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集集团:把铁箱子变成钱箱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22:50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制造企业的多元化,往往蜕变成多“弱”化,产业涉及面多,但都很弱。中集成了少数例外中的一个

  本报记者 匡志勇 发自深圳

  把集装箱这个“铁箱子”变成“钱箱子”,需要多长时间?中集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
)(000039.SZ)给出的答案是:25年。从25年前在蛇口诞生,到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68亿元,中集集团已拥有了全球集装箱市场55%的份额。

  把“铁箱子”变成“钱箱子”的点金大师,当然是今年46岁的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1982年,曾经上山下乡的麦伯良大学毕业,这一年他才23岁,满载着乡村与校园的双重记忆,他来到蛇口这片热土,进入中集工作。第一个四年过去,他成为中集副总;第二个四年后,他出任代理总经理。1992年2月,麦伯良正式坐上中集总裁的位子,33岁的他和特区的阳光一样年轻闪亮。

  麦伯良的“点金术”有三条:一、眼光敏锐,在行业萧条期四处收购,成为国内最早的行业并购者;二、奇招迭出,引领中集成功突破国际巨头专利保护网;三、当占据行业垄断优势后,再度出击下一产业领域,开始创造新的

神话

  最早的行业并购者

  中集全称“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筹备,1982年投产,1986年一度濒临破产,最终大规模裁员、变卖资产才得以存活。中集的腾飞是在1987年中远集团入股后,中远和招商各占股权45%,外资占10%。中远进驻,一方面给了中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中集的集装箱业务提供了稳定订单。到1991年时,中集销售收入已从零发展到人民币2亿多元,并开始策划沿海布局和兼并战略。

  中集董事长李建红说,中集的成功经验,就是它的快速成长。这是通过不断兼并收购完成的。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一下子涌现出40多家集装箱厂,竞争残酷。部分企业开始酝酿退出,中集却展开了大规模并购:1993年收购了大连集装箱公司,在北方成功扎根;1994年收购了南通顺达集装箱公司;1995年对广东省新会集装箱厂实施了整体并购。除国内企业外,中集还一举收购了当时另一集装箱巨头韩国现代在青岛的工厂。当1994年中集集团在深圳

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时,中集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只有4%,到1996年时,中集第一次赶超韩国现代和韩国进道(JINDO),成为全球最大的干货集装箱制造厂,干货箱市场份额达到20%。

  而后来在国内掀起并购狂潮的家电企业们当时还处于发展初期。此时,美的刚刚上市,TCL尚未闻达,海信电视还只是电视行业小弟。

  突破专利网的“奇招”

  专利、技术,当无数的中国制造企业为它碰得头破血流时,中集总裁麦伯良奇招迭出,终于顺利越过了巨头们的专利保护网。

  第一招是“借小博大”,一个成功的案例是中集集团的加入使冷箱产业中的一项非主流技术打败了主流技术。1995年3月,中集投资5000万美元成立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正式进军集装箱产业的中高端领域。当时世界冷藏集装箱分不锈钢质和铝质两个流派,两个流派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分别掌控在德国和日本企业手中。而且当时日本企业主导的铝质冷藏箱主导着市场95%的份额,是绝对的主流。但是中集却出人意料地决定引进德国Graaff公司的“三明治发泡”技术。在中集集团的引领下,到2000年时钢质冷藏箱首次以60%的份额超过铝箱,连集装箱运输的发明者,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倡导使用铝箱的北美第一大远洋运输公司海陆服务公司也开始转向采用钢质冷藏箱。到2003年,中集集团以6.35万标箱冷箱产量占据全球冷箱44%的市场。

  耐人寻味的是,此时日本冷箱厂已经随着铝箱一起在市场上消失了,到今年5月时,中集集团从德国公司手上最终收购了冷箱专利,这次转让使中集获得了除自主开发的11项专利之外的77项冷箱专利,自此中集彻底掌控了冷箱的全部技术体系。

  从一专到多元

  麦伯良仍然自豪于1999年互联网狂潮时,面对络绎不绝的说客,仍然坚守住了做“铁箱子”产业。作为行业领先者还需要耐得住寂寞。

  但从2000年开始,中集大张旗鼓地宣布进军半挂车领域,并立志在2006年前后要成为半挂车全球第一。麦伯良再次复制了在集装箱行业崛起的经验:收购。

  真正出手已经是2003年。2003年3月,中集收购

扬州通华股权,这是其进入半挂车业的第一步。5月21日,收购了济南考格尔的控制权。同月,中集在美国以45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了半挂车生产的关键技术,并一举获得了进军美国市场的桥头堡。到如今,中集已经拥有8家半挂车生产基地,去年产销4万台,一举成为国内半挂车市场的NO.1。

  中国制造企业的多元化,往往蜕变成多“弱”化,产业涉及面多,但都很弱。中集成了少数例外中的一个。由于集装箱与半挂车的互补性极强,集装箱产业成了半挂车产业的“经验箱”,还为半挂车提供了许多客户源。2003年,中集与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签署了逾万台车辆订单,就是依赖于集装箱行业与之建立的良好关系。同样,去年12月中集车辆首次出口日本,也是与集装箱共享了客户。


爱问(iAsk.com) 共找到相关网页约27,3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