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万络事件拷问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 03: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郭艾琳 发自上海

  近期全球药品不良反应事件频频爆发,药品全球召回事件也此起彼伏。

  继去年全球召回事件后,近日,默沙东制药的“万络”又因为撤市前的不良反应“后遗症”,卷入巨额赔偿事件中。

  虽然,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诉讼和赔偿都发生在美国,我国尚未收到关于“万络”的不良反应诉讼,但由此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问题却对我国现有机制敲响了警钟。

  由于此次原告方人数众多,目前还很难估算“万络”诉讼可能产生的赔偿金额。但据专家预计,默沙东很可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的巨额诉讼赔偿。

  但是,因为默沙东公司没有公开提供“万络”在中国使用量的数据,因此无从得知该药在国内的具体使用信息。

  拷问药品不良反应机制

  虽然,巨额赔偿对默沙东公司来说可能是致命的,但在整个“万络”事件中,无论是默沙东还是美国相关机构,其做法都值得国内借鉴。

  去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就曾对“万络”可能增加心脏病及中风等病症的发病率提出过警示,“万络”随后便被召回,而其他公司与“万络”相同性质的止痛药物也相继发出警示或召回。

  但国内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理却显得有些滞后。前不久发生的龙胆泻肝丸事件便是一例证明。

  该药品因曾含有有害物质马兜铃酸“关木通”,而引起多起不良反应事件。虽然生产该药品的企业之一同仁堂曾很早提出并被批准用无毒的“木通”来进行替代生产,但在此过程中,同仁堂并未因此对患者提出任何警告或提醒,更没有对此前生产、尚在销售使用的含“关木通”成分的龙胆泻肝丸采取类似召回行动。

  而从2003年9月起,多起关于该药品的诉讼也因种种原因被驳回,直到今年7月份,才有了第一个胜诉的案例。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制还很不健全。”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监处处长谈武康说。

  药品召回制度无出台时间表

  据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透露,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人次中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250多万人,其中死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有近20万人。

  昨日,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获得的数据显示,去年,SFDA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仅70074例,且这个数字已经较前年增加了一倍。

  有数据显示,中国95%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仅有5%的报告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社会,但在美国有65%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谈武康告诉记者,由于目前社会普遍认为药品发生不良反应就是坏事,而对于医院临床不良反应报告既无约束也无鼓励措施,因此,不报漏报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企业方面更是因为直接损害其经济利益,更不愿意上报。

  并且在已经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中,约99%为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真正有警戒意义的新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数仅占1%。而每次FDA发布不良反应警示报告时,SFDA和地方药监部门也经常后知后觉于媒体。

  虽然在2004年3月,卫生部和SFDA联合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每季度集中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但事实上,能够遵守的医院和企业少之又少。

  而今年上半年,SFDA也曾传出要在下半年出台有关药品召回制度的相关条文的消息,但记者昨日从SFDA新闻处得到,目前尚没有时间表。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