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美菱潜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1日 15:06 中国经营报

  “任它风急雨骤,我自岿然不动。”

  8月1日的合肥,天气燥热,但位于

芜湖路的美菱集团,依然是那么淡然、那么宁静。

  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尽管外界出现了一些与美菱有关的不和谐的声音,但此时的
美菱内部,依然有条不紊,上上下下都在为生产、销售而忙碌着。“如果为传言所累,那不是美菱。”美菱集团一位高层笑着说。

  美菱,这只冰箱业大鳄,在一番刻骨铭心的历练、再造之后,以厚积薄发的姿态,再次在冰箱业发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声音。

  家电巨头的专业化路径

  这个夏天出奇的热,而美菱的销售市场更火热。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来临时,美菱重拳推出的“节能冰箱”更是迅速成为市场的“宠儿”。

  消费者普遍认为,现在电价在不断上涨,如果选一款节能的冰箱可能会在价格上贵点,但在冰箱的正常使用年限里,节能冰箱所省下的电费可能会省出一台冰箱的钱,还是比较合算的。

  美菱销售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在这方面,美菱的理念是“更节能”:从今年4月份开始,一款节能冰箱在家电市场格外亮眼。这就是美菱“终结者II”:它将181升冰箱的节能日耗电量从0.35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0.29度,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台量产的0.29度节能冰箱,超过“白色家电故乡”欧洲的最高能效指标33%以上!

  目前,国家

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联合制定了首批“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并以公文的形式下发到各级部门,采购清单主要以节能和节水产品为主,美菱的“终结者”节能冰箱赫然荣列其中。

  而美菱冰箱此次入选国务院采购清单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美菱的专业化发展及技术实力得到了政府权威部门的高度认可。

  而连美菱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美菱在全国各大电器卖场的销售量“一片飘红”,同比增长50%以上,几乎占了所有美菱冰箱产品销售的70%以上。而从“五一”黄金周至今,美菱的“终结者”依然在冰箱市场独领风骚,使得同行艳羡不已。

  其实,这只是“美菱系”冰箱市场表现的一个小小的切片而已。本报记者从美菱的多位经销商处获悉,如今,“美菱兵团”在家电市场上更是长驱直入、成绩骄人。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美菱凭着“专于内而凝于外”的技术态度,不仅在国内制冷行业站稳了脚跟,而且成功振臂于欧洲市场,并顺利打入美洲市场。据美菱方面保守估计,今年美菱的出口总量将会增加50%左右。

  表象背后必有其深刻的原因。而“美菱兵团”身姿绰约的背后是,美菱越来越专业。

  自2003年美菱集团的支撑——美菱股份的部分股权转让后,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但一向推崇“先做后说”、“让市场说话”的美菱,依然没有多说。

  但不说并不意味着不做。现在,人们对美菱的“招数”似乎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保持沉默的美菱,正在积蓄力量,大力推行专业化,秘密潜行!

  据透露,美菱冰箱拥有多项自行研发的节能专利技术,并且是国内唯一与冰箱压缩机厂商共同研发节能压缩机的厂家,一直是国内冰箱节能技术的领头羊。

  在“技术为王”理念的支撑下,以专业和自主品牌取胜的“美菱系”可简单概括为:“一家一商一深冷”,即致力于家用冰箱、冰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商用冰箱、冰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致力于商用和家用深冷冰箱产业化的开发。

  在对专业化的孜孜探索中,难免碰到风风雨雨。比如,在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深冷冰箱”这一块,是多家知名家电厂商始终不敢贸然进入的领域。但有着技术和专业的支撑,如今,美菱在这一领域保持着国内品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长期以往洋品牌垄断的格局。以至于今年6月份,中科院周远院士一行来美菱考察时连说“没想到”。

  对此,美菱股份公司总裁李士军更有着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他表示,“专业化将是美菱未来战略发展的大方向。”

  “专业化制冷之路主要基于三点:首先是美菱的技术积累、消费者品牌认知积累都已经专业化;其次更有利于高效整合企业现有资源;第三,专业化使美菱品牌更具有差异性,而这才是品牌长远发展的根本,也是未来品牌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李士军说。

  美菱冰箱2004年的业绩对李士军的话给予了有力的佐证:在冰箱行业竞争加剧的2004年,美菱冰箱国内销售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比增长20.6%,创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美菱冰箱04年的出口同比增长了63.2%,达到美菱二十年来的最好水平。而今年,美菱的市场表现更令人刮目相看。

