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央空调上演土洋争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5:0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文静 重庆报道

  从家用到商用

  中央空调的“土洋争锋”即将达到高潮。

  就在格力宣布在中央空调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四天后,8月28日,美的制冷家电集团总裁方洪波在重庆宣布,以生产大型中央空调为主、投资总额将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美的重庆工业园正式建成,美的将把该工业园打造成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而美的生产的第一台中央空调离心式冷水机组也正式下线。该设备由去年8月成立的合资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通)生产。和美的广东顺德基地生产小型家庭中央空调不同,重庆基地以大型中央空调为主。

  而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四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央空调成为格力电器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未来将实现30亿的销售目标。

  另一家用空调巨头海尔放言要做“世界中央空调大王”。

  不只是海尔、美的、格力,还有TCL、奥克斯等,这些家用空调巨头都相继大举介入中央空调领域,并将其视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家用空调巨头们为何纷纷进军中央空调?

  方洪波说,由于家用空调的价格战已到强弩之末,致使利润率不断降低,中央空调无疑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董明珠则认为,在家用空调领域,格力的市场份额已经占三分之一。作为一个专业的空调生产商,中央空调是必须攻克的领域。

  有专家指出,随着大中型建筑中央空调的更新换代和家庭中央空调的稳步增长,国内市场容量近200亿元。这才是美的、格力等大举介入的真正原因。

  挑战洋品牌

  但是,长期以来,国内的大型中央空调项目几乎被美、日等国的几大品牌瓜分。来自美国的约克、特灵、麦克维尔,以及来自日本的大金、日立、三菱都是传统的大型制冷设备供应商。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金空调,曾一度没有竞争对手。据悉,目前国内80%以上的大型中央空调由外国厂商提供。

  而且,据天津通朗空调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钰松说,目前,外资中央空调厂商的价格与本土厂商已经非常接近,“很多项目的竞价差别不到10%”,这让“本土品牌很难做”。

  韩已经做了7年的中央空调经销商,他说他亲眼见到中央空调的利润区间“大幅度下滑”。

  也有利好消息。

  在8月28日召开的“中国中央空调行业专家峰会”上,有专家预测,国内中央空调市场已经进入从盲目崇洋迈向理智消费的转型期。

  不过,要撼动洋霸主的地位确非容易。美的、格力等靠何招数突围?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宣布,格力推出国内家电业首台

自主研发的离心式中央空调,从而打破了美、日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无独有偶。8月29日,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王峰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目前,美通掌握了制冷空调的核心技术——离心式制冷技术,不再受制于美、日等大型中央空调制造商。

  事实上,这也是美的和重庆通用“联姻”的重要原因。

  重庆通用是中国最大的离心机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四大类产品,工业风机、中央空调、军工和环保产品。该公司前身是重庆通用机器厂,第一股东是大型国有企业重庆机电控股集团,资产总额达8.8亿元。

  美通公司注册资金1250万美元,美的集团持股45%,美的集团的子公司香港西达公司持股30%,重庆通用工业集团(下称重庆通用)占25%。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享健对挑战洋品牌很有信心,他说,第一步,美的集团和重庆通用将联合投资6亿元生产中央空调,3-5年内进入国内“前三强”;第二步,从今年起,美的集团将陆续投资10亿元,打造国内最大的中央空调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完成销售收入50亿-70亿元,以和洋品牌抗衡。

  “第一步”美的似乎已经达到。据美的商用空调事业部南方区域总监郝然说,美的中央空调如今在国内品牌中“已经居第一位”,“今年营业额预计大约25亿元,远远超过远大、海尔、格力”。

  除了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技术,王峰说:“成本也是我们应对国外品牌的一大优势。”王峰表示,重庆的人工、原材料、水电费成本都较低,和广东相比,每台的生产成本都低于100元以上。

  其他厂家也不示弱,各自拥有“杀手锏”。

  海尔今年新推出“五段全程标准”服务,在采购、设计、安装、监理、维保五大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使中央空调服务率先在国内达到精细化标准。7月上旬,在重庆召开的中央空调客户高峰论坛上,海尔主推的第五代家庭中央空调现场签约就逾亿元。

  8月29日,格力集团市场部负责公关的黄方华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格力生产中央空调已有八九年之久,如今,位于珠海的生产基地已成功开发9大系列产品。

  继

客厅中央空调、健康模块中央空调之后,近日,海信对中央空调进行全面“升级”,改进原有的局部换新风功能。长虹的中央空调一期工程竣工,计划到明年实现10亿元的年销售额。而TCL也宣称,其进军中央空调的速度和增长率都名列前茅。

  然而,要与洋品牌争峰,有业内人士指出,核心问题不是产能而在于科技实力。与传统家电制造业不同的是,中央空调不适于沿袭家用空调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发展模式,技术门槛很高。

  因此,他认为,随着中央空调市场竞争加剧,两年之内现有的130多个品牌将被缩减到40-50个品牌,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加强。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9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