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170家开发商被洗出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 |||||||||
由于长期没有开发项目,今年以来,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已将17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洗牌出局。“到明年3月,还将有150多家企业陆续出局。”该局某位高层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 本报记者郝倩发自上海
由于长期没有开发项目,今年以来,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已将170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洗牌出局。 “在青岛,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实际上已接近枯竭,很多开发商已经很久拿不到土地,成了空挂户。”一位房产开发商无奈地表示。不“出走”就有可能“消失”,摆在面前的形势从未如此严峻过。 “到明年3月,还将有150多家企业陆续出局。”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某位高层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等到青岛房地产市场规范后,之前的千家房地产公司可能淘汰过半。海信地产收成缩水 因为销售收入依旧过多依赖青岛本地市场,海信地产今年收成缩水几成定论。 奉行“计划管理”的海信,据称今年开发面积110万平方米在年初就已定下,不会受政策影响,所有环节还要照原计划进行。 但在海信地产内部,今年的销售预期还是被悄悄调低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说:海信地产原本2005年销售计划为30亿元,目前估计只能达到20亿元以内。该人士说:海信集团对于房地产的“数字”依然十分依赖,但是海信地产的销售预期还是无可避免地下调了三分之一。 记者从海信内部了解到:今年公司只有潍坊一个项目可以收到回款,多数城市都是去年刚刚进入,目前还无法收回投入。 因此,海信地产必须在各地加快施工进度。海信地产的统计资料表明:“海信的优势绝不是资金的优势,但其资金周转速度要比一般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快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了加快回款,显然这一速度还在加快。为了生存的出走 “青岛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非常少,我们正着力进行省内的扩张。”岛城内很多大腕级开发商忽然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海信地产的内部数据显示:在公司的土地储备中,青岛地区所占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岛城以外的土地储备已经占到总储备量的35%。这其中,青岛市区(市内四区加崂山、城阳、黄岛三区)以外的土地储备又占到总储备量的54%。 2005年2月20日,海信地产在2005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省域化发展战略:专注于山东住宅市场,以青岛、济南为龙头,第一阶段:山东半岛城市群(青岛、济南、烟台、淄博、潍坊、威海、日照、东营八地市);第二阶段: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和23个百强县。 按照年初规划,海信还在着力于第一阶段的努力。背靠海信集团,海信地产市场拓展部的十几位员工始终在青岛城外寻找新的土地。今年海信地产进入烟台之后,在淄博落地的计划又开始了。算上青岛,这是海信要打进的第六个城市。 同样具备这种出走动力的还有青岛荣昌置业集团(下称“荣昌置业”)。两周前,它也踏出了出走第一步。 之前,荣昌置业一直专注于青岛市内的开发。但是日前这家山东省老牌房地产公司却按捺不住走出青岛的冲动,在全省扩张尚有难度的形势下,它打算先进入青岛的卫星城市。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类似日内瓦湖景致的地方。”荣昌置业副总经理修方舟显得很激动。这是一个位于青岛城外的项目,是修方舟的团队选好的第一个“走出岛城”的项目。 对于这个上千亩土地的“结亲”计划,修方舟显然胸有成竹。 荣昌置业和当地政府谈了自己的想法,当地领导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令修方舟感到欣慰。 尽管目前,这个项目究竟能带来多少收益,修方舟本人也无法明确。他只能确定:现阶段荣昌置业需要跳出青岛,找到一个竞争对手意想不到的角落做下去。洗牌将继续 “销售预期缩水三分之一的青岛地产企业绝不是海信一家。”岛城一位资深分析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类似于海信这种大型企业能够逆市扩张,事实上已经是一种自救之道。事实上,随着这几年土地出让的减少和地价的上升,很多开发商早已无米下锅。 青岛市房地产开发管理局发布的《1~8月房地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自1999年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全市通过土地储备招标拍卖的房地产开发量仅占当年房地产开发总量的5%~10%,土地供给与商品房需求矛盾十分突出。” 9月初,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挂牌出让奥运场馆赛场的3宗土地,土地的挂牌起始楼面地价都在9000元/平方米以上。 “一面是销售的不尽如人意,一面是土地的稀缺,两面夹击,惨淡经营的开发商最终只能‘死’掉。”该分析师指出。 “甚至有一些中型开发企业,因为销售回款紧张,连以前在青岛市区用作压箱底的土地都拿出来卖,可见资金链已紧张到什么地步,根本没办法支撑其继续滚动开发。”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有大大小小不到800家房产公司,从去年开始,100多家中小企业陆续“死”掉,成了“空壳空司”。经过宏观调控,今年上半年又淘汰100余家。这一趋势依然在延续,而且洗牌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最终的市场规模可能会停留在500余家。 如此形势下,“走出去”能否救市,还要静待观察。但是正如一个分析师所说:“岛城土地资源接近枯竭。‘走出去’起码还有一条‘长路’可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