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双重挤压消减粮农实惠 需有形之手严控投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7日 10:06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 杨娜 北京报道

  8月8日,65岁的北京市民张大妈在超市里欣喜地发现:1公斤富强粉才2.1元,又比上个月下降了许多。

  同一天,家住河南洛阳的农民徐老汉却愁云满面:1公斤小麦的收购价格只有1.32元,
比去年又降了两毛多,而化肥价格却又长了不少,1公斤将近2元。眼望着丰收满垛的粮食,徐老汉却乐不起来。

  同样苦乐不均的情况不止发生在张大妈和徐老汉身上。国家统计局8月11日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就在全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食品价格比去年普遍上涨的情况下,7月份全国粮食价格却反常地下降了0.9%,而且从5月开始出现10个月来首次价格下滑后,粮价一直处于下降态势。

  特别令种粮农民苦恼的是,上半年,化肥、农用薄膜、燃料、农药等平均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了26.7%、37.2%、15.6%和10.2%。上半年农民生产经营费用支出人均162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3.9元,增长59.3%。

  双重挤压消减农民实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近期去农村调查,到农民家里算了一笔账,结果发现去年农用生产资料至少涨了30%,而今年又在去年的基础上涨了百分之十几。据农业部网站消息,由于粮价下跌和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粮每亩比上年多支出了20多元。

  农资价格大幅上升,加大了农民的种养成本,农民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部门透露,今年上半年,由于主要农资价格进一步攀升,使生产性费用支出大幅度增加,抵消了部分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据宁夏农调队调查,全区农民生产资料人均支出达298.54元,同比增加115.41元,增长63%。今年宁夏出台的“五补一免”政策让农民获得人均54元的实惠,比上年增加20元;而当前按农资平均上涨幅度计算,农资上涨至少使农民人均多支出生产费用50多元,将直接抵消粮食直补、免征农业税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按说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民税费负担大幅下降,农民的税费支出人均5.6元,同比下降51.1%。其中农业税人均不足1元,同比下降87.2%。但据农村经济运行态势固定监测农户问卷调查,有90%以上的农民反映农资价格涨幅太大,已经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国家政策给他们的好处也被抵消了。相比2004年中国农民收入4%以上的增幅,如今的双重挤压使得今年农民增收的希望开始变得有点艰难。

  双重挤压还对今年的农业生产带来影响。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完成了一份有关农村经济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吉林省农民2005年扩大再生产的欲望指数下降了4.2个百分点。而4月13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05年农村经济绿皮书》也预计今年农业经济面临回落。

  保粮抑价仍嫌不够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32亿元,同比增加13.8%,山东省对小麦良种推广的直补资金已由去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了今年的2.48亿元。国家还发布了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130亿斤小麦。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个主产省,早籼稻市场价格已低于每斤0.70元的最低收购价的情况下,国家从7月28日起,正式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但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代表何昌垂认为,从长期政策来看,农业不能总是依靠财政补贴,重要的是应通过科技投入创造有价值的农业,实现农业的多样性。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高级分析师贺军也分析说,今后农民增收不能指望在市场关系主导下粮食价格上扬,今后的重点是通过调控保证农民增收,而发改委这几个月来在农业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是控制农资价格。一项涉农调查也显示,53.3%的被调查农民将“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加大打击坑农行为,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平抑稳定农资价格”作为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形之手严控投机

  中央政府控制农资价格上涨的力度确实挺大,但是农资价格仍在不停地涨。陕西省物价局成本调查队最新化肥价格监测情况表明,虽然7月8日对尿素零售价实行了最高限价管理,但目前陕西省尿素平均零售价为1940元~1960元/吨,每吨比5月份还是上涨了100多元。

  此间观察家说,农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市场行为。但是对于市场行为政府不能听之任之,而是应该用行政这只“手”适度地加以调控,让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使其价格尽量地回归价值。同时,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优惠,减少政策性成本,从而适度地刺激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

  怎样有效地控制农资价格上涨,有关专家建议:加强农业生产资料基地建设,控制好石油、煤炭等农资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管理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建立“企业储备,银行贷款,政府贴息,市场运作”的化肥淡季商业储备制度;建议国家出台对农民购买农资进行适当补贴的政策等。

  爱问(iAsk.com)
  粮农 相关网页约207,968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