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空调节出困惑 七大厂商无缘空调节能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8:43 经济参考报 | |||||||||
作为能耗大户之一,空调产品的节能目前备受业界瞩目。然而,在市场大力推广节能空调的同时,许多消费者却对节能空调产生诸多困惑。 七大厂商无缘“空调节能榜” 8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布了已备案的、空调能源效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公告称,自2005年3月1日空调、冰箱能效标识制度实施以来,已有42家空调企业完成了备案工作,其中空调能效比最高为4.1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在2005年9月1日后组织全国性的国家监督抽查活动,以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引导消费者选购节能产品。 由于根据有关规定,只有达到一级和二级能效标准的空调才能被称作节能产品,其它产品一律不得以“节能”的名义进行宣传,因此业内把这份名单形象地称作是“空调节能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在空调市场大力推广节能空调的长虹、奥克斯和小天鹅以及扬言要成为全球空调业制造基地的格兰仕和跨国巨头三星都无缘“空调节能榜”,而且,一直把节能作为最大卖点的海信、新科等各类变频空调型号也无一进入该节能产品榜单。 当记者向这七大空调生产厂商询问为何没能上榜的原因时,各厂家的反应不一。格兰仕和奥克斯方面只是平淡地表示,由于比其它企业报名晚了的原因,他们会出现在第二批名单中;三星和小天鹅则表示对此还不知情;而新科和海信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从今年开始实施的空调能效标准只是针对普通定速空调制定,而没有涉及能效比较高的变频空调。当初的考虑是变频空调的能效比通常是在3.4以上,比传统定速空调的一级能效标准还要高,因此混在一起评级是不科学的;而长虹则笑称是因为没有搞好关系。 针对目前节能空调领域能效比混乱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与环境保护司副司长何炳光认为,限于技术的因素,《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没有将变频空调包含在内,因为目前还缺少对变频家电能效比进行测试的技术和条件。不过一旦条件成熟,国家有关部门是会出台相关法规的。但是在目前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变频空调的能效比还只能是厂家自我鉴定,国家还不能制定统一的强制性规定,市场也只能以厂家自律为主。由此看来,关于节能空调能效比的争论和分歧,近期还无法结束。 空调企业暗战能效比 空调节能,正在成为政府、消费者和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专家分析,未来15年,中国经济能否保持快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能源供应的充足,因此节能非常重要。而作为电能消耗大户,空调业的节能与否无疑十分重要。 据统计,目前我国家用空调的年耗电量为400亿千瓦时以上,随着空调的进一步普及,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强,空调已日渐成为能耗大户,空调的节能问题迫在眉睫。 为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空调能效标准,将空调器按能效等级分为5级,最高的一级能效比指标3.4,最低的一级能效比指标为2.6,停止生产能效比在2.6以下的空调,低于五级标准的空调将在今年9月1日以后不准在国内市场上销售。标准一出,不少国内的空调生产企业纷纷在能效比方面大做文章,一场空调能效比概念的“暗战”拉开了序幕。 作为空调是否节能的参考系数——能效比目前被空调厂商格外地重视起来。虽然国家规定的一级能效比标准为3.4,但是这根本满足不了厂家表达产品先进的需要,于是市场上能效比达到4.0、5.0、6.0甚至7.0以上的空调纷纷涌现。在各大家电卖场,几乎所有知名品牌的空调都有节能标识,节能标识有联合国节能奖、中国节能标志、中国能效标签、欧洲能耗等级、欧洲能效等级、美国节能之星等,可谓五花八门。 对于目前市场上空调厂商标明的空调能效比超高的现象,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主任李铁男表示,自国家发改委出台文件停止生产能效比在2.6以下的空调、低于五级标准的空调将在今年9月1日以后不准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后,不少国内的空调生产企业纷纷在能效比方面大做文章,一味追求高能效比并以此来误导消费者,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能效标识制度的概念对于经常活跃在国际市场上的家电企业来说并不陌生。截至目前,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韩国等3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大范围使用了国家能效等级标识。据统计,在全球有76%的国家制定了强制性最小能效标准或标识;19%的国家实施了自愿性标准或标识;约95%的国家和地区把能源效率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过,李铁男指出,在最注重节能的欧盟国家,其空调的能效比标准从2.2到3.2划分为7个等级,美国设定的最高等级标准是3.6,而且还要从明年才开始实施。 节能空调期待破冰 如今,节能已经成为市场热点,而今年能效标示制度的出台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节能产品走俏市场,不过,节能空调成为商家追捧热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 首先,9月1日以后能效不达标的产品严禁上市,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就是部分厂家混淆消费者视听,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的“节能混乱”。一位消费者表示:“节能可能只是商家的一个广告策略,是否真正节能我们也不敢相信。” 其次,一些厂家的产品牺牲空调的整体质量片面追求节能,造成了产品质量硬伤。而且,我国的能效标准与国外的相比还比较低,是否能实现节能的目的还是一个疑问。长期从事家电研究的沈闻涧则认为,空调的最佳能效比只能是3.5左右,不可能无限度地提高。空调的产品结构特点表明,如果能效比无限提高,其制造成本及销售价格本身就是一个“天价”,既大量浪费钢铁、有色金属等不可再生能源,同时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亦远远大于其使用时所节省的电费。 第三,节能空调比普通空调要贵的多,比如,一台节能标示为一级的空调就比普通空调贵1000多元,这使得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依照常规,空调能效比越高就越省电,也就越省钱,然而,节能空调尽管在省电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较大的价格落差致使节能空调的推广遭遇了阻力。 家用节能产品的推广普及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而价格又是节能产品能否打开市场的主导因素。一位消费者算了这样的一笔账:假设节能空调日节省的电量在2度左右,费用大概是1.6元,一年用100天,省钱160元,而一款普通的一匹空调和节能空调的差价在1200元左右。也就是说,使用节能空调八年后所节省的电费才能抵消这个价差,老百姓显然更倾向于买普通空调。 针对目前的空调“节能”热,《空调销售》杂志副主编张彦斌认为:在空调节能上,不论是我们的行业管理还是企业都存在一些缺陷和误区。从行业管理上讲,现有的规则对产品的节能标示很难判定是否合格。空调能效比从2.6到3.4划分为5个等级的标准是有了,但是产品出厂时标示的等级是由生产企业自己来标,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不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无法检测其标示是否准确。另外,国家空调节能标准并没有就违规企业和产品的处罚做出详细的规定,也没有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节能空调强制推广措施,这极易给推销违规产品的企业钻空子。而正是这些缺陷和误区导致了七大厂商无缘“空调节能榜”的现象。 面对节能空调的困境,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在性价比仍然左右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情况下,家电企业只有积极营造重环保、重节能的舆论氛围,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节能环保技术含量,用性价比较高产品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以推动节约型产品的普及。 记者 傅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