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宏观调控民营钢企生存样本:新港制钢三年变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 13: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姚峰 杨瑞法 实习记者 杨颢 江苏报道

  缪建新斜靠在沙发椅上,午后的阳光透过宾馆大堂的落地窗打在他身上,这位前溧阳新港制钢集团的董事长显得有些疲惫。

  当日的上午,“溧阳市工业产业布局概念规划评审会”正在举行,一位与会专家建议
:“溧阳应该以新港制钢为龙头来整合境内的钢铁企业。”

  当记者将此话转述给缪建新时,他的身体从座椅中弹起,眼神瞬间兴奋,但随即就黯淡。

  新港制钢从2003年开始酝酿,到审批、征地、建设,再到如今产出第一炉钢,缪建新是这场游戏的开局者,但现在,他已是一个出局者。

  就在二个月前,他将自己的股份悉数转让,虽然他并非情愿,但却“不转让不行”,缪知道,如今关于新港制钢的一切,已经与他无关。

  作为常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小城溧阳,以及城内目前产能100万吨的新港制钢,放眼全国,无论怎样都并非显著。但就是这个项目,短短三年间,恰经

宏观调控、信贷紧缩、钢铁新政等诸多事件。

  所谓见微知著,新港制钢的三年之变,也许正是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生存现状的一面镜子。

  时势造“英雄”

  2002年的缪建新在溧阳远没有现在有名,但日子却过得比现在滋润。

  那一年,他的溧阳市中南冶炼厂,刚刚入选了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的中国制造业1000家最具成长性中小企业名单。

  当时的中南冶炼厂虽然只有20多万吨的产能,但已经带给了缪建新不错的收益,凭借他对市场的判断,他觉得,钢铁行业的生意还会好下去。

  这时,一个机会出现在他面前。随着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宝钢集团上海三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三钢”)按照规划需搬迁。因为老的生产设备(主要是转炉)在新址不再使用,于是上海三钢成立了由宝钢集团参与的资产转移小组,负责设备处置。

  由于缪建新与上海三钢一直有业务来往,就迅速把这一消息告知了溧阳市相关领导,希望能能够得到帮助,将设备用于中南冶炼厂的扩大产能。

  上海三钢的转炉是二次化铁炉,化铁成本高,属于淘汰工艺,因此上海三钢提出溧阳方要上两台450立方的高炉为之配套。另外缪建新也发现中南冶炼厂现有的产能根本不能匹配上海三钢的大设备。

  于是,一个大胆的念头开始出现:干脆新建一个大的钢铁项目。但这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不久之后,缪建新经人介绍,认识了香港昌兴集团总裁黄炳均。

  香港昌兴集团是从事钢铁、矿砂、水泥、航运的集团。其下属昌兴国际8139HK是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的股份公司。

  昌兴集团当时想介入钢铁项目,一方面是看好未来的钢材市场,另外一方面可以借助钢材生产商的身份获取更多的铁矿砂,既可以自用,也可以加价倒手获益。

  2002年7月,中方溧阳市中南冶炼厂和外资方香港昌兴物料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昌兴”)各出资50%,成立新港制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824万美元,合人民币约6849.5万元。

  最终,上海三钢选择了把设备转让给新港制钢,并于2002年11月签定了资产转让合同。当时确定的转让价是1.0659亿元,由新港制钢分7年用所生产产品进行偿还。

  新港制钢项目设计年产230万吨优质钢,同时生产经营碳素结构、金属材料、钢铁产品、建材等产品。

  事实上,新港制钢仅仅是合资双方为承接该项目成立的公司之一,另外合资成立的公司还包括溧阳建新制铁有限公司、溧阳昌兴钢铁配套设施有限公司和溧阳昌兴炉料有限公司等,这四家组成了新港制钢集团。

  缪建新介绍说,所有合资项目注册资本共计3.1亿元人民币,加上后续项目总投资约为8亿元人民币。

  按规定,新港制钢集团的实际投资规模已经超越了省级发改委2亿元以下的批准权限,必须要报国家发改委才能批准。但微妙之处在于新港制钢项目分成四家公司的四个项目分别报批,四家公司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恰好卡在2亿元之下。

  不过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该项目是合资项目,对照中央有关部委的产业目录,在2002年是属于允许类项目。所以根据溧阳市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溧阳市利用外资管理委员会于2002年6月分别批复成立了溧阳市新港制钢有限公司等四个公司,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分别核发了营业执照。

  同项目审批类似,新港制钢的项目用地也是分三类多次报批取得。一是报省审批征地1129.76亩,共有四个批次:第一批次300.48亩,第二批次461.639亩,第三批次121.641亩,第四批次为246亩;二是报常州市政府批准遗留建设项目用地补办面积63.34亩;三是经溧阳市政府批准,调整建设用地面积314亩。

  相对于审批,更困难的或许还在于资金问题。新港制钢高达8个多亿的项目投资又如何筹措而来?

