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诸侯经济能多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7:37 财富时报 | |||||||||
本报记者 耿承涛 “我们搬到上海看重的就是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地位,上海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李强是温州一家纺织厂的老板,两年前他把企业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边缘——温州搬到了经济圈的中心——上海。“企业搬到上海可以借助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东风,得到更好的发展。”专家认为,企业迁入上海,主要动机在于通过迁移改变企业的区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上海市无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还是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16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8个市和浙江省7个市)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有人将上海、以南京为中心的江苏地区和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地区比作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三条巨龙,但是目前的难题是怎样将这三条巨龙整合在一起,使整个长三角腾飞起来。 电力短缺逼迫企业逃离长三角 国家动能经济研发中心总经济师胡兆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全国范围看,2005年缺电情况有所缓解,但在苏、浙、沪两省一市,缺电情况依然严峻,其中以浙江省最为严重。据统计,从2003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电力供应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2004年夏季,全省实际最大电力供应缺口在700万千瓦以上。2004年1月至8月,全省拉限电损失电量达56.6亿千瓦时,占全国的59%。 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瑞芳表示,年初给企业的指标是50%的用电量,到了4月份,只有35%左右的用电量。电力短缺造成企业效益下降,部分生产线停产。不仅仅在浙江,在南京,电力短缺同样让企业损失严重,不少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能力自备发电设备,不得不减产,效益普遍降低四分之一左右。 电力短缺等问题已经造成了大量浙江企业迁往外省。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和浙江企调队对浙江596家企业的迁移问题作了调查。 根据调查,这次调查的浙江省596家企业中,已迁往省外的企业196家、有意向迁往省外的企业74家、省内迁移的企业128家、省内意向性迁移的企业48家、外省迁入浙江的企业150家。总体趋势是向省外迁移。 浙江外迁企业最为关注的前三位迁移因素是:土地资源,认同率为55.6%;电力供应,认同率为45.4%;原材料及能源供应,认同率为42.9%。企业离开长三角的理由都很简单:土地、劳动力成本高、电力、能源和原材料供应紧张。 行政区划分割下的“诸侯经济” 目前,苏州正在着力打造临沪经济带,将昆山、太仓、吴江三市建成与上海试点园区直接竞争的平台。杭州、宁波同样在“北接上海、东引台资”中使尽浑身解数。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本地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而苏锡常三地前五位产业几乎一样。 长三角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区域内同类产品竞争的内耗过大而外部竞争力不足,影响了长三角整体联动效应的发挥。 针对长江三角洲目前的产业结构,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建议,以上海为主导,共同从产业方面进行整合,加大推进力度。如果把各自的优势更好地组合起来,可以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发展具有国际规模的产业聚集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通过改革和重组,使钢铁、石化、汽车、家电和信息等产业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效益。 以汽车工业为例,世界上汽车制造业的单厂经济规模是年产100万辆。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厂家与国际标准相比,远远未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规模。 长江三角洲分属二省一市的16个城市,共有19个国家级开放区,省级开放区不下上百个,行政隶属关系非常复杂。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刘志彪主任介绍说,长江三角洲各地级市与县级市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各市在没有统一规划的情况下,各自重复建设,浪费严重,并在地域上争抢地盘,导致土地利用的不合理和不协调。 “长三角”在区域一体化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专家认为,由于行政区域的限制,生产要素还不能自由流动,各城市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受到严重阻碍。只有打破由行政区划造成的地方保护主义与“诸侯经济”,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互动发展力度,才可避免“长三角”各地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无序竞争等弊病。 浙江政协委员陈守义认为,“长三角”二省一市行政区域虽然是长期形成的,“打破边界”并非易事,但可另辟蹊径——在依靠“市场之手”推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政府之手”,由一个“超过省级的机构”来整体协调长三角的发展。建议国务院专门设立长江三角洲领导协调机构,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着眼于构筑区域经济总体优势,对这一地区经济的总体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控制,加快一体化进程。 长江三角洲文化一体化 有人用“飞越太平洋,深如玄武湖,活似钱江潮”来形容长三角的精神特征。专家对这三句话的解释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善于与国际惯例接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中国大陆民营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位高级金融专家估算:从2001年至2005年,浙江现实的和潜在的民间资金高达8300亿元。 上海的高效有序和国际化胸怀,江苏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积淀,浙江的灵活经营和市场意识代表了长三角的三种独特文化,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三种文化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辉映、相互融合,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起实现一体化。 中国区域经济的多足鼎立 文/李 靖 关于中国四大经济圈的形象比喻有很多。例如把中国比喻成一个巨人,巨人的头是京津冀地区,两条腿分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这些年国家着力打造的“大东北经济圈”则是巨人挥动起来的臂膀。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特别是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作为长三角经济中心的上海市日益发展成为大公司、大银行总部和研发中心的所在地,并加快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 而珠三角地区以“三来一补”、“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起步,大量吸引境外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圈的外贸依存度高达198.1%,出口依存度也超过了100%,达到106.2%,两个指标远远高于其它各经济圈。 京津冀城市群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虽然在珠三角、长三角崛起后,京津冀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成为“洼地”,但近年来增速快于珠三角、大东北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10.9%。 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后,中国着手打造“大东北经济圈”。中国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公室副主任宋晓梧前近日席在吉林长春举行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说明会”时透露,中国正在酝酿涵盖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大东北经济圈”,希望打造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后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圈。根据有关部门目前的规划,“大东北经济圈”对外主要加强和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经济往来。 可以说,四大经济圈都处在大变革之中,多足鼎立的局面呼之欲出,本报将以专题的形式挖掘它们的深层变化,希望把最丰盛的文化盛宴呈现给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