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回郭溯源:艰难发轫的回郭镇民营经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5日 14:08 经济视点报

  回郭镇是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祥地。

  回郭镇的崛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其商业的萌动和成长直接见证了新中国民营经济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

  □经济视点报记者 王海圣

  回郭镇位于伊洛河畔,在一些文化学者眼里,她堪称“人文圣地”。

  以如此,是因为回郭镇原为远古夏伯国都城故址,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嫦娥奔月的故事据说亦发源于此。

  但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文化的回郭镇远不如商业的回郭镇重要,原因是回郭镇是新中国民营企业的发祥地,其商业的萌动和成长直接见证了新中国民营经济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

  56岁的回郭镇原文化馆馆长杨树林见证了回郭镇民营企业的萌动和兴盛,他对《经济视点报》记者说:“回郭镇在中国企业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回郭镇的名扬天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奇迹。

  民族工业的发轫

  寻访回郭镇上了年纪的老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不徐不疾、娓娓道来,给你说回郭镇悠久的历史,但说着说着突然就激动起来,面色潮红:“回郭镇的名字就和商业有关。”

  老人们说,回郭镇原名灰坡头,因为老百姓常在坡头河湾处烧制石灰而得名。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为平反叛乱,唐王朝派遣大将郭子仪收复洛阳,曾在此巡回作战,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在岗上修建汾阳王庙,灰坡头演变为“回郭头”。明朝洪武年间,迁晋民以适中原,此地因长期战乱骤减的人口又逐渐稠密起来,演变为“回郭头镇”,后省称为“回郭镇”。到清朝乾隆年间,由于商业繁荣,与朱仙镇、社旗镇、荆紫关镇并称为河南四大名镇。

  在回郭镇人看来,他们之所以不像农业大省河南其他地方的农民那样祖祖辈辈种地,那是被逼迫的,原因是当地属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仅靠种地难以养家糊口。另外,回郭镇恰好依傍着伊洛河,水路运输发达的状况,为回郭镇提供了经商的便利。

  但是,回郭镇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也并非自发而成,实际上和一个名叫李显白的人渊源甚深。

  据李显白之子李秀岐先生所著的《回忆先父李显白》一文记载,清末民初,为发展民族工业,以李显白为首的革新派人士率先在回郭镇创办了公立学校,并设棉纺织工厂,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学校的筹建,得到了当地市农工商的极力拥护,“大众奔走相告,提泥搬瓦……既落成,妇孺老幼,以入学为荣,工厂门庭若市”。

  如此,以学校和纺织厂为依托,到20世纪30年代,回郭镇各种商号、客栈、饭店、手工业作坊等应运而生,是为中国近代民营经济的发轫和雏形。其中,以卷烟业发展最为迅猛,到20世纪40年代,烟厂最多时达48家,其中部分还实现了机械化。

  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是,当时的卷烟机械都是木柄的,需要来回地摇啊摇,聪明的回郭镇人将之加工成了铁柄,生产能力随之扶摇直上,遥遥领先当时的全国市场。

  以卷烟业为基础,纺织业、印刷业、粮业、花行、药店、杂货店、京货估衣、客栈等也逐步发展起来,一街两行,一个相当繁荣的工商名镇雏形初显。

  据介绍,目前,河南省最大的卷烟工业企业也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烟草集团——新郑烟草集团就诞生于回郭镇,原名是回郭镇新中卷烟厂,后因需要划归国有,搬至新郑。

  同时,回郭镇在老企业的基础上又先后建立了铁工厂、炸药厂等企业,由于这些厂规模大、技术成熟、工人操作熟练,因国家需要先后转为国有企业。

  靠坐地销售,在20世纪40年代末,回郭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相当红火,发展成了声名远扬的物资集散地,逢五、逢十集市,上市人数多达三四万人,商贾云集,以致有“小上海”之美誉。

  老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说法是,当时多个邻县如登封、偃师等地的群众说“去街上”,指的就是回郭镇的商业街。尽管有些人去趟“街上”需要跋涉百多里,却乐此不疲。

  “文化大革命”时期竖起57座厂房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主持下,回郭镇原来的老企业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划归社队所有,“社队企业”的称谓开始逐渐叫响。

  而此时的回郭镇,已经因为藏富于民而名声在外。

  一个令回郭镇人至今依然骄傲的是——回郭镇地下没有任何矿产资源,发展工业没有能源不行,解决能源首先要解决运输问题,因此,1952年,当地通过自我筹资购买地皮,在当时的偃师县山化乡建成了回郭镇火车站,同时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电厂。

