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企业自救未果 一次性医疗器械市场亏损依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8日 03:42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郭艾琳 发自上海 一次性医疗器械企业继续在亏损线边缘挣扎。 一个多月前,8家一次性医疗器械企业首次联合发起了“自救宣言”,呼吁企业用量最大的5ml注射器和普通输液器提高价格,并规范行业内的招标行为,以拯救濒临亏损的企业
“虽然发出自救,但我们目前根本没办法把价格提上去。”参与此次自救行动的一家企业老总对记者说,“因为我们要参与各地的竞标,这样一来,我们的价格根本动不了。” “有些城市的招标条例中甚至有霸王条款。”该人士告诉记者,某省的联合招标条款中就明文规定,所有招标企业中,同一个厂家同一个产品的竞标价格都不得高于2003年1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价格,否则作为废标处理。“但那段时间整个行业的价格是比较低的。” 自救宣言发出后,8家企业向各个招标单位作出解释,希望能以合理的价格进行招标,但结果却是曲高和寡。目前这些企业依旧维持着签订自救书前的价格。 事实上,8家企业联合自救的行为已经在业内引起了不同意见。一位业内人士说,其实此次参加自救的企业并不是行业内最大最著名的几家,而他们想依靠自己提价的方式来带动整个行业价格自律的想法是好的,但操作起来却没有这么简单。“大型企业不提价、小型企业也不提价,只有这几家中型企业提价,造成的结果是市场被一流、三流企业占领,二流企业因此没有生存空间。” 那位参与自救行动企业的老总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行业内20余家企业将再次聚集起来,商讨价格问题。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用高分子制品分会张秘书长却告诉记者,那个会议只是一个研讨会,并不涉及价格问题。 上海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王璐虹秘书长表示,目前导致市场价格混乱的一个因素是没有一个总体协调部门。虽然行业内有协会,但起到的只是中介和服务作用,价格自律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