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亿投向青岛 招商局想要完整海岸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 15:5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刘伟勋 北京报道 8月13日,招商局集团首次公布了其在青岛港前湾港区投资45亿元的庞大项目——建设年吞吐能力250万标箱的6个集装箱专用码头和2个多用途泊位,以及与码头连为一体的保税物流园区。这是青岛“区港联动”试点的载体项目,也是招商局集团涉足物流园区建设的首次突破。
随着2004年底斥资55亿元获得上海国际港务集团30%的股份,招商局集团初步完成了在大陆沿海港口的战略布局。目前,该集团控制的港口包括香港、深圳、漳州、宁波、上海、青岛、天津七大口岸,已覆盖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并与同样试水中国内地港口的和黄集团形成鼎足之势。这样,半年前就已率先完成大陆港口布点的香港招商局集团,正迅速地向纵深挺进,把战线延伸到毗邻港口的保税物流园区,力图把此项业务打造成为港口业务下的新利润增长点。 探路“区港联动” 一年前,包括青岛在内的七个沿海城市共同拉开了“区港联动”试点的序幕。所谓“区港联动”,是把保税物流园区和港口无缝连接,为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税收优惠和通商便利。这吸引了大量外向型公司争相涌入,也让一些企业看到了建设“区港联动”项目蕴藏的巨大商机,香港招商局集团就是寻“机”而动的先行者。 “‘区港联动’是一个崭新的模式,它使我们提供的服务从传统的中转、装卸业务,拓展到一体化的港口综合物流业务”,8月18日,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在深圳港西部和天津港,该集团也参与了‘区港联动’项目的建设。 招商局集团在青岛港建设的“区港联动”项目,位于临近青岛保税区的前湾湾底,总面积2.65平方公里,与青岛港务集团运营管理的集装箱码头隔河相望。从2000年开始,青岛保税区管委会就启动了“区港联动”的前期准备工作,但当时选定的合作伙伴并不是招商局集团,而是青岛港务集团。 保税区曾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开放幅度最大和资本最为密集的区域,但随着大量功能相仿的出口加工区涌现,保税区的优势逐渐丧失。为寻找出路,在全国15个保税区中,青岛保税区于2000年率先提出“区港联动”和向“自由贸易区”转轨的思路,并初步选定青岛港务集团作为合作方。 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据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介绍,2000年底,青岛市政府到香港招商引资,招商局集团也受到邀请。与此同时,招商局集团也在考虑到环渤海地区投资,并重点考察了大连、天津和青岛。几轮比选后,他们选择了青岛。 “青岛是一个制造业基地,其所在的山东是经济大省,腹地资源丰富。青岛港靠近国际主航线,具有建设国际中转港的自然条件,已与世界150个多家和地区的450个港口开通航线,这些都符合我们的投资战略。”胡政说。 在青岛保税区管委会物流发展局副局长李作明的记忆中,招商局集团与保税区接触后,表示出浓厚的投资兴趣。最初,招商局集团只想投资集装箱码头,但了解到保税区正在申请“区港联动”试点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其中,并很快做出了决策。2003年1月,青岛保税区与招商局集团签订合作意向书,携手建设“区港联动”试点的载体项目——招商局国际青岛集装箱码头和保税物流园区。 之所以最后选择招商局集团而不是青岛港务集团,在李作明看来,是因为后者的优势在于装卸效率,而在国际物流运作和港口经营的实力上,招商局集团更胜一筹。 在青岛“区港联动”项目中,招商局集团持有90.1%的股份,这在同期开展试点的另外六个城市(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深圳、天津)中极为罕见。其他城市的“区港联动”项目基本都由当地的港务集团进行建设,本地企业牢牢掌握着控股地位。 “我们主要是从业务上考虑的,”李作明说,尽管是“外来者”,但招商局集团运营物流和港口的经验比较丰富,由他们担当主导,更有利于集装箱码头和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 进军港口物流 招商局集团主导的青岛“区港联动”试点项目从2004年8月正式启动,很快取得突破。今年7月29日,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做出批复,批准建设该项目。8月13日,招商局集团在青岛正式公布了这一消息。目前,该码头工程已全面启动。首批两个集装箱码头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其余码头将于2010年前陆续建成投产。 此前,青岛保税物流园区已施工完毕,并于今年7月5日通过海关预验收。9月份,海关总署将对物流园区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该园区将全面封关运营。 在青岛保税区管委会宣传部的程光眼中,保税物流园区是“中国政策最优惠的地方”,因为它叠加了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的双重优势。具体而言,园区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实行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即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园区货物内销视同进口,按实际状态征税;区内货物自由流通,无需缴纳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这些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落子青岛。据了解,目前马士基航运、嘉里物流、中远大亚等大型运输企业已基本敲定了投资事宜,美国APL、地中海航运、东方海外等公司也表示出明确的投资意向。“封关运作后,厂房很快就会被占满”,程光说。 通过建设保税物流园区,招商局集团为自己寻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保税物流园区是我们为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平台”,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说,港口以前是单纯的运输装卸的节点,实行“区港联动”后,可向客户提供货物分拨、增值服务、信息服务等,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节点。借助这一理念,招商局集团拓展了港口的物流功能,延伸了港口服务链。 对招商局集团而言,这种做法带来的直接收益是,物流园区为码头带来了充足的货源,而且物流园区本身也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这样,在传统的港口业务激增之外,招商局集团还获得了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 “保税物流园区的政策优势带来贸易聚集”,中信证券分析师于军认为,园区内的仓储、配送、转口等业务都能为业主带来利润,招商局集团从物流园区中获得的收益甚至不会低于码头业务。 港口战略转型 目前,招商局集团控制的港口已覆盖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所辖码头的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280万标箱,跃居全球独立港口运营商排名前三位。 在以大规模基建投资为核心的港口布点完成后,招商局集团的港口投资规模迅速回落。2005年,招商局集团用于港口建设的投资约为15亿美元。预测显示,今后两年,该集团每年的港口投资降至2亿-3亿美元。在今年5月召开的第24届世界港口大会上,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透露,公司未来30年在港口方面的投资约为30亿美元。 招商局集团对港口的投资和建设,主要是通过旗下的上市公司招商局国际(0144.HK)进行的。招商局国际曾表示,公司今后如果投资大陆的新港口,要求其内部回报率最少达到15%,但未来几年估计不会再有大型收购项目。同时,3至5年内,公司不期望会收购国际港口,未来将集中拓展现有深、沪及宁波等地的港口,并寻找机会增持现有码头股权。 港口布局完成后,招商局集团面临着两个新命题:资金投向哪里,如何巩固优势。 现在来看,招商局集团选择了向港口上游延伸,进军港口物流。它选择的切入点是保税物流园区。事实上,和记黄埔、中远、中海等公司也有类似的想法,但它们正忙于“跑马圈地”,尚无暇向上延伸,这使得招商局集团竞逐保税物流园区项目时,除当地企业外,基本没有强劲对手。 在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之外,招商局集团还主导建设了深圳港西部保税物流园区,并通过旗下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参建了天津保税物流园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会继续积极参与保税物流园区和‘区港联动’项目建设”,招商局集团副总裁胡政8月18日告诉本报记者,所谓的“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是国家政策允许,二是港口物流业务有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