  但当时的全国形势风云多变,“反右运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接连发生。也就是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为解决全国人民吃饭这个难题,中央决定社队一般不办企业——“公社管理委员会,今后若干年内,一般不办企业”。

  但让人吃惊的是,即便是在这一压抑创造的时期,回郭镇还偷偷摸摸地办起了一批社队企业——“五小企业”。

  “最有名的是建在偏僻的沙沟河的五七化工厂,当年投资,当年盈利。”杨树林说。

  建成五七化工厂之后,回郭镇利用“滚雪球”、“母鸡下蛋”的办法,又先后投资办起了化肥厂、棉纺厂、铸造厂、砖瓦厂、电器厂、第二化工厂等企业。

  如此到1974年10月,回郭镇的社队企业已发展到了57个,全镇到处厂房林立。一些农户家里神奇地置买了拖拉机,农村浇地和耕田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当时,“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尚未散去,“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喧嚣依然余音绕梁。

  回郭镇的富庶和特立独行让人吃惊,河南省的决策者知情后随即派《河南日报》记者调查,并发表了关于回郭镇发展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后来,该文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和批示。1975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以《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为题转发了该文,指出“回郭镇人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找到了康庄大道”。

  由此,回郭镇享誉海内外,2年内先后接待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位外宾。

  据当时回郭镇政府负责接待工作的李文奎介绍,接待工作开始于1974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镇里、市里还为此专门建了不少招待所。回郭镇精神和社队企业的运作方法因此而得以传播开来。

  以区区50平方公里的面积,回郭镇当年曾深深刺激和激励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领跑80年代

  老人们说,回郭镇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场大水有关。

  1982年8月,伊洛河涨水,回郭镇7个行政村被水所淹,倒塌房屋近4000间,许多建在低洼处的社队企业遭受重创。

  同时,改革开放战略已经提出,中国经济体制已悄然变化,精明的回郭镇人看到了机遇。

  凭借学到的技术、积累的资金,回郭镇人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废墟上盖上简陋的厂房,购买机器,开始了以家庭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些村民则合伙办起了签订有股份协议的股份制企业。一时间,民营经济便如雨后春笋般立即在全镇涌现。

  根据《巩县志》(巩义市原名巩县)记载:他们变围绕农业办工业为围绕市场办工业,走出封闭的农业框架,开始办起了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机械、化工、化纤、轻纺、海绵设备、钢板、农副产品加工等工厂,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办工厂1691家。

  “目前回郭镇最为有名的四大支柱企业——明泰、顺源、鑫隆和万达公司,都是那个时候起步的。”回郭镇原办公室主任孙志威老人介绍说。

  时间走到1984年,回郭镇工农业总产值在河南省乡镇中第一个突破亿元大关。当年,河南省军区还在回郭镇召开了民兵带头致富现场会,时任省长何竹康、省军区司令员战景武均亲临现场指导。

  借着这次会议的东风,回郭镇的民营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呈现出了“家家办工厂,户户机器响,老少齐上阵,妇孺闯市场”的蓬勃发展局面,逐渐形成了经营销售玻璃纱、棉纱、废塑料、废铝线、废铜等电线电缆原料专业市场,那时仅生产电线电缆的个体厂家就有1000多个,成为全国最有名的生产和产品集散地。

  据统计,回郭镇1992年工农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而此时,邓小平同志刚刚南巡讲话不久,包括很多南方城市的个体、民营企业也刚刚起步,还处在小理发店、小餐饮店的起步阶段。

  发轫早、成长快,回郭镇成为当时全国当之无愧的学习的榜样,领跑全国经济潮流。

  作为领跑者,一南一北,“中国两大‘镇’:深圳,回郭镇”的说法开始流传。

  1992年可谓回郭镇发展的一个顶峰年,照此不懈努力,完全有笑傲和领导全国电线电缆的能量,但也正是这一年,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回郭镇产品却因质量问题遭受假电线电缆风波,开始了无奈的下坡之路。当时造成巨大破坏力的影响,至今依然痕迹深深,像针一样扎在回郭镇人的心上。

  而与此同时,在苏南等地,经过数次到中原取经后的近20年培育,回郭镇精神在当地已扎下了根,民营经济尽显勃勃生机。

  几年之后,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的回郭镇,其光芒逐渐为后来者所掩盖,最终走上了左冲右突的新的求索之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