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汽称与上汽合作生产罗孚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黄瀚发自上海 昨天,有英国消息人士向记者证实,抢在上汽前购得罗孚的南汽正接近与上汽达成一项合作协议。 根据这项协议,南汽将生产罗孚25这一车型及罗孚发动机,同时还将向上汽提供所需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南汽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的确听说了这一协议,而上汽方面则对记者表示,“还没听说这一安排。”有接近上汽高层的人士表示,如果可能的话,上汽仍然愿意建立自己的发动机工厂,以免受制于人。 在一场激烈的收购战烟消云散后,南汽和上汽开始心平气和地打量对手,酝酿相关合作。各得其所 目前,南汽、上汽正紧锣密鼓就生产进行安排。首先是设备和技术,最重要的是品牌。一家生产罗孚25车型,一家生产罗孚75轿车,这种安排可以避免双方争购后导致的市场困境,可以称得上是各得其所。 记者了解到,南汽计划用6个月时间完成设备拆卸、包装并运输到中国港口的工作,而新工厂的建筑安装工程在签订收购协议后第3个月展开,2006年5月完成;转移设备的安装调试在第一批设备运抵后就着手进行,预计在签订收购协议后1年后完成。南汽希望,2006年8月开始小批量投产。 南汽开始搬运设备前,英国伯明翰当地工会曾威胁要抵制南汽。“我们对此并不担心,我们已经和当地政府和工会接触过,并达成了共识。”南汽集团董事王耀平告诉记者,“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从罗孚的发动机厂Powertrainoperation处搬运设备。” “上汽方面更倾向于使用罗孚品牌,尤其是在高端车型上。”记者从接近上汽陆威的人士处了解到,“上汽已委托咨询公司对罗孚品牌的推广制订方案,这家咨询公司认为,罗孚的品牌效应还是有的,尤其是经过这么一场激烈的竞购后。”南汽已付清货款 “我目前只能证实的一点是,我们两周前已经付清了全部款项!”王耀平对记者表示。 王耀平是收购罗孚的南汽“556”项目组的高层,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集团董事,两天前刚刚回到南京。此前,他与南汽副总工程师兼计划发展部部长章熙亮、国际事务部部长何小进、法律事务部部长丁松以及一名女翻译一起,在英国连续工作了两个多月,直接参与了整个竞拍工作。这期间接替他工作的是南汽集团副总经理王宏彪。 当7月底南汽胜出时,有接近上汽方面的人士曾经对记者表示,南汽还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才能将收购款汇出,所以此事“还未最后落定”。而英国方面也曾质疑,南汽因外汇管制原因,“超过1000万美元的对外投资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因此虽然第一批的款项500万英镑如期给付,但后期款项存在缓付可能。对此,本应着急的PWC(普华永道)却始终保持沉默。 根据上汽方面的说法,当时PWC提出,要求在合约签署后的两周内付清全部款项,这正是上汽在竞购中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在7月底,南汽表示愿意无条件接受对方邀约,这正是南汽胜出的重大原因。 两个月过去以后,南汽才刚刚对外界证实已经付清全部款项。有分析人士认为,首先,PWC不得不接受南汽方面的缓付要求,必有其原因;更重要的是,上汽与南汽能在争购后达成的在罗孚项目的合作意向,相关部门的斡旋和调解是少不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