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游客量与十年前骤减八成 广州南湖乐园陷入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03:08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冯正军 钟晨 发自广州

  作为广东省第一批主题乐园的广州南湖游乐园(下称“南湖乐园”)正面临经营困境。

  昨天,南湖乐园主任朱穗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南湖乐园最旺的时候,当时年游客量近百万人次,但是近年来年游
客量一直在20万左右徘徊,年游客量骤减八成,我们目前的状况与当年东方乐园关闭前的运营状况很相似。”

  事实上,作为广东历史悠久的几大主题乐园现在的命运几乎殊途同归:或陷入亏损、面临关闭,或已经关门大吉。1998年,广州市首个主题公园“飞龙世界”关闭;2002年,太阳岛乐园关闭;2004年,东方乐园关闭;2005年,世界大观因负债人民币2亿元,拿出七成股权两次拍卖均告流拍。

  而今,已有20多年历史的南湖乐园也开始陷入窘境。

  经营困境

  据了解,南湖乐园是在1983年由广东省南湖旅游中心和香港三菱顺捷投资公司共同开发的,由于近年来经营一直不佳,所以香港三菱顺捷在双方的20年投资合同期满后,撒手东去。

  “南湖乐园属于省旅游集团下属企业,而省旅游集团属国资委直属企业,在广州多个主题乐园相继关闭的时候,我们还是决定要坚持下来。只是目前正在设法探索一些新的出路。”朱穗萍说。朱穗萍并不讳言南湖乐园目前处于经营困境:“一年20万人次的游客量,总销售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基本只够游乐园每年的各种开支。”

  1983年时,东方乐园早南湖乐园开业两个月,但是东方乐园关闭前当年的年销售额为6000多万元人民币。“东方乐园当初以60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尚不能支撑整个运营成本,不堪重负关闭了,何况南湖乐园?虽然东方乐园的运营盘子要大一些,但是再大也不会用到6000万元啊。”朱穗萍十分感慨地说。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朱穗萍坦承,南湖乐园20年来投入维护和更新的设备非常少。“笼统地说,一些稍微大一点的项目,基本上需要3年更换一次,每个设备每次需要投入十几万元,小的游乐项目则需要年年更换。”

  但是,因为缺乏资金和大的投资者,南湖乐园的运营捉襟见肘,设备更新的频率并未能按常规时间和速度进行更新。“不像深圳欢乐谷,因为背靠华侨城集团,去年又得到了2亿元的追加投资。”

  朱穗萍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一个大的投资者,对南湖乐园增资。

  寻求出路

  今年5月,南湖乐园开始了新一轮的业务调整。如携手《欢乐总动员》开展南湖欢乐总动员

嘉年华活动;邀请香港影视明星曾志伟作形象大使,并在媒体上投放广告。

  周末时间,在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南湖乐园的工作人员到处发传单揽客。但是,记者在南湖乐园却发现,26万平方米大的游乐场内却仅有三三两两的游客。

  “这只是杯水车薪的事情,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朱穗萍说。

  “而南湖欢乐总动员活动,只是南湖乐园近期进行的一次探索,我们还希望进行更多探索,寻求出路。我们也希望坚持下去,但要看一些新项目合作的实际效果,如果不理想,不排除最后走上东方乐园的改建之路——规划成为新的会议中心或者

别墅群。”

  暨南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梁明珠认为,大型主题公园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而一旦建成后又很难改变用途再作他用。而为了保持其长期的吸引力和吸引大批量的游客,就必须不断创新;其次也不能仅仅依靠门票收入,还必须要提高在餐饮、衍生产品方面的收入比例。

  “主题乐园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到底怎样?为何多数主题乐园会出现由辉煌而衰落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可以改变?”朱穗萍最近一直在思索这个困扰她已久的问题。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108,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