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节能灯企业热衷外销为哪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14:24 解放日报

  10:3———

国家发改委日前提供的我国节能灯产量与国内销量之比。在全国上下正在创建“
节约型社会
”的时候,这个“剪刀差”比例让人楸心。

  我国节能灯产品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量也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为10.5亿只,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当年节能灯在国内的销售量却只有3.56亿只。

  造成这一比例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记者最近在采访节能灯企业时,业内老总们向记者倒出心中的苦水。

  创业艰难没难倒他,商战硝烟没淹没他,国际反倾销没吓退他;然而,假冒侵权行为,却让他束手无策,公司一年损失上千万元。上海德士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培钧日前向记者谈起国内节能产品市场的无序,颇为无奈,他称,实在不敢进入国内市场,“连一些国际著名的电器集团也在侵犯德士专利。”

  给节能灯“穿”上漂亮外衣

  在德士电器公司新品陈列室里,记者被一只只小巧、漂亮的迷你节能灯迷住了。平时在超市里见到的节能灯,大多“赤膊”,由两根“U”形的玻璃管连接而成;而德士迷你灯的“U”形管,大多被“藏”在里面,外面“穿”上玻璃“衣服”,形状多姿多态,惹人喜爱。

  业内人士深知,要想把“U”形管“藏”在玻璃里,让灯泡在不增加体积的情况下变得漂亮起来,“U”形管必须先“瘦身”,而缩小的专利灯管“C6U”“C9U”绝对是一个高科技活儿,国际上一些著名电器公司苦心研究多年都未能得其要领。德士在国际电器业率先攻克了节能灯由管形转向泡形的技术难题。这项科研成果,当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9平米阁楼上走向世界

  1994年,刚从机关下海半年的戴培钧,带着由自己“土法研制”的节能灯,参加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一炮打响,人们赞誉它为“戴氏迷你泡型灯”。展会结束,国际电工委员会专家Gorllob先生提出要参观戴培钧的研究室。戴培钧把客人引进自己的“研究室”,客人惊呆了,这是一间9平米的阁楼,里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电器和书籍,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就是在这9平米阁楼上,从小爱好小发明的戴培钧,日夜捣鼓节能灯,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个个震惊业内的专利产品,就是在这9平米阁楼上研制成功的。在汉诺威、法兰克福等国际电器博览会上,德士迷你节能灯刮起一阵阵旋风。德士首创的“对接工艺”,确定了它在国际节能灯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戴培钧的书柜里陈列着63本由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还有多个国际电器权威组织的认证证书,以及许多获奖证书。让戴培钧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很多专利产品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如今,戴培钧在国内外已拥有5家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3亿元。

  专利被侵权成心头之痛

  戴培钧有个心病压在心头,挥之不去。他告诉记者,德士产品80%以上出口。在目前长三角缺电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理应让自己的产品更多更好地为国人服务,但他对国内市场的诚心度存有疑虑。

  戴培钧说,他每次去浦东机场,看到路边安装的每只1500瓦的低脚灯,就会忍不住说一句“太浪费了”。他说,用正宗的30瓦的节能灯泡就完全能达到效果了。

  “你的专利产品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市场多销售点?”记者问。“公司专利在国内市场被严重侵权,一年损失至少上千万元,让人心有余悸!”戴培钧介绍说,他研制成功的“安全环状散热孔”早已获得国家专利,但许多企业毫无顾忌地仿冒。他在浙江同时起诉5家厂,花了两年时间,官司赢了,获得20万元赔偿,而自己用于打官司的费用是60万元,得不偿失。他在国外也打过相同的专利权官司,获得赔偿200万元。

  对国内市场心有余悸的何止戴培钧一人!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约有80%的节能灯生产企业的产品外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怕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被仿冒。宁波亿鑫诚电器有限公司是国内生产太阳能节能灯的较大规模企业,其产品80%以上出口。该公司办公室主任何先生说,假冒侵权太厉害了,公司用了两年开发的不锈钢三层节能灯,还没上市就已经被仿冒,“我们对做国内市场心存疑虑!”

  尽管戴培钧对国内专利权的保护力度缺乏信心,但他表示,宁可少赚点钱,也要为缓解长三角电荒尽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责任。目前,德士电器已经在浙江临安办了一个分厂。企业将对出口比例作调整,加大国内市场销售。今年底将在长三角开设50个销售网点,预计年销售200万只节能灯。但戴培钧坦言,公司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护自己的专利产品,这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初试“合同能源管理”

  德士电器正在为进入国内市场作准备,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初试“合同能源管理”。

  南京路上一家大型宾馆

装修需要近千只节能灯泡,但市场上节能灯质量令他们不放心。宾馆接到国外总部指示,找到了上海德士电器有限公司。戴总爽快地说,1000只灯泡免费拿去用,只收节约下来的3个月电费,不节电不收1分钱。对方开始不相信“天上有馅饼掉下”,实际证明,三个月节约下来的电费已经很可观了。“其实我们已经赚了。这就叫双赢。”戴总说。

  在节能灯生产行业内,引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很少,原因是风险大。德士电器公司敢于引进这种模式,这也说明,质量过硬的节能灯是经得起市场检验的。

  德士电器的老总凭着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良心,“硬着头皮”加快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但要想让更多的节能企业自觉进入国内市场,市场的整肃刻不容缓!

  本报记者 张根生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