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国美苏宁最后一战:更先进的武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5日 00:44 《IT经理世界》

    孙黎/文

  我们都记得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的名言:“最看不起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国美和苏宁之间的“价格战”虽然不像“打劫”那样“没有技术含量”,但是这个武器的确像核武器一样——越来越算不上先进了。因为其带来的大规模杀伤和对整个产业环境的破坏,使其作为武器远远没有如今流行的“精确制导武器”来的有效率。

  南京“美苏大战”标志着家电零售业态的竞争正进入一个新格局。价格战与大规模集团军作战一样,需要强大的前线动员、兵种搭配、后勤支援等,国美在南京打这么一场志在必得的战役,是为了证明国美的实力、规模、对供应商的控制力,因此我们也许不应该从南京这一城市的得失看两强相争,更应该把其看作“美苏”之间从小规模拉锯到“决定性战役”的开始。

  本次“美苏”南京战役所体现出来的针锋相对的价格战,是零售企业能力的巅峰体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很有可能是零售企业面对的一个潜在拐点。随着规模的扩大,这些几乎已经统治整个产业链条的家电连锁企业,其过快的扩张速度,却正在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超常规的发展,对国美苏宁的竞争战略产生重大的挑战:在过度挥霍其谈判力量和透支了很多市场要素之后,随着

商业地产商对商场租金价格的控制力提高,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运营能力、主营业务毛利率、创新能力等诸多指标都略有下降,也就是说跑马圈地的结果并没有带来“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的提高,相反,品牌家电厂商在严峻的经营状况下却出现了大整合的趋势,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了。

  在与传统零售企业的竞争中,国美苏宁都将价格战视为主要竞争手段,造成的后果就是在消费者眼里只有连锁企业之间产品价格的高低。苏宁在南京经营15年之久,国美准备了几个月就把局搅得天翻地覆,这说明,苏宁的品牌价值及其客户忠诚度还没有真正形成。价格战,从本质而言,反映了企业综合运营能力的薄弱。

  国美、苏宁目前追求的是“规模经济”,当市场发展到主要几个持同样策略的巨头相互竞争时,提倡周转速度的“范围经济”就变得非常重要。但是我们也开始担心,从内部管理到反应速度再到成本核算,国美、苏宁的能力和它们的扩张是不是匹配。

  连锁卖场依靠规模产生效益,达到一定量后,采购成本即可以下降,同时利用返款周期占用供应商的现金流,再增加新的门店,这是一条常规的发展道路,但是前提是根基要稳、现金流足够支撑新卖场的投资。在家电

零售业的新格局中,如果还是追求量和价的转化,忽视形成多样化的增值服务体系,将价格战作为唯一的竞争策略,家电零售企业将和几年前的家电企业一样,落入零利润的零和博弈陷阱。一旦经营现金流无法应付日益提高的商铺租金时,K-mart、KB玩具公司不得不破产的前车之鉴也就不远了。其实,今年在华南市场被国美收购多年未能盈利的易好家,已经显示了这一新格局下的竞争正在拉开帷幕。

  今年5月20日,北美最大的消费类电子零售商——百思买(BestBuy)正式宣布进军中国零售市场,如果进入南京的不是国美,而是百思买、电路城、YAMADA这样的巨头,事实又将如何呢?

  我们发现,百思买等国际零售巨头之所以获得高于国内家电零售行业,而且持续增长的利润率,主要是通过“非价格竞争”等营销手段实现。对他们而言,以“量”获“价”是一个基础,价格优势是最低端的优势,更高的价值来源于优化

供应链、提升品牌所带来的“溢价”。这才是所谓“品类杀手”(Category Killers)的竞争手段。实际上,相对于价格战这种“不环保的核武器”,“品类杀手”更像是现今流行的、效率更高的“精确制导”武器。

  品类杀手这一名词来自于零售管理的核心“品类管理”,从某种程度而言,品类可以说决定了卖场的客流、边际利润率与现金流。品类杀手的特点就是专业而丰富的商品种类、极具诱惑力的低价、一站式购物的便利、优质的服务和个性化的购物,通过主宰整个品类而横扫市场、灭绝其他竞争者,因此而博得“杀手”美名。

  在过去20年来,国际上像玩具反斗城、沃尔玛、家得宝、百思买等品类杀手在各个专业市场以极具戏剧性的方式,彻底改变了全球的生产模式与消费经验,成为零售业、供应链以及国际贸易中,最具冲击性与破坏性的商业模式。

  从产业集中度上看,目前中国家电零售企业超过3.2万家,而美国的家电零售企业不足1000家,但美国百思买等排名前四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91%以上。而据统计,中国排名前5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体消费电子市场中的占有率刚刚超过20%。

  这说明国美、苏宁、永乐这样的“杀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这些“杀手”应改变价格竞争的单一模式,通过强化供应链管理、增值服务体系、独特消费体验等差异化竞争手段,随着中国消费的增长与消费模式的改变,成为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品类杀手”。

  这对“美苏”和整个家电产业来说,也许都是一种更合理的、也更光明的道路。(作者为中融投资管理公司合伙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