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医药业 > 正文
 

全国首个药品低价联盟目标:希望将药价下拉5%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4:10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袁茵 北京报道

  8月22日,全国首个低价“药品供销联盟”在北京宣布成立。

  该联盟由北京单体面积最大的天天好大药房发起,北京丰科城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万丰达医药有限公司、民生药业、三九医药、广州白云山、贵州神奇、昆明滇虹药业等20家知
名制药企业加入了该联盟。

  “我们希望能将北京的药价再下拉5%。”天天好大药房全国管理总部总裁陈金良对外界发出承诺。

  8月25日,天天好开始对8000种药品中的3000种药品进行全面降价;并对其中的500种药品长期实行“批零合一”,也就是说,有500种药品会长期按照批发价卖给消费者。

  医药市场的“家乐福模式”

  新成立的药品供销联盟仿照了目前零售行业比较成熟的“家乐福”模式,即直接从生产厂家和一级代理商处进货,再配送到各个卖场。成立联盟目的也是为了能在确保双方利益的前提下,使零售商和供货商共同降低成本,最终达到共赢。

  联盟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价格和规模。

  在价格上,联盟中的医药企业和一级代理商将按照减少中间环节后的最低价格将药品提供给天天好。供货价格不会高于药品的出厂价,甚至可能更低,有的药品还会以经销、买断等方式规模提供。

  在销售数量上,天天好要向供货商保证规模,供货商保证天天好货源充足。目前,除了北京这家全市最大的单体店之外,天天好在其他城市的另外13家卖场也同时从联盟进货。

  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的首席顾问牛正乾评价说:“这种联盟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平价药店要维持自己的药品供应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供药联盟;另一方面,稳定、低价的药品供应,也有利于保证平价药店的低价

竞争力。”

  由于销售场面火爆,在联盟建立至今不足一周的时间内,已经有数家制药企业和一级代理商向天天好抛出橄榄枝。随着实际销售情况和天天好经营规模的扩大,“药品供销联盟”阵营也将不断壮大。

  陈金良说:“为了能大规模的降低运营成本,医药零售市场进行‘家乐福’式运营应是一种必然。天天好已经先于其他医药零售者做出了这样的尝试。”

  

药价的奥秘

  据粗略计算,联盟后天天好一年让利总金额将在200万元以上。让利总额如此之大,天天好如何赢利呢?陈金良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奥秘。

  一般说来,药品从出厂价到消费者手中,价格往往高了数倍,价格主要高在中间环节上。

  以进口药品为例,药品先由一级代理商代理到国内,经过各省的二级代理商和地市级的分销商,再通过业务员销售到各家药店,最后经由药店卖给消费者。从始到末,要经过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企业和个人都会在上一级价格的基础上加价30%到5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如果一种药品在一级代理商处的价格是30元,那么到了二级代理商处就会陡增至60元,到分销商处就会变成90元。到最后,消费者往往要花150元才能买到这种药品。

  国产药品的销售与进口药品类似,药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商业公司、二级代理、三级代理、业务员、药店五个环节。虽整体加价率要低于进口药品,单个环节加价的幅度平均起来也有10%到20%左右。加价率还因药物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新药和特药的加价幅度相对普通药品更高一些。

  药品供销联盟成立以后,天天好70%的药品直接从厂家进货,30%直接从一级批发商进货。由于最大限度减少了流通环节,药店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据药店调查,店里的单品药价比市场同类产品至少低30%。

  低廉的价格也带来了可观的销量。陈金良说:“对一般药店来说,毛利如达不到25%—30%就要亏损;而我们毛利达到7%—8%就可以赚取一定的利润,药店就能良好运营。”中间环节的省略挤掉了药价中的大量水分,如此大的降幅仍能赢利也就不足为奇。

  能否撼动整体药价

  今年年初,天天好大药房推出的“过期药品5折置换”、“天天零差价”、“价高退补差价”等一系列活动就曾引发京城药店降价热潮。此次天天好承诺拉动京城平均药价下降5%,又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几日内,已有药店跟随天天好打起“平价”大旗。另一家药店“开心人”近日宣布,将在下月初推出一个宣称要做到“北京药价最低”的降价活动,其目标直指此次“天天好”降价中极少涉及的品牌药品。一些老字号药店也纷纷开始降价酬宾。

  不过按现有条件,平价药店想取得更多的降价空间颇有难度。

  一方面,要真正降低药价,除了减少药品的购销环节之外,还需要从药品的出厂价上争取更大的让利。但在目前,平价药店要想从知名药厂取得让利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北京平价药店数量并不多,政府又出台了有关“城八区内将不再增设新药店”的相关意见,平价药店很难形成规模,“降价”也很难撼动北京药品价格的整体水平。

  其实,药价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药店们的“平价风”和生产企业的支持或反对。由于我国“医药不分家”的体制,我国的药品销售主要流向

医院。在全国药品销售总额中,医院占80%以上,药店所占份额并不多。药价的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医院手中。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医院基本垄断着药品分销的终端市场,平价药店很难对整体药价产生影响。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6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