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贸易摩擦频发 福建服装出口业受伤之后思良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01:57 第一财经日报

  当地有关部门呼吁,政府应加快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监测体系,企业则应在产品结构上积极调整

  本报记者 邵芳卿 发自福州

  纺织品贸易摩擦频发,使作为我国五大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基地之一的福建遭受重创。
当地有关部门呼吁,政府应加快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监测体系,企业则应在产品结构上积极调整。

  昨日,来自福州海关的消息称,今年1~7月,福建省纺织服装(包括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总额24.6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91%。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19.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5%;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4.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27%。

  福州海关统计分析处李琳分析指出,今年以来,闽纺织服装出口走势大起大落,1月、2月单月出口增幅曾分别达到46.09%、51.77%,但进入3月份后,势头急转直下,出口呈负增长,3至5月份单月出口分别下降29.27%、14.27%和7.88%,6月、7月情况略微好转,单月出口增幅分别为4.43%和3.17%。

  据介绍,在

福建纺织服装出口的22个市场中,欧盟、美国和我国香港地区仍是主要市场,前7个月对这三个主要市场分别出口纺织服装5.17亿美元、2.93亿美元和2.38亿美元,合计占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42.5%。其中,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势强劲,增幅分别达到80.21%和74.61%,对香港地区出口则大幅下滑65.51%。

  福州海关认为,今年年初配额全面取消后,大量中小企业蜂拥而入抢时间、赶进度,对行业预警信息置若罔闻,造成年初出口增势强劲。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和自律机制,出口企业在配额取消后集中向原设限国家出口,低价扩张势头明显,而对某些非设限国家及地区的出口力度明显下降,不利于出口空间的拓展。

  此外,福建

纺织品出口面临贸易摩擦频发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

  据福州海关分析,一方面,反倾销、特保调查等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使我国部分纺织品出口受阻,企业承接订单难度加大,出口单靠以量取胜的老路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出口相关政策的变动和通关手续的增加等,也影响了福建企业订单承接和业务开展。

  福州海关有关人士称,目前该省出口纺织品服装大多档次低,产品缺乏高科技含量,平均单价较低。以福建重要基地石狮市为例,虽有大小企业数千家,但获得中国驰名

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却屈指可数,名牌产品仅占总数的不到千分之一。众多中小企业为抢占短期市场存在恶性价格竞争,进而可能导致更多国家继续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提出反倾销或设置其他障碍。

  对此,福州海关建议,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健全出口纺织品的科研开发体系和质量监督保证体系,完善出口纺织品质量许可证制度,建立纺织品出口预警监测体系;另一方面企业应在产品结构上积极调整;行业协会方面应指导企业避免恶性竞争,加快签订“行业自律协议”,引导企业重新拾起拉美、东欧等国家的订单,更多地利用香港这个渠道调整好出口结构,拓展出口空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服装业相关网页共约639,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