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定价机制改革谨慎推进 油气垄断业面临规则变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18: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孙雷

  北京报道

  近期,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讨论石油(包括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定价机制改革方案。

  中国的油气定价机制即将作出重大调整,而向全面市场化过渡的大方向也正在逐渐明晰。

  此前的7月2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面上调了原油天然气的资源税税额标准。业界分析,这是迈向资源税改革的试探性的一步。面对垄断的油气资源企业由于市场价格上涨带来的暴利,国家用财税手段进行必要调节的做法被市场普遍认可。

  一放一收的密集政策变动,表明仍以寡头垄断为主要特征的中国油气行业,或将面临游戏规则的改变。在价格的指挥棒下,市场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垄断企业与民营企业,都将重新调整各自的位势。

  油气定价机制改革谨慎推进

  消息人士透露,由发改委牵头,围绕石油、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讨论正处关键时刻,新方案可能将很快浮出水面。

  这将是一次谨慎的推进。“牵一发而动全身”,能源改革对

中国经济、社会可能带来的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让每一位决策者都要三思而后行。

  然而,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却正在逐渐明晰。“在石油定价机制上,国家最终会真正放开,实现完全市场化。”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国际原

油价格的“高烧不退”是引线,引爆了人们对中国目前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普遍质疑。事实上,正是在高油价的压力下,业内人士对“逐步实现市场化定价”的呼声日渐强烈。

  从2003年底开始,国际油价在全世界的注目中不断蹿高。近期,国际原油价格更是直逼70美元/桶的高价,从而带动了能源和资源价格的全面上扬。而同时,国内滞后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却又使得国内油价无法及时反映国际市场的态势。

  结果是,我国的原油价格已经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但成品油定价,则采用的是“市场化指导,政府定夺”的机制。也就是说,以上一个月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调价的重要依据,再加上政府的价格调控,从而由国家发改委最终综合作出调价决定。

  这样,该机制一般就会有一个月的滞后效应。同时,面对作为战略资源的石油、天然气,发改委的最终定价将要参考许多价格之外的因素。“发改委要考虑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发改委一位官员这样慨叹。

  实际上,在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成品油价格,都会遭到各个方面的攻击。向上调,下游企业和老百姓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向下调,炼油企业会因为“价格倒挂”而面临更大的损失。

  “所以,必须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机制,照着规则来办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石油问题专家牛犁认为,只要是人为制定一些政策,肯定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定价机制的完善、改革,向前推进肯定是必须的。

  但牛犁也指出,在现阶段,全面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方面,是市场体系的不成熟,毕竟,目前是中石油中石化双寡头的垄断制度格局;另一方面,政策监管还跟不上,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原来都是指导定价,没有非常完善的定价规则,市场体系下的法律规则。所以“应该培育市场体系,培育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才可能在完善的同时不至此于出现新的问题”。

  以资源税上调开始调控垄断行业?

  在诟病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同时,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的全面上调则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7月29日发出通知,决定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调高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

  此次资源税税额的调整幅度颇大,其中,原油税额变化最大的是青海油田,由原来的8元/吨调整为30元/吨,是原来的3.75倍,而调整后的各石油企业的稠油、高凝油的税额也由8元/吨调高为14元/吨。同时,天然气资源税的最低税额也由原来的2元/千立方米调高到7元/千立方米。

  “早该上调了。”银河证券李国洪研究员这样评价此次调整。这是石油资源税13年以来的首次调整。

  多年来,中国的石油产量一直保持在1.6亿吨左右,但油价则从原来的9-10美元/桶增加到现在的60多美元/桶。随着世界石油价格节节攀高,中国石油价格也逐步与世界接轨,国内石油企业利润猛增。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利润总额从1998年的近100亿元,上升到了目前的1000多亿元。

  资源属于国家,而作为国家的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却一直被上述企业高度垄断。同时,随着企业的改制和上市,垄断企业的性质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就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垄断企业有自己的投资权,国家对企业的财产不能无偿调拨,同时,因为没有适当的税收调节,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所有。

  “这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而且拉大了行业之间的收入水平,造成了社会不公。”周大地分析指出。

  不过,业界同时分析认为,此次资源税调整,虽然看起来上调的绝对值较大,但现有值并不大。“对中石油、中石化每股收益的影响甚至不到1分钱。”李国洪说。

  从市场情况来看,此次调整后,中石油

股票每股下降仅0.0087港分,相当于0.87港先令;中石化增加税负3.66亿人民币,中原油气增加税负也只有700多万元。“与其总收益相比简直九牛一毛!”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能源价格要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但资源本身是国家所有这一点目前并没有体现出来。

  而在湘财证券李枝蓬研究员看来,此次调整应该是一种试探性、象征性的上调,存在继续上调的可能性。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周凤起研究员也认为,这次的上调虽然还不能完全反映当前的高油价,但却更多地反映了国家政策的一个大方向。

  周大地则指出,这实际上是一个在资源问题上国家利益和垄断企业利益需要重新调整的问题。围绕着资源从无价到有价的变动过程,有重大利益关系需进行重新调整,包括中央和地方、国家和中央企业、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理顺各种利益关系对于资源问题意义重大,而资源税就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利益调节器。

  专家指出,从资源税13年来的首次上调,到油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呼之欲出,国际高油价热浪的强力冲刷,正在推动着中国的市场与政府向各自应有的定位回归。一收一放之间,政府正在用市场的手段,来推动油汽行业健康发展。垄断企业将面临游戏规则的改变。

  爱问(iAsk.com)
  油价 相关网页约4,16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