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力帆状告隆鑫积怨爆发 价格联盟难破摩帮危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 18:26 《时代信报》

  重庆摩帮的外部生存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窄,要突围只有结成联盟才有出路,然而重庆摩帮长久构织的矛盾却并非短期之内可以化解。

  信报记者 李星辰 报道

  力帆隆鑫对簿公堂

  “力帆集团起诉隆鑫这一官司将于9月19日在市一中院开庭审理, 这是多年来重庆摩帮积怨的一个总爆发。”8月22日,重庆摩帮资深人士周建对记者说,在此案之前,重庆摩帮曾经有过若干理乱,但最终都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达成了谅解。

  “重庆摩帮第一次对簿公堂,可能比较好看,” 周建在说起这一事件时有隔岸观火般的悠闲。

  据了解,力帆在起诉书中称,在2002年—2005年期间,隆鑫通过网站、招聘广告等形式进行虚假宣传,给力帆造成严重损失,就此,力帆集团要求隆鑫集团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400万元。

  力帆在起诉书中所列的诉讼理由是,4年间,隆鑫控股和隆鑫集团在媒体和公司网站上称隆鑫“连续三年企业综合经济数值在重庆市规模企业排名中位居前三(列重庆市民营企业第一位)”,“2001年度取得全国摩托车行业出口创汇第一的佳绩,综合排名居重庆工业企业第二位,重庆市民营企业第一位”,“隆鑫集团连续7年当选重庆市民营企业界50强第一名。重庆市摩托车出口第一名”等。

  力帆方面同时表示,表示自己才是2001年、2003年、2004年重庆市出口15强企业的第一名,并且是2000年和2003年重庆市民营50强企业第一名,而在1999年~2003年的重庆工业50强排名中,也均位于隆鑫之前。力帆在起诉书中认为,隆鑫进行虚假宣传,在客观上给人造成“隆鑫出口连续第一和重庆民企第一”、“力帆实力不如隆鑫”的印象。

  力帆认为,隆鑫集团的这些“虚假”宣传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受欺骗,在购买摩托车等商品时,在力帆和隆鑫之间作出错误的选择,使力帆蒙受巨大损失,最直接表现为:在2002年和2003年的摩托车销售量增长速度方面,力帆慢于隆鑫集团;在2003年和2004年的摩托车

发动机生产量增长速度方面,力帆亦慢于隆鑫;力帆2002年出口创汇比上年度同比下降4.6%。

  因为排名被冒而对簿公堂,并要求对方支付巨额赔偿的案子在重庆摩帮还是头一次。此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当事双方均对此不发一言。

  8月24日,记者电话联系重庆力帆集团,要求深入采访该集团起诉隆鑫集团的相关细节。力帆集团策划部的袁勇在电话中并没有否认,但此案归该集团法务部负责,力帆集团高层已经统一口径,目前不接受任何媒体对此事的采访。

  随后,记者打通了负责力帆起诉隆鑫集团篡位案件的瑞海律师事务所赵一岚律师的电话。赵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法院已经受理了这一案件,并定于9月19日在市一中院开庭,在开庭之前,按照当事人要求,不便接受媒体采访。

  8月24日下午,记者联系上隆鑫控股集团副总裁陈家昆。陈总裁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隆鑫集团在宣传方面没有任何侵权行为,而且原告和被告在法律上应该是平等的,隆鑫方面当然会应诉,并在法庭上讨回公道。陈家昆同时表示,力帆方面在起诉隆鑫的同时利用媒体进行炒作是不可取的,这可能会破坏司法公证。

  对此,重庆摩托车行业协会方面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力帆和隆鑫都是重庆摩帮发展得相当好的企业,二者各有所长。但是案件提及的所有排名都与行业协会无关,因此协会方面对此并不知情。

  实际上,重庆摩帮的内部积怨是在长期的市场拼杀中形成的,有知情人士称,这长期形成的矛盾恐怕短期内难以化解,特别是在外部市场环境日趋恶化的时候。早在2002年的9月中,记者就曾经参加过力帆组织的一个新闻发布会。当时是力帆和宗申两大摩帮巨头联手准备起诉隆鑫和嘉陵。起诉的主要原因是,力帆和宗申集团认为部分摩托车企业侵犯了两家摩托大货架的知识产权,为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巨头结成价格联盟

