的希望,而科龙能否借海信翻身?

  10月17日上午,包括总裁汤业国,副总裁林澜、肖建林、苏玉涛、石永昌、罗俊在内的科龙新经营班子在顺德首次集体亮相,汤业国同时宣布:在海信注入启动资金后,科龙的经营工作已全面正常化,并与国美、苏宁、永乐、英国HI公司等国内外11大经销商签下了36亿元定单,涉及科龙的21个系列97款冰箱和23个系列的空调产品。

  今年9月17日,科龙改选并公布了新的经营班子,同时,以代理销售的方式确定了与海信的销售关系。此后,海信的身影真正公开活跃在科龙生产经营的第一线。此外,汤业国将科龙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冰箱450万台、空调300万台。尽管他强调“这是一个务实的数字,科龙新班子将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全力以赴去完成”,但记者核实后发现该目标当属科龙历史上最高的产销数据。

  从潘宁创业到镇干部徐铁峰掌舵,从外来者顾雏军收购到今日的海信入主。科龙七年之间的四度动荡,成就了国内市场首度两个等量齐观的白电与黑电企业之间的并购,这对于海信、科龙,对于中国家电业将意味着什么?

  空调企业在产能上的真正

竞争力体现在旺季的瞬间爆发力,这是海信急于通过兼并扩大产能的动因之一。拿下科龙不仅可以迅速实现海信在华南的战略布局,而且能解决海信在制冷产品方面的“短板”问题,提高其行业综合实力。

  不过,蜜月过后,新的生活才真正开始。要切实掌控科龙,海信将面对整合科龙的诸多难题,还有很多功课要做,否则生米煮成了熟饭也会馊掉。中国家电业协会信息部副部长胡晓红就曾提醒说,科龙的营销能力强于海信,海信如果拥有包容之心,包容科龙的个性,那么整合的效率就会更高!

  有业界人士指出,海信整合科龙的难题之一来源于海信手中26.43%的科龙股份并不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如果海信入主后对科龙的改造不能令股东们满意,股东们则有可能联合起来向海信说“不”;而且,科龙的股份比较分散,如果有其他投资者联合起来收购科龙股份的话,很可能对海信的控股直接构成威胁。

  海信整合科龙的另外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难题就是人员调整。尽管在资本的作用下,科龙发生了多次动荡,但创业时期的拼搏精神和一脉相承的企业文化还驻留在很多老科龙人身上,这正是科龙重新崛起的基石,是科龙星火燎原的种子。

  然而,虽然海信基本上已掌控了全局,“市场开始全面回升,生产经营已步入正轨。”这是汤业国对履新科龙“满月”的第一个评价,他表示,经过一个月磨合,科龙新班子已经完全融入科龙,提前结束了经营管理上的磨合期;但科龙的人力震荡却依然存在:由于各个部门都是来自海信的人,而海信与科龙的架构与运营体制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存在更大的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龙和海信在文化上找不到融合点,这种兼并很难获得成功。海信是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而科龙是民营化改造的上市公司,两企业员工今后要在一个旗下工作不能说没有影响。科龙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除了高管均系出海信之外,各分公司的财务也全部更换了,而是否更多的人要被更换,目前科龙的员工都在忐忑不安。

  作者::傅勇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