  新港制钢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1507.1亩,光土地出让金就是一笔庞大的费用。溧阳市相关主管部门为减轻企业的前期投入成本,同意实行租赁形式供地,即由经济开发区统一征地后,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分批次租赁给新港制钢使用,双方签定了租赁协议。

  溧阳市开发区的一位人士表示,根据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工业用地可采用出让或租赁的方式供地,新港项目的用地是符合规定的。

  但仅仅是土地出让金的暂缓,尚不能解决新港制钢的资金困局。

  新港制是四个项目总计注册资本3.1亿元,根据约定,规模不大的中南冶炼厂需要拿出1.05亿的注册资金,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但缪建新却不担忧。原因是早在新港制钢成立之前的2002年3月,在溧阳市政府有关方面的主持下,中南冶炼厂、香港昌兴和银行方面(农行、工行、中行、农信社)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纪要显示,上述银行将承诺为新港制钢提供5-7年的贷款,此外,后续更大规模的流动资金,也将按照新港制钢投入一半、银行投入一半的方式筹集。

  缪建新说:“本来没想做这么大的,但能得到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此后,溧阳市市委、市政府集体研究决定,溧阳市政府承诺在投资方注册资金3.1亿元人民币到账的前提下,市政府帮助企业协调银行贷款4亿元人民币,以确保该项目如期竣工投产。

  随后,新港制钢先后从溧阳市信用合作联社(贷款1亿)、溧阳市经济开发区下属的溧阳市经济实业总公司(借款2亿)等单位筹集了项目建设资金。

  宏观调控下的变局

  但项目进展并非一帆风顺。

  首先是约定好2003年6月28日的上海三钢设备搬迁迟迟未动。据知情人士讲,一方面是上海三钢和上海市政府就搬迁补偿还没有谈好,另外,当时正是钢材市场价格一路飞涨,上海三钢的设备还在用于生产。

  后来,经过协调,将上海五钢的设备来代替原定的上海三钢设备搬迁溧阳,但这自然拖延了新港制钢的建设计划。

  建设周期拉长,再加上从2003年开始的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飞涨,让原定的约8个亿的投资捉襟见肘。根据粗略的概算,项目投资将升至13亿以上。

  然而更让新港制钢陷入窘境的是,从2003年底银行信贷开始紧缩。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没有流动资金。根据之前的约定,流动资金中,新港制钢出一半,银行出一半。但“实际上70%都是我们自己筹集的,银行只拿了30%就停了”,缪建新说。

  更危急的是,银行开始催要以前提供的贷款,而且已经到期的贷款也不再展期,这无疑将新港制钢置于资金链随时断裂的危险之下。

  2004年4月,仅距离新港制钢数十公里的铁本项目遭到了国家的严肃处理。江苏省还派出一个工作组专门检查周边地区的钢铁企业。

  一时间谈“钢”色变,所有和这个项目有关的人和部门几乎都处于风声鹤唳之下。此时的新港制钢要想再获得以前的支持已成奢望。

  此时,经上海三钢的一位领导介绍,缪建新认识了袁永兴。

  袁永兴是上海永兴集团的创办人,这是一家主营钢材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2003年上海五钢下属的申特型钢厂进行了改制,袁永兴出任改制后的上海申特型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特”)董事长,总经理由原永兴集团的厂长杨建忠担任。

  2004年9月6日,中南冶炼厂、昌兴物料、上海申特签订重组协议,新港制钢注册资金由824万美元升至1800万美元,三方均占33.3%的股份,在董事会成员中,除中南冶炼厂派驻3名董事以外,其他两家各两名董事。新进入的上海申特是项目建设的总承包,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和维修。

  无奈的出局者

  依靠上海五钢的背景、技术和人员,上海申特的进入让项目建设开始加速。2005年4月8日,新港制钢按照原定计划准时出钢。

  但随后,矛盾开始显现。今年5月中旬,新港制钢停止了生产,理由是新港制钢拖欠了上海申特3亿左右的建设资金未付。

  至于缪建新为何会与袁永兴难以合作,一位圈内人士认为,这是“两人性格都很强势,一山难容二虎”。但缪建新认为这是上海申特的一个阴谋,一方面所谓3亿的资金投入实际只有1.5亿左右,另外一方面,更在于国家将不会核准新的钢铁项目,而新港制钢在宏观调控前获批,“光这个批文就值1.5亿”,上海申特想赶新港制钢“出局”。

  缪建新说:“谁都知道在

钢铁产业政策颁布之后,进入门槛会越来越高,这实际上是保护了已经进入的企业,新港制钢的前景不会差。”

  此时的中南冶炼厂,在经过前期的投入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家底,而上海申特有上海五钢的背景,并且袁永兴承诺将还清新港制钢在溧阳的全部贷款和借款,这对于承受相关压力的银行和政府,自然是更佳的选择。

  缪建新说,“如果不退出,银行不仅会进一步催要我的贷款,而且还可能对已经停产的新港制钢进行公开拍卖。”

  无奈之下,7月1日,缪建新以2.4亿转让了自己在新港制钢的股份。缪建新说“考虑到之前的投入,加上这个项目批文的含金量,这个价格太低了。”

  而再次经历重组之后,新港制钢的生产终于开始逐步走上正轨。新港制钢副总经理叶灏泯表示,在钢铁新政颁布之后,公司即对产品品种进行了调整,将逐渐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产品主要定位于宽带钢和中厚板材为主。他介绍,新港制钢将在几年之后根据市场需要适时扩大产能规模。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8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