  一位家电专家在分析美菱的发展路径时表示,美菱的专业化发展策略,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冰箱业资源的不断优化、整合中显现出更多的优势和潜力。该专家认为,美菱的“一家一商一深冷”模式会成为制冷业界未来的产品结构模式。

  更有实力的见证:“股份公司专业化”与“集团公司多元化”

  提起安徽企业,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美菱;而提起美菱,人们自然也会想到安徽。“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美菱”,这句耳熟能详的声音发自安徽合肥。

  “这就是品牌,品牌就是实力,品牌就是生产力。”上述家电专家这样总结。

  在冰箱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依然岿然不倒,美菱凭的是什么?“美菱没有技巧,凭的就是对市场的超前的判断能力,凭的就是一种执著精神。”一位美菱高层说。

  比如,在节能冰箱的推出上,美菱就是一路摸索而来。早在2003年,美菱就推出了“花四年电费、用十年冰箱”的节能王系列冰箱;在2004年,美菱再次推出了日耗电量仅0.35度的“节能除菌终结者”系列冰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该款冰箱的卓越性能,其被国家权威机构评为“节能除菌第一品牌”,美菱公司也因此被授予“2004年度节能贡献奖”。

  今年,美菱更是不惜重金投入,加大节能产品的研发力度,研制出了掀起行业革命的“终结者”二代冰箱产品。

  “其实,美菱在技术上从来都舍得投入。”美菱高层透露,自美菱改制以来,在很多方面,美菱都厉行节约,但在技术投入上,“美菱从来不含糊”。

  专业、技术、研发能力背后,体现的是美菱的实力。目前,美菱正在通过整合集团资源进一步扩大产能,凸现制冷行业内的规模优势。

  去年,美菱在合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购买了1500多亩地,建立350万台家用冰箱和冰柜生产基地。通过进行集约化经营和管理,集中生产家用冰箱、深冷冰箱、商业展示柜、卫生医疗专业冷柜等产品。2007年完全建成后,这里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箱制造基地。

  美菱股份公司不为利益所驱动的执著精神,赢得了其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信赖。以供应商为例,尽管目前有关美菱的各种传言甚嚣尘上,但由于“传言只是传言,事实就是事实”,这些传言并没有动摇全国各地供应商对美菱的信心。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前一阶段,曾有美菱的一名经销商秘密来这里“探营”几天,最终,他更坚定了与美菱深入合作的信念。

  “美菱一直是冰箱业的优秀企业,特别是在保鲜、纳米、节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行业及整个社会的认可。”一位美菱的经销商对本报记者说,“我们今后将会一如既往地以实际行动支持美菱。”

  而多位位于合肥的银行界人士也表示出了同样的声音。“美菱的资产负载率非常合理,我们对它的还款能力和发展前景,没有丝毫的怀疑。”某商业银行合肥市分行副行长说。

  美菱推行的是“股份公司专业化,集团公司多元化”。

  本报记者在美菱集团的位于合肥肥东的工业园看到,这里的生产仍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美菱集团一位负责人介绍,这个工业园是美菱集团二次创业中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标志的一步。

  肥东新区美菱工业园于2003年6月18日奠基,是美菱集团结合合肥市GDP千亿元发展规划,利用“美菱”品牌优势,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建立的以民营、合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群。该工业园同样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期项目投资2亿元,园区面积40万平方米,建成后每年将为集团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

  据透露,两年前,自核心股权转让以来,集团公司的矛盾和问题立即凸显出来,一方面随着股权转让,原来对美菱股份依赖性很大的配套企业一下子失去了“一家人”的关系,向美菱股份销售配套产品必须通过激烈的招标采购才能实现,对子公司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这些企业长期依附主业生存,没有形成自己的主导产品,主营业务不突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弱。另一方面,集团公司资产结构不合理,非经营性资产比重过大,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经营机制不灵活,职工思想观念落后,对股份公司的过分依赖造成股权转让后独立生存能力十分脆弱。

  在这种情况下,美菱集团转变思路,大力引进民资和外资,扩展品牌内涵,产品已涉及家电业的绝大部分类别,并向商贸、环保、塑料、纸制品、酒店、精密管业等方向延伸,下属子公司已由13家发展到20多家。

  多元化的产品,面向市场的经营思路,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充满活力的市场机制,使得美菱集团再次生机焕发。目前,进入肥东新区美菱工业园的企业全部开业投产,为美菱15亿元配套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美菱集团董事长王家章没有就此打住。他说:“肥东工业园的建成,是美菱发展的又一个起点。我们还要继续努力,锲而不舍,把美菱集团的二次创业带向新的高潮。”

  一个大而强的新美菱,在安徽重新崛起!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