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广东中药产业发展遭遇拐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10:11 南方日报

  产业篇

  广东中药产业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

  作为中医药大省,广东在医药产业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洋中药的逼近和兄弟省市的崛起,其地位开始受到挑战,辉煌、机遇、挑战同在。

  喜:广东中药产业依然领先

  忧:发展速度趋缓

  作为中药老牌生产基地,广东中药产业一直笑傲江湖。数据显示,广东省中药产业在整体大数据上仍然保持着全国前两位的优势。2003年广东中药总产值达到80亿元,占全国的比例仅以0.4%低于吉林省的10.9%,名列第二。而销售收入则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9.6%,居全国第一。

  但近来警醒声音不时响起。中国医药管理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指出,医药产业“慢进则退、不进快退”。当前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小,年销售收入最高的也不过1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平均仅为0.78%,与国际大型制药企业相比差距非常巨大。从全球的视野来看,广东省和我国的医药产业都存在“大企业不大,小企业太小”的通病,国际

竞争力尚需大幅度提高。

  数据显示,近年来整个产业规模上,虽然广东的优势依旧存在,但其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2003年广东的增长速度仅为5.51%,与15.88%的全国平均增长速度相比,存在超过十个点的巨大距离;即使是高居榜首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也只有11.05%,同样追不上全国的16.85%。另一个阴影则在盈利方面。广东2003年销售利润率甚至出现了负增长,1.8%的下降率使庞大生产和销售能力出现隐忧。

  喜:众多医药企业蓬勃发展

  忧:品牌含金量不足

  据了解,截至目前,外国在我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高达1万多项,“洋专利”占我国医药领域高新技术的80%以上。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很多外企利用我国的传统中药给品牌含金量的秘密武器。一味中国民间常见的“六神丸”配方,加上地道中药原材料制成的“救心丹”,立即成为“洋中药”畅销国内,为日本某中药企业带来达1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广东中药企业虽拥有像陈李济、中一、白云山等有一定知名度的中药品牌,但含金量有待提高。据了解,广东的广药、丽珠、深圳海王、太太药业、深圳万基、珠海联邦等众多医药企业正蓬勃发展,但整体而言,广东医药产业的并购、重组相比于兄弟省市显得波澜不兴。广东企业利用资本来发展壮大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利于产业资源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我国医药企业最小经济规模以销售收入来衡量应在人民币2亿元以上,而广东省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医药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1亿-2亿元之间,共有30家,5亿-10亿元的企业2家,10亿-20亿元的企业3家,明显缺乏20亿-50亿层次的企业。

  喜:世界敞迎中药

  忧:缺入国际市场重磅炸弹

  在本土中药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洋企业同样瞄上了这一块,中国中医药目前尚未适应国际游戏规则,专利保护不到位,市场化操作不够以及缺乏规范和标准是中国中医药面临的最大问题。广东的中药产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健宁表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这是广东中药业重整旗鼓的绝好时机。一方面化学药研发难度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每十年翻一倍,时间更长达15年,这从另一侧面为包括中药在内的植物药发展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药认受性提高,也为中药产品走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如欧盟已颁布的药品法开始认可中药的法律地位,澳大利亚也已立法,承认中药合法地位。广东当前应积极完善中药现代化支撑体系,攻克一批制约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并对传统中药按照国际化标准进行二次开发。争取到2010年开发出5至8个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到2010年有2至3个中药通过国际认证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

  本报记者 沈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8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