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停止产能扩张大众在华重组救市 今年或出现亏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07:31 第一财经日报

  “奥林匹克计划”的核心是,到2008年之前,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生产成本要降低40%,同时停止任何产能方面的投资

  本报记者 蒋婷婷 傅桦 发自北京

  上任后埋头做了100天功课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WinfriedVahland)昨
天首度约见媒体,宣布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与其两大中国合作伙伴共同重组在华业务。这项名为“奥林匹克计划”的全新中国战略正计划在2008年以前逐步实施,拟将大众在华生产成本降低40%,停止产能投资,以拯救市场份额从5年前70%下挫到目前18%的大众中国市场。

  南北大众将日趋差异化

  据悉,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两大中国合作伙伴,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汽车产品差异化将进一步加大。前者将生产经典、典雅型的车型,后者则偏重时尚、精英型车型。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设计和开发新车型,预计在2009年之前,有10至12个新车型将被陆续引入中国市场投产。其中,最新一款新车将于今年11月初投放市场。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这款新车将是由上海大众生产的

帕萨特B5升级版、内部代号为帕萨特GP的新车型,目前该车已上发改委公布的新车目录。

  不仅如此,备受关注的斯柯达(Skoda)品牌汽车国产化时间表也被正式确定。上海大众将于2007年开始生产该品牌车型,从而丰富上海大众汽车的产品线。对此,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兼中国首席代表张绥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即将引入的斯柯达汽车将选择该品牌的最新车型。

  范安德表示,如果合资企业希望生产中国自有品牌产品,而市场也要求发展中国自主品牌,大众汽车会给予中方合作伙伴以积极支持,预计在3~4年内,大众汽车的中方合作伙伴将达到独立开发车身的能力。

  停止产能扩张

  “今后,大众汽车将停止产能方面的投资。”范安德表示,除了要继续建设动力总成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规模,整车厂方面的产能今后将完全停止下来。他同时表示,今后要加强包括动力总成的生产等多方面跨合资企业的合作,从而协调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据了解,目前,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产能分别达到了年产45万辆,堪称国内汽车企业的“大哥大”,然而,2004年,一汽大众共生产了287119辆汽车,仅占设计产能的63.8%,而上海大众的产量达到了347531辆,也不过为产能的77.2%。

  张绥新告诉记者,产品成本一般占生产成本的七成。为把生产成本降低40%,大众汽车还将通过施行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范围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等措施,降低产品成本,这包括和所有的合资企业组织共同采购,降低中国本地原材料价格,其中,南北大众在华联合采购的额度每年大约在1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大众汽车已经联合两大伙伴开展了第一次“产品成本审核机制”大会,并初见成效。

  两销售网不合并

  昨天,业内盛传已久的“南北大众销售并网”也终有定论。

  范安德明确表示,大众汽车品牌的产品还将继续通过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两大网络销售。在与合资企业的紧密合作中,大众汽车将以全新的客户服务意识重组所有销售组织,各合资企业的经销商组织将分别为不同的、定位清晰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

  对于继续维持两大销售网络,负责市场与销售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苏伟铭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说,“这两大网络的存在都历时已久且体系庞大,一旦整合,资源耗费太大且得不偿失,因此,两个销售网络继续并存是最现实的利大于弊的做法。”

  苏伟铭补充说,斯柯达品牌将由上海大众负责单独组建销售网络体系,以保持其品牌的完整和独一性。

  今年可能出现亏损

  根据大众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在中国的营业利润骤降了10倍,从去年同期的2.51亿欧元下降到2300万欧元。“大众汽车今年在华业务的目标是达到收支平衡,但也可能在年底时出现亏损。”范安德告诉记者。

  范安德说,大众汽车今年在零部件、动力总成方面已作出较大的先期投资,加上库存车辆占据大量资金,可能会在年底出现亏损。

  “2004年年底,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包括经销商)共出现15万辆的库存,而今年年底,我们争取降至10万辆。”面对大众在华市场份额从5年前70%下挫到目前18%,苏

  伟铭告诉本报记者,“今年上半年,大众汽车在华总销量为26.5万辆,预计下半年会有所增长。大众汽车今年的目标就是年内止住这一下滑趋势,对此我们已痛下决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