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军团:疾行中国与联合上书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6:58 第一财经日报 | |||||||||||
十几年间,四大国际快递公司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中国邮政改革大幕刚启,真正的竞争还在后面 本报记者 陈姗姗 发自上海 每天早上7点,陈嘉良都会准时出门,在拥挤的道路中辗转到位于上海西区的联邦快
陈嘉良,香港出生,美国读书,现在已经同妻子和两个女儿举家搬到了上海。和陈嘉良一同来到上海的,还有联邦快递中国分区总部。作为中国区总裁,陈嘉良统领的是联邦快递首次以国家为级别设置的地区分部。 “中国的机会很多,市场很大,但一定要看清自己的优势,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一心一意把国际快递做好。”陈嘉良说。 其实,不仅仅是联邦快递如此重视中国,在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亚特兰大总部,UPS国际业务总裁大卫·艾博尼(DavidAbney)先生办公室的墙上,就悬挂着一张巨幅中国地图。这也是他办公室里唯一的一张国家地图。 中国,这个充满巨大诱惑力的市场,正在让包括联邦快递、UPS在内的四家著名国际快递公司上演一场“龙虎斗”。争夺 中国的快递市场并非一夜之间洞开。 早在1984年联邦快递就已经进入了中国。短短十几年间,UPS已经与FedEx(联邦快递)、DHL(敦豪)、TNT(天地快运)一起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80%的市场份额。 而2005年,对快递巨头来说更是不平凡的一年,按照WTO的规定,国内的物流市场将对国外完全开放。 TNT中国汽车物流营运总监卡尔·麦琦(KarlMackey)曾坦言,中国的物流市场拥有2150亿美元的需求,年增长率高达20%,但总体物流开支占GDP的比例却居高不下,目前占据了19%,而欧洲仅为10%。正是这种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外资公司加快了在中国的布局。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UPS宣布与老伙伴中外运分道扬镳,今年年底将在中国获得23个地区国际快递业务的直接控制权。此后,又迫不及待地宣布了开展国内快递业务。 已经率先开展了国内快递业务的DHL,也宣布从去年开始的5年时间里,对中国追加投资2.7亿美元,其中2亿美元用于完善中外运敦豪在中国的基础设施,改善4个现有口岸作业中心,增加14家分公司,增加2100个就业职位,设立3家快递物流中心和16家备件物流中心。另外还将扩大DHL丹沙海空运的中国服务网络,由目前的20个城市增加至2007年的37个城市。 联邦快递和TNT也纷纷宣布增加在中国服务的城市,建立更多的分公司,引进更多的运输车辆和员工。 在牢牢掌握住英特尔、IBM等全球高科技电子大客户后,快递巨头们在中国开始将自己的销售策略放眼服装、纺织等“中小客户”。 就在本月11日,联邦快递在宁波市设立了其在浙江省的首家分公司。陈嘉良当时就指出,2004年联邦快递在宁波地区的出口年增长超过75%,而来自中小型企业的业务增长尤为迅速。 “与全球知名的跨国公司这样的大客户相比,中小客户的忠诚度会更高。”联邦快递的一位经理对记者这样解释,大客户的合同往往是一年一签,每年都会通过招标来选择新的快递服务商,只要谁在竞标中稍微在价格或者其他方面有一点优势,谁就可以夺得这个大客户。另一个原因来自从中小企业获得的高利润,因为在快递业内,一直存在着根据业务量的大小打折的“惯例”,中小企业由于业务量相对小,获得的折扣也自然相对就较少。分化 事实上,除了在国际快递业务上的激烈纷争,四大快递在中国市场上的争斗已经在慢慢升级和拓宽。 相对于Fedex、UPS等其他几大国际快递公司而言,DHL一直以先发优势“著称”:第一个与中外运成立了合资快递公司,第一个在中国开展了国内快递业务。而如今,DHL又首先涉足中国供应链的整体解决方案。当其他快递巨头纷纷在做大做强中国国际快递业务时,DHL已经在中国将其供应链服务布局完毕。如今,DHL快递、DHL丹沙海空运以及DHL解决方案已经把DHL在中国的业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客户提供真正的一站式服务。 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陈奋祯就曾告诉记者,之所以率先开始国内快递,也正是想把国际的快件网络和国内的快件网络结合起来,做到横向的整合(地区间)和纵向整合(快递、物流、供应链),为客户提供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一向财大气粗的UPS在紧随DHL之后宣布提供完整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供应链方案后,还向中国引入了“代收账款”这一全新概念的金融服务。UPS旗下的金融机构UPSCapital计划在今年内在中国设立一个代表处,为他们的一些客户提供一些金融方面的咨询等增值服务。 而来自欧洲的橘色军团TNT更是在本月宣布正式在中国启动直复营销计划,并率先把目光瞄向了中小城市,宣布从今年开始,在全国二、三线城市通过发展特许加盟的方式来建立自己的国内网络。 唯有最早涉足中国市场的联邦快递,依然坚守自己“国际快递”的阵地。 四家国际快递公司进军国内快递业务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有报道称,2001年,中国邮政EMS的市场占有率是33%,现在降到了20%以下,而且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继续下降。困惑 “当然,增长速度快,带来的相关的问题也会增多——在急速增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要解决。比如我们过去投资一个服务中心可能用5年,现在也许只能用两年了。快速的增长也给人才的培训、设备的配置带来了压力。”陈奋祯面对中外运敦豪的快速扩张表达了这样的担忧。 而事实上,最令快递巨头们担忧的,还是从事国内快递业务的合法性。 目前,国内快递业务的老大中国邮政一直在旧《邮政法》“邮政专营”的庇护下扮演着“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而哪些快递业务属于“邮政专营”目前依然没有明确。根据已经修改了六稿的《邮政法》修改草案,350克以下业务就属于邮政专营,这意味着部分快递也被限制为普遍服务业务,纳入中国邮政的专营范围。最先开展国内快递的DHL还因此被邮政列入“黑快递”的名单。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四家公司在这一问题上化干戈为玉帛,悄然联手。上个月,四大国际快递公司首次通过代言机构亚太国际速递商协会(CAPEC)发表了声明,明确表示要最小范围地限制邮政专营,直指350克专营范围标准。 就在四家快递公司“上书”后不久,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酝酿多时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政企分开的邮政体制改革基本思路基本定型。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邮政改革方案只是掀启了中国邮政改革的大幕,真正的竞争还在后面。四家国际快递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