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反思珠海会展经济 起点很高后继乏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 11:08 南方都市报

  ●F1花落上海,电影节昙花一现,如今还剩航展这块招牌

  ●专家建议珠海可依托环境优势集中精力搞好会议经济

  特区要“特别能创新”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考察珠海、深圳后强调,经济特区要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发挥自己功能和作用的新形式、新举措,进一步扩大特区的功能空间,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要把保持特区优势的根本着眼点放在增创新优势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把“特别能创新”作为经济特区之“特”的基本内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在思想观念、发展模式、体制制度、对外开放、科学技术、企业管理和城市建设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核心提示

  当1999年深圳把办了十届的荔枝节改成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后,每年与会企业以数百家增长时,珠海比其早3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却面临着可能被上海抢走的危险。当2004年在上海滩举办的国内首次F1大赛引爆

上海人的恋车情结时,珠海人面对着空荡荡的国内第一个F1赛车场百感交集。当人们在争论上海电影节上赵薇是否该被评为影后时,当年与之并列为中国三大电影节的珠海电影节早已停办多年。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珠海这些在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前瞻性举动成为了昙花一现?缺少了这几大会展经济的支柱,珠海提出的打造“会展之都”的发展目标是否将成为空谈?

  错过的F1和停办的电影节

  谭先生6年前从香港到珠海投资办厂。有一次休假时被朋友带到了珠海赛车场。当他看到珠海竟然有这么高级别的国际顶级的赛车场时,高兴得不得了。此后每到休假的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呼朋唤友,开着车到赛道上奔驰几圈。

  对车的痴迷也让他对珠海尽早举办F1赛事充满了期待,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顶级赛车的期盼让他激动不已。但是最终他失望了。当他听到主办权最终却被上海拿走后,难过得半天没说话,“当时的感觉就像自己心爱的女人跟着别人私奔了。”虽然从香港到上海坐飞机也不过两个小时,但他总觉得心理上的距离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珠海于1993年便举办汽车街道赛,在国内第一个建设F1赛道,国内第一个申办F1赛事,最终F1却花落上海。1998年,珠海的名字第一次被列在了国际汽联1999年的一级方程式大赛的赛程上。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和F1走得如此之近。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珠海赛车场的投资方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致使后续配套工程资金8000万元无法到位。近在咫尺的F1举办权两个月后就被取消了。谁知道,这8000万竟然成为了珠海人心中永远的痛。2003年4月1日,F1终于抛弃了珠海,上海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承办F1中国站赛事的城市。

  一位赛车场业内人士谈到F1的离去,更多的是痛心:“在每个大型的商业赛事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珠海的赛车场这些年来更多是靠自己的商业运作,如果政府在赛车场最需要的时候能够给与足够的重视,以及适当的支持,或许局面会完全不同。F1的离开,不仅是珠海,而且是整个广东的损失。”

  创办于1994年的“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曾被称为中国三大电影节之一,但举办了两届就销声匿迹了。

  1994年,刚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珠海的唐先生就赶上了珠海的首次电影节。当时两岸三地的许多当红影星都出席了电影节的颁奖礼。唐先生至今谈起来还眉飞色舞。可惜在举办了两届后,电影节就停办了。

  唐先生听他分配到文化局的大学同学介绍,当年停办电影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组委会对于如何办电影节没有思路。组织者绝大部分都不懂电影。所以当时既没有商业运作,也没有考虑主办成本。以至于后来政府感觉投入太大而无法承受。

  十年航展为何旺丁不旺财?

  从珠海城区向西,驱车四五十分钟,就来到了位于金湾区三灶的珠海机场。在机场一侧,由三个大型展馆组成的珠海航空馆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下。没有航展的日子里,这里显得空空荡荡。这个占地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同时拥有一个40万平方米的停机坪,可停放约200架飞机的巨大展馆,每天在日升日落中等待着下一届展会的早日来临。

  通过航展,很多国家和地区知道了中国的珠海,每个到来的人都喜欢这里的环境,表示有机会会再来。但是通过航展,珠海除了名声,还得到了什么呢?航展能不能给珠海带来更多的东西,甚至是巨大的财富?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1996年举办的第一届开始,航展公司一直都在亏损。珠海没有自己的航空产业,只能是自己搭台,别人唱戏,眼睁睁看着几十亿美元的订单落入别人口袋。2002年第四届航展时,因为临时取消特技飞行表演,加上非专业观众不能入场,使得航展形象大受损失。以至于在第五届航展之前,很多流言说航展将远离珠海而去,盛传上海希望从珠海手中接过航展的主办权。幸好谣言没有变成现实,2004年11月1日至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依旧在珠海举办。

  2003年从北方到珠海来工作的梁先生回忆起去年第五届航展上精彩的飞行表演非常开心。“当我看到两架超音速飞机迎头飞来的时候,几乎连呼吸都屏住了,绝对比电影上的特技镜头过瘾多了。”不过让梁先生遗憾的是,三个巨大的展厅中除了摩天宇飞机发动机维修公司外,几乎看不到珠海本土的航空相关企业。甚至在第三展馆中销售飞机模型的公司都没有一家来自珠海的。

  从1999年第一届就开始作为深圳高交会主办方的IDG华南区总监朱东方认为,珠海的航展最大问题目前还是太在乎展会本身的影响力,而忽视了经济这一块。由于缺乏专业,导致整个展会缺乏必要的深度。

  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刘华强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年在办航展的时候,曾经有过很多的想法,比如计划引进一所航空航天大学,在珠海开办一些飞行方面的专业课程,同时建立一所航空航天研究所,建立飞行培训基地。他说,以前还打算利用航展中心的场地优势,举办航空航天员培训基地,把这里打造成为中国航空产业的教育、旅游基地,同时也可以在这里举办更多的新型飞机发布会,办成试飞基地。但是遗憾的是,直到如今,这些想法仍然没有实现。

  会展业辉煌只能成追忆?