  就在力帆状告隆鑫消息在坊间流传出的同时,两家巨头却又因重庆摩托车行业协会酝酿重庆摩帮的一件大事时,走在了一起。

  8月25日,在市经委主要领导的协调下,重庆摩帮22家巨头齐聚希尔顿酒店,共商重庆摩帮危局之对策。

  重庆摩帮能够走到一起是因为危局出现。从1971年10月1日嘉陵厂生产出全国第一辆50型民用摩托车开始,20多年来,重庆摩托一直遥遥领先全国,占据了半壁河山。在中国摩托车三大板块中,重庆摩托车一直居于领先地位。2004年,在全国摩托车产销7个百万辆级企业中,重庆就有嘉陵、建设、力帆、宗申和隆鑫等5个。按照有关部门的统计,重庆的产销量是三大板块之首,占全国摩托车产销量的35%以上,而江浙板块、广东板块的占有率分别为25%、30%。

  但是风光之后,重庆摩托车行业危机却逐步显现出来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1~5月,重庆摩托车企业产销急速下滑。1~5月销售173.53万辆,比上年同期239.97万辆减少66.44万辆,同比下降27.69%,所占市场比重也由34.80%降至27.90%。由此,去年还位居老大地位的重庆摩托车板块现在已经排在广东、浙江之后。

  8月27日,重庆摩托车行业协会的邹兆林先生告诉记者,此次摩帮大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第一次将重庆摩帮团结在了一起,只要大家都有团结突围的诚意,重庆摩帮就能够拯救危局。

  摩帮集中的对策是22家整车生产企业签订了一个《自律公约》这一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自律公约主要内容是,签约(22家整车)企业一致约定以125型摩托车国内销售为突破口,共同遵守以下自律条款:

  一、企业必须通过生产准入审查;产品必须有产品公告及3C证书。

  二、摩托车产品排放必须达到GB14622-2002二阶段要求。

  三、不相互侵犯知识产权,不仿冒成员企业的产品和剽窃成员企业的技术。

  四、严格执行《机动车出厂合格证》有关规定,确保产品一车一证。

  五、提倡优质优价原则,反对低价倾销。在技术、质量、成本方面,《重庆摩托车行业125型两轮摩托车国内销售反倾销公约》所列的涉及技术底线、质量底线、成本底线等条款为大家一致认定的底线“游戏规则”。

  在订立自律公约的同时,重庆摩帮22巨头,组成一个反倾销的价格联盟,125型摩托车以2360元的税前成本价为最低限价。

  重庆摩托车行业协会秘书长戴祯龙表示,目前,重庆摩托车行业协会已经就自律公约相应的实施细则,自律公约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但是业内一资深人士王某告诉记者,摩帮的价格联盟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03年底,也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重庆摩帮就搞了一个摩托发动机的价格联盟。

  事实上,重庆摩帮的外部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窄,要突围似乎只有结成联盟才有出路,但重庆摩帮长久构织的矛盾却并非短期内可以化解,这让联盟的前途显得扑朔迷离。

  摩帮突围难题

  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政府还曾组织实施“4+4”方案,即把当时四大国企嘉陵、建设、望江、平山与四大民营企业力帆、宗申、隆鑫、兴华进行资产重组。但是这些政府推动下的重组都由于重组方案的缺陷而招致失败。业内人士表示:1990年代,重庆市推动嘉陵、银钢和力帆的重组中,由于嘉陵是并非市属国企,银钢和力帆是民营企业,重庆市政府想通过政府之力来推动重组自然是困难重重。而在90年代建设和嘉陵两家国有企业的重组过程中,由于嘉陵和建设分别与本田和雅马哈建立了合资公司,因此重组方案提出以后就受到了本田和雅马哈的反对,最后导致方案不了了之。

  今年七月,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会见美国尤因管理集团执行总裁奈豪弗时表示:“重庆摩托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内部其实已危机重重,如不进行重组,国内行业老大的地位将面临挑战。”在他的构想中,将重庆摩企整合为年产能500万台的集团,但是重庆各自为阵的摩帮巨头们一致反对。

  对重组毫无兴趣的重庆摩帮却对价格血拼有特别的偏好。“从2000年开始,重庆摩帮开始在越南、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火拼,价格杀到最后可以赚的就只剩下国家的

出口退税了,”重庆一负责进出口业务的雷总在接受记者采访十表示,重庆摩帮目前的危局主要是重庆本土的摩托企业基本都是在仿造和价格上下工夫,企业基本没有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

  “重庆摩帮的产业提升也特别困难,”恒胜摩托的童女士告诉记者,现在重庆摩帮很少进行核心产品的科研,不是说舍不得出钱,而是重庆的仿制能力太强了,而且各企业相互也非常熟悉,一个新的产品有时自家还没有产生效益,仿造的产品就已经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了。这样往往是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后连成本都很难收回。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4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