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建材市场谁在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7:30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任何一个产业,消费的井喷式增长总会带来行业的深刻变革,而渠道作为连接产销、沟通产销的中介,在市场的变革中往往表现最为剧烈,毕竟谁把握了通路才有可能把握市场。新型建材市场作为最近出现的一种建材业销售业态,成为国内建材渠道变革的导火索。加之消费需求剧增的拉动、客观条件与环境的改善、供应方在竞争压力下的推动……多方合力,共同导演着建材市场新一轮剧烈变革。

  在成都,房产开发势头强劲的同时,房地产的下游经济———建材行业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按每3元人民币房地产投资能带动1元建材经济发展的标准计算,2004年成都的房地产投资291亿元,建筑装饰、居家及建材消费总量约100亿元,作为成都市区内超大规模、规划科学的建材市场,亿家天下掀起的成都新一轮商业地产投资热潮已初显端倪。

  如此之大的市场,无疑是以往小摊小贩式经营模式和传统建材分销体制“无法承受之重”!格局在变、商圈在变、专业市场也在变!格局在变:成都建材市场强势启动财富引擎

  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在2004年,城北片区的建材行业销售额就达80多亿人民币,其中70%~80%来自于省内二、三级城市的批发商和经销商。这足以显示出城北荷花池、高笋塘商圈在四川建材市场中的江湖地位之高,是其他几个建材商圈无法比拟的。

  成都市建材

家装消费经济总量从10亿元发展到50亿元用了5年时间,从50亿元发展到100亿元耗时仅在2年左右,产业经济的增长在为建材相关企业创造商机的同时,也创造了更有价值的地产投资方式。而成都家居建材市场,目前正面临着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凸现出来的管理瓶颈和外国、外地建材市场紧逼的空前压力。笔者调查发现,建材市场的竞争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在目前成都建材家居市场一哄而上的数十家里,1/3濒临倒闭,1/3勉强支撑,还有1/3的利润空间也在大大降低,而经营面积在10000平方米的就超过10家,显得有些过剩。建材消费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和渠道集约化的趋势,而建材消费层次多元化。消费者的收入与消费档次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对渠道终端的选择,包括终端环境、终端产品、终端管理、终端服务等等。品牌消费群的形成又对传统建材市场的产品质量和产品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都建材家居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采购体系。由于家居建材市场仍采取招商制,因此如何构建富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化采购体系和管理机制创新是商家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实现双赢是市场经营管理方与多家厂商并肩作战的目标,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要维持较低成本,仍显得很困难。如何按照现代消费市场的理念构建家居建材市场的采购系统、物流配送体系、财务结算体系等仍是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内容。

  如今,对于本地企业而言,以质量、价格、服务三大体系搭建好自己的市场经营平台,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占领市场份额,增大外来企业的竞争成本,形成新的格局,才是面对外资商家大举“入侵”的解决之道。

  我们看到,成都目前在城北形成的物流集中地带已经为这一带的建材行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交通相对发达的高笋塘片区依托亿家天下、512等专业建材市场,正在巩固其成都建材物流中心的地位。

  今年以来,随着成都西延线4S店商圈、荷花池百货批发商圈、红牌楼汽配商圈等专业市场商圈的兴起,以前存在的专业传统商圈都面临着一场全面的升级。从成都建材市场来看,城南、城西以及城东目前仅有零星的建材超市或连锁店分布,其规模和体量都难以形成集中的大规模商圈,而高笋塘建材商圈沿城北二环路沿线聚集了包括亿家天下。国际建汇中心、西部饰材精品城、512建材市场、西南建材中心、高笋塘建材直销市场等近10个建材专业批发兼零售市场,同时依靠城北铁路公路交通枢纽的功能优势,使高笋塘不仅是全成都建材批发兼零售市场的中心,还将成为辐射全川乃至整个西南的建材物流集散地。成都超大建材商圈的升级换代在市场契机的催生下终于开始呈现,像亿家天下这样的建材旗舰,则以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发动机式的财富新模式将把整个建材商圈的“财富引擎”强势启动。商圈变革:高笋塘建材商圈升级换代

  面对老城的落后规划、市场配套日益老化、购物环境恶劣和经营业态凌乱等不足,在建材领域延续了20多年辉煌的高笋塘,将如何寻求一场革命性的变新?在对高笋塘的大型独家调查中,数千经营商家在呼唤商圈升级换代的同时,更是对品牌化、规模化和精品化的建材旗舰发出了强烈渴求的声音……

  一到高笋塘你就可以发现,经过10多年的打拼和积累,高笋塘建材商圈已经形成了购销两旺、商气鼎盛的龙头口岸。在高笋塘的各个专业市场内,前往购物的人总是川流不息,到处都充满了无穷的活力与繁荣,其浓厚的建材经营氛围让无数的商家在这里创造了炫目的财富,成为了商海弄潮的宠儿。

