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第三产业成为西藏经济半壁江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 21:31 新华网

  新华网拉萨8月24日电 (记者 拉巴次仁、向晓林) 现代商业、旅游业、通信、邮电、文化娱乐、IT等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西藏的第一大产业。去年,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10.6亿元,在西藏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居首位。

  仅在10年前,西藏仍以农牧业为主,农牧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0%以上;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极为落后,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小、水平低,整体经济结构呈现“V
”字形。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在全国的支援下,在抓好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狠抓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经济竞争意识和能力。

  记者从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2004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122.3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12.7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32亿元,创汇3660万美元。通信业实现超前发展,形成以拉萨为中心、覆盖全区,由光缆、卫星传输,集程控交换、卫星通信、数字通信、移 动通信于一体的通信网络。兰州—西宁—拉萨光缆以及拉萨至自治区内各地区的光缆已经开通,建成了以拉萨为中心、连接西藏各地卫星地面站的区内卫星通信骨干网;开通了国际国内长途自动电话,所有县都进入全国长途自动交换网;无线电通信覆盖所有乡镇,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28.6部。2004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亿元,比10年前增长300倍。

  西藏商业贸易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商品品种日益增多,为国民经济的消费拉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贸易欣欣向荣,边境贸易长足发展,经济合作不断加强。2004年,外贸进出口额达到2.24亿美元,进出口市场扩展到泰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西藏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全区现有专业歌舞、藏戏、话剧等艺术表演团体10个,已建成各级群众艺术馆、综合文化馆和文化站210多个,村级文化室550余个;县级民间艺术团17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演出队500余个。各地(市)、县还举办不定期的群众文艺汇演,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

  与此同时,10年间西藏第一产业进一步发展,全自治区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内部结构趋于合理。第二产业已经建立起

能源、轻工、纺织、机械、森工、采矿、建材、
化工
、制药、印刷、食品加工等20多个门类,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培育出拉萨啤酒、奇正藏药等全国知名的企业品牌,已成为带动西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10年间,西藏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结构类型出现了两次历史性变革。1997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由“一三二”型转变为“三一二”型;2003年,第二产业比重又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再由“三一二”型转变为“三二一”型,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逐步被第三、第二产业替代,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完)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