  今年2月份,在珠海市召开的人大六届二中全会上,市长王顺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会展中心,积极发展会展业。”珠海市政府在《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将会展、旅游业作为珠海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明确了把珠海建成国际休闲度假、会议会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

  但是我们回头来看,珠海的会展业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除了航展这块最后的招牌外,竟然没有另外一项有影响力的展会存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走在全国前列的珠海会展业曾经辉煌一时,除了赛车、电影节和航展三大会展拳头项目外,也曾经举办过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会展。但是到2005年,我们回首时,却突然发现,珠海的会展业已经没落了,只能与中山、江门、佛山、惠州等后起之秀为伍了。

  曾在珠海国际贸易展览(集团)有限公司工作的陈敏行退休后来到了珠海航展公司,继续发挥着余热。对他来说,上世纪90年代珠海会展业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在他的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展览是90年代初国家纺织部在珠海举办过的博览会,展台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轰动。他说当时参展的人数太多,光参展商就有五六千人,加上那些采购者以及专业观众,展会期间到珠海的外来观众达到了好几万人。

  但是到了2004年,情况似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年,珠海除了两年一次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外,竟然再没有一项值得一提的大型会展。

  在广东省贸促会推出的《2004广东省会展业发展报告》中介绍,“2003年,在全国的展览总收入的86.35亿元中,广东为32.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37%。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广州-

东莞-深圳为中轴,包括佛山、珠海、汕头的珠三角会展经济带。展览业正在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产业引擎。”该报告的主笔、广州大学广州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介绍,在2004年对广东省会展业的总结中,重点分析的是广州、深圳和东莞三个核心城市的会展业发展情况,对于珠海,只是放在广东的其他城市中,如汕头、佛山、惠州、中山、江门、湛江等,一笔带过。

  城区找不到大型展馆

  2004年1月,由原国贸展览中心改建而来的国贸海天城正式开业。珠海市区的展览中心消失在商海中了。虽然远在三灶机场建有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的航空展馆,但是因为距离城区太远而极为不便。在珠海城区,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供几千人开会和展览的场所。

  其实珠海城内也曾有过展馆。陈敏行说,目前已经成为海天国贸城、吉大百货和吉大免税几家大型商业广场的地方当时整体被称为“国际贸易展览中心”。1987年建成时,展馆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让陈敏行感到奇怪的是,整个展览中心当初的格局竟然是按照商城来建设的。层高非常低,只有三米多,而且地面全部是水磨石的大理石地面。所以这里只能举行一般的展览会,一些需要特装(展览物品高度在数十米)的展览会根本无法举行。2004年1月,由原国贸展览中心改建而来的国贸海天城正式开业,珠海市区最后一个展馆也消失了。

  说到这里,陈敏行拿出了他2004年给市政府的一个报告,按照他的设想,他建议在现在的海滨公园空地上建设一个“珠海梅迪亚国际会展中心”。他的计划中,这里的展馆由三个独立而又相连的展厅组成,整个展厅面积在两万平方米以内。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展览,同时也可以作为会议、文艺表演和小型活动的用地。他建议,可以考虑用企业冠名的方式来筹集展馆建设资金。

  古人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展馆,珠海希望大力发展的会展业也就失去了依托。

  专家谈会展

  弃产业展览取会议经济

  广州大学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说,虽然珠海的产品博览会是弱项,但是可以利用环境的优势,区别于珠三角其他城市,走差异化办展之路,多吸引一些国内外的大型会议会展、研讨会在珠海召开。东莞能迅速成为珠三角三大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就是充分依靠了自身的产业优势。目前东莞主要的展览有: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东莞电子展、东莞食品博览会等等,都是充分依托自身的产业链优势。

  她说,珠海目前既没有足够的终端消费者,也没有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都非常薄弱,在这种情况下,珠海应当放弃办专业展览(或产品展览)的思路,集中走会议承办、会议会展之路。当然,珠海要举办会议,一个前提是需要建设综合性的会议中心,中心里面可以开辟出一个2万平方米左右的展览区域,一般中小型的展览都可以在这里举行,大型的展览就放到航展中心去。她说,展馆本身的投资收益很慢。但是按照国际通行的1:9的行业拉动系数计算,整个会展经济能带来最大收益的就是政府了。

  预告

  珠海6年前曾有机会“迎娶”

迪士尼,结果被香港以200亿元“横刀夺爱”。虽然珠海的“浪漫之城”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每个到珠海的游客都不知道该去哪里、该怎么浪漫。虽然以城市整体入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但是却没有多少值得把玩的旅游景点。浪漫珠海还有理由浪漫吗?珠海的旅游业该如何发展呢?敬请明日关注“反思珠海”系列报道之旅游篇。

  本报记者 查九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7,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