  繁荣之下必含着隐忧。高笋塘作为成都最早形成的建材商圈,市场配套老化、业态分布散乱、购物环境嘈杂等不足因素开始制约着商圈快速向前发展的步伐,这与不断出现的品牌装饰城与连锁店,以及人们日益提高的购物要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何求变,成为了高笋塘保持西部不衰龙头口岸的“急急令”。

  从去年开始,雨后春笋般的专业市场陆续在荷花池百货商圈、金府路生资商圈等板块拔地而起,城北传统商圈开始进行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升级换代。而与荷花池一街之隔的高笋塘建材商圈的升级换代也同样进入了倒计时,呼唤一个行业引领者的专业市场成为了高笋塘进一步发展的最强音。与此同时,建材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在今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保持在8%左右,而建材行业的增长速度要比GDP更高。有专家称,建材行业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面临着空前的机遇。

  在交通、物流与规划方面,城北开始了大规模旧城改造的同时,解放路、二环路、一环路等城北交通干线都在进行彻底的整治,城北高笋塘二环路沿线的开发用地也全部定位于商业用途,其功能更是锁定在建材经营上。

  建材行业面临空前机遇、交通条件全面改善、龙头口岸商气鼎盛、一大批成熟经营商家囤积于此……无与伦比的各大优势推动着高笋塘建材商圈的升级换代,对新一轮财富格局进行裂变,而像亿家天下这样的品牌建材旗舰在高笋塘的抢滩,势必会成为这场财富格局裂变中“钱潮”的引爆点。

  高笋塘,这个传统的成都建材商圈经过几年的变迁,正经历着凤凰涅槃式的升级换代。市场变革:亿家天下打造建材市场全新模式

  亿家天下在原三电建材市场10余年成熟商气的基础上横空出世,以10万平方米旗舰式规模、媲美国际化标准的配套设施、前瞻性的业态规划、百年产业的地标建筑,由香港普莱德尔经营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全程顾问,再次成为城北高笋塘建材商圈的领跑者,称之为成都市建材行业的先锋也当之无愧,这样的建材市场必将给持续“高烧”的建材商圈烧上一把旺火。

  亿家天下采用先经营后销售的开发理念,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目前市场已实现100%全满租无空置期,吸引了包括TOTO、美标、科勒、斯米克等千余家国际国内一线品牌,主要包括卫生洁具、墙地砖、木地板、家装公司、

橱柜类以及楼顶的园林园艺展示等。据称,为了把亿家天下真正打造成中国西部的建材旗舰,项目
开发商
将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统一对外推广宣传,每年用巨额的广告宣传费用来打拼全新的建材市场新模式。

  人们更关心的是,亿家天下,能为成都正在变异中发展的建材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如果说商圈的升级换代是人们的消费有了明确的方向,那么亿家天下凭借对建材行业深层次的理解和经营心理、消费习惯的摸索,则能为成都的消费者和经营商家带来全新的建材商业概念。高笋塘建材商圈的经营者,他们所强烈期望的是在完全属于自己的商铺中经营,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而亿家天下则创造性地利用这一需求,将街区型、永久性、专业性、产权式、独立自主五合一,打造出了建材商圈的市场经营新模式。而成都的消费者,则对建材市场内产品质量和产品组合有着更高的要求。

  在亿家天下这一矩形建材商城内,8米宽的市场通道,汽车可在内街任意行驶,人性化的设计融入了每个细微之处,每间商铺均能感受到阳光照耀的温暖,完备的休闲功能配套设施随处可见,现代时尚的购物环境将亿家天下融会成了温馨舒适的购物天堂。为了满足人们对临街商铺的偏好,亿家天下在规划上彻底实现了一楼的商铺几乎全部临街,并让人流在其中做到了很好的融会贯通;在永久性方面,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投资者购买都可以成为地标性建筑的百年老店,不仅没有了房租的开支,最关键的是拥有了永久性经营的场所;在专业性方面,亿家天下作为10万平方米的巨型建材市场,在业态组合和购物环境上,如分区业态经营、配备商务会所、休闲餐饮等方面都有着非常专业的划分;在产权式方面,千余家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商家是建材市场成功经营的保证,而部分区域的产权式商铺则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由中小投资者介入,使投资者和经营者形成了高度一致的利益共同体;而独立自主的经营则是业态统一划分后,使经营者有充分的独立自主空间。

  毋庸置疑,亿家天下正在把平常看似枯燥的建材购买行为和建材销售变得更有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将来人气的保障,正是投资亿家天下信心的保证!(刘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