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仓促应对开发商难承退房之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9:0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于兵兵翟宇丁小莺发自上海

  当退房风潮来袭,开发商们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9月底,上海夏朵小城正面临前期业主来自网上的抗议。此前,它曾以4100元/平方米的超低单价创下楼盘所在区域的售价新低。但随之而来的退赔要求却令开发商上海农工商房
产总经理刘逸成感到一筹莫展。他表示:“关于退房的说法需要公司讨论后才能表态。”

  事实上,面临挑战的早已不止农工商一家开发商,“所有已经卖了一部分房子,但还有后续房源的楼盘无一例外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从捂盘惜售、主动违约退房,到以各种变相降价方式吸引购房者,到面对退房能拖就拖、能挡就挡,开发商似已走进不见未来的漫漫长夜。恐慌退让

  今年4月,同策房产总裁孙益功即提醒业界关注可能出现的退房热潮。但在当时大部分开发商仍醉心于房价的拉升。

  “调控开始后预料到市场会有变化,房价可能下降。但没料到上海会出现购房者因房价下降而要求退房的现象。”金地集团一高层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该人士无法理解购房者为什么可以不遵守规则,而购房者的退房力量除了源于利益损失的愤怒,还有对政府可能的人性化支持的预计,以及纠纷可能为开发商的后续销售带来的阻碍。

  即便如此,他表示金地集团应对退房的唯一方法也只能是——死守不退。

  然而从9月开始,上海市场却出现了大量的退赔案例。

  在继上海梦想雍景苑向六七十户前期业主进行了差价补偿之后,位于普陀的万里雅筑也紧随其后开始补偿。“万里雅筑之所以选择现金补偿,主要是因为前期业主不多,退还金额只有十几万元。退钱是最简单、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万里雅筑销售主管许允表示。

  开发商选择主动退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后期销售的考虑。“只有销售速度提升了,开发商才能实现尽快脱市。”某开发商告诉记者。

  “开发商承诺退赔是有他们的难处的。如果因为这个问题与客户打官司,不仅耗时,对公司的名气也不好。而且,许多楼盘的售价其实已远远超出开发商个人的期望值,所以开发商也愿意拿出一部分钱来息事宁人。”上海中邦房地产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光这样认为。应对无法

  面临愈加严重的退赔风波,开发商只有四方求助。

  首先,他们希望得到政府的态度支持。“但是到目前为止,政府还没有对此明确表态。”杨浦区政府某工作人员说。

  李志光所在的公司则直接转向法律咨询,“律师表示,如果是因为价格下跌的因素退房,属客户违约,须扣除已付款额的20%作为违约金。”

  但仍有一部分开发商在退房问题上选择僵持。有专家介绍,今年1月以来开盘的楼盘或许还有退赔的可能,因为涉及资金额并不大,再早开盘的企业很可能无力赔付。退与不退的选择决定了开发商之间不结盟格局的形成,并开始了相互指责。

  金地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认为,部分开发商为了后续销售的顺利对客户作些让步,并不表示开发商都应对房价下降负责赔偿。“这样做并不明智。如果形成风气,反而是帮了市场的倒忙,可能导致退房的情况愈演愈烈。”后市难料

  从一开始的不退纠纷,到现在变相退赔方案的出现,开发商们在“见招拆招”的过程中疲于应对。而这些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退房危机,市场仍不得而知。据了解,在9月份曾高调表示退赔的某普陀区楼盘,由于退赔方案没有得到业主的认可,纠纷仍在升级。

  同样,顺利完成了前期退赔的开发商对未来的进一步降价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如果价格再有下调,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退赔仍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毕竟哪个开发商也顶不住购房者在售楼处前的集体闹事。”万里雅筑销售主管许允说。

  相比这种亦步亦趋的解决方案,少数开发商已经将违约金提高到了20%,以制约退房者。

  而《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多数开发商仍表示将以法律依据为准,采取了不轻易退赔的做法。但是,在政府没有明确表态,政策没有任何松动迹象的情况下,选择不退赔的开发企业最终是否能顶住购房人的集体压力,以及政府对社会稳定问题的考量,开发商们同样无从预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