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北大青鸟分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10:36 和讯网-《财经》杂志 | |||||||||
【本刊讯】(记者 张宇哲)《财经》获悉,日前,创刊53年的全国综合性日报《中国青年报》(下称中青报)与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大青鸟)的短暂联姻宣告破裂。自9月1日起,由北大青鸟旗下的中青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中青传媒)负担的编辑、记者的工资支出转回报社,同时交出的还有中青报的经营权。 作为共青团中央的机关报,中青报在被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的这场“体制内改革”曾广
2004年3月,中青传媒成立,注册资本为2.5亿元人民币,其中中青报持股60%,除部分现金外,中青报以拥有的物业、办公设施以及经营权作为出资;北大青鸟则出资1亿元持有40%股份。中青传媒的业务为中青报的发行、广告、品牌经营及其他延伸性经营活动。同时,公司负担报纸改扩版的相关投入以及报社记者与编辑的人员工资等。 改变首先体现在了薪酬制度上。按照双方的商定,尽管记者和编辑的身份仍然为事业单位编制,但待遇将按照市场化原则分配,分为底薪、岗位津贴和与业绩挂钩考核收入三部分。 2004年6月1日,中青报实现改版,由原来8个版增至12个版,并以全新姿态首次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报摊上。 2004年底,中青报高层人士变动——原总编辑兼社长李学谦卸任,社长一职由原副社长王宏猷接任;原人民日报社《市场报》总编缉李而亮任总编缉,来自团中央系统的徐文新和潘平任中青报副总编缉。 今年7月,中青报再次改版。据报社内部人士介绍,调整后,法制栏目取消,“青年话题”缩减,“共青视点”版面有所增加。8月,报社内部考核标准也进行了调整,日前 尚在征求意见阶段。此外,由中青传媒负责记者和编辑工资的安排亦被有关方面认为是违规行为。 中青报与北大青鸟的合作基础开始动摇。 此外,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北大青鸟对中青报的投资是希望在五年内得到收益,资金回报期比较短。同时,双方的分歧加大也使得北大青鸟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来获得股权出让收益的希望变得渺茫。 成立于1994年的北大青鸟,注册资本1.4亿元,直接和间接拥有五家上市公司,其中三家A股公司——青鸟天桥、青鸟华光、ST光电,以及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青鸟环宇和沈阳公用发展,被市场称为“青鸟系”。北大青鸟从系统集成起步,投资领域涉及广电网、网络教育、传媒业、微电子和房地产。 (本文刊于10月17日出版的《财经》2005年第2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