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渝西钢铁投产半年就搁浅 民营钢企资金失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18:53 《时代信报》

  身为“钢老板”的杨香灿越过钢花四溅的钢材切割机,走出他那不到300平方米的“车间”,那些透过扬尘与蛛网的阳光,正好打在了他的脸上。

  2005年8月3日,阳光很热,加工车间很热,杨的心里也很热,是那种有点烦躁的热。今年以来,钢材市场行情一直不好,价格一路下滑,而原材料一路上涨,令杨这种以加工为主的钢铁小企业日子分外难过。“成都、重庆一带,好多钢铁企业已经停产了;幸好我规模
小,还算撑得住。不过最近看来,好像行情已经有所好转了。”在一间简陋的、像是食堂兼接待室的屋子里,杨憨厚地笑着,偶尔,会有些许希望夹杂一丝疲惫一闪而逝。

  杨经营的这家小工厂位于永川三教镇,类似这样的钢铁加工小企业在三教镇还有很多,它们在艰难中以一种顽强的姿态活着。

  市场疲软:停产逾两月

  杨工厂的所在地,被称为三教工业园区,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钢铁加工企业。

  重庆著名的民营钢铁企业的联合体——渝西钢铁集团,就在距离杨工厂不到300米的地方。

  虽然是周三,但是从渝西钢铁集团的门前街道到门里的办公楼、工厂,都悄无声息如同放假的周末,半天不见一个人出入。

  “都已经停产好几个月了,现在工厂、办公室都没人上班了,只有值班人员和保安公司的人还在上班。”大门口,一位摆摊的大姐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情况:“我以前也在这里当清洁人员的,不过停产了,就没班上了,所以就专心摆摊卖水啊烟什么的。生意不好,靠过路的赚点小钱。”

  和杨香灿简陋而又灰暗的“作坊”相比,渝西集团明显气派正规许多。漂亮宽敞的办公大楼,干净整洁的工厂环境,无一不在向过往的行人诉说它炫目的气势。

  的确,对于三教镇来说,渝西钢铁集团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三教的骄傲:投资1.5亿的这家钢铁企业,不仅是永川民营资本联合的胜利成果,也是民营钢铁企业做大的梦想。

  据了解,十几年前,三教的很多农民开始外出打工,大多都是给一些钢铁加工作坊打工,学成归来又累积了一点资金的三教农民回家后便开始了自己创业,并因此带动了整个三教镇的钢铁生产加工工业。据当地人介绍,三教镇最辉煌的时候,曾经有过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私人作坊。三教也因此被称为“铸造城”。

  这些私人作坊中,不仅有为数众多的炼钢、轧钢小企业,也有类似于杨香灿工厂的加工企业。2000年初,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明令限期关停和取缔生产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炼钢、小轧钢企业。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着三教的大部分钢铁作坊都将进入死亡轨道。

  要么等待死亡,要么积极改良。

  2002年,几十位民营老板在有关部门的牵头下,决定联手改变命运。2003年12月31日,三教镇的几十家民营企业共同投资1.5亿组建的重庆渝西钢铁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了。然而一年半之后,渝西钢铁集团,却并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开始辉煌,反而陷入了重重困境。

  资金断裂:开门遇寒冬

  从渝西钢铁集团成立之日起,就一直被外界冠名为重庆市第二大钢铁生产企业。渝西钢铁对外描述的构想是这样的一些文字:“年产能将达到30-50万吨建筑钢材。预计年产值10亿元,将占到永川工业总产值的40%,同时创利税1.5亿元以上。”

  2005年6月,这家著名的重庆民营钢铁航母搁浅了——渝西钢铁正式停产,所有员工都被放回了家,等待复产。仍忠实地值守在渝西钢铁集团门口的保安告诉记者,“现在公司已经没人上班了,值班人员也只是上午来一下,下午就走了。”

  保安随即看了记者一眼,像是在确定身份,“你也是来要账的吗?要账的话现在肯定是找不到人,厂里钢材也都被(要账的)拉完了。”

  为了了解这家钢铁企业目前的真实情况,2005年8月4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了渝西钢铁集团。

  穿过空荡荡门户紧锁的渝西钢铁集团办公室,记者找到了在行政办公室值班的工作人员。

  “没办法,市场太疲软,钢材价格低,原材料价格又不降;一生产就亏损,只好停产,减少亏损。”一位肖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今年上半年钢材市场行情不好,导致很多家钢铁企业都停产了,“成都、大邑、重庆一带的情况都是如此,现在大家都在等待市场回升。”

  这位肖先生还对记者解释,“渝西钢铁虽然是2003年12月31日点火投产的,但实际上,正式规模生产是2004年下半年的事了,上半年一直是在调试设备。所以从成立到现在,正式生产期其实很短。”

  因为成立时间短,所以渝西钢铁生产的品种表现单一,并且产能不足,“大型的老牌企业因为生产品种多,所以还可以通过产品调剂来维持生产。而我们集团因为上马没多久,现在只能生产建材钢,如果二期工程投产了,还可以生产特钢、优钢等了。”据介绍,渝西钢铁目前的月产能不过在万吨左右。

  显然,在波动极大的市场面前,渝西钢铁集团这样的新企业会变得十分脆弱。

  一份最新的数据报告显示,2005年1至6月,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钢材产量累计为12019.72万吨,比去年同期产量增加了17.76。然而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出台了若干宏观调控措施,挤压需求泡沫,导致国内对钢材的消费需求增幅明显回落。以建材钢的主要需求方重庆房地产业为例,1至6月,房地产开发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2.2个百分点。

  种种情况,使得从今年二季度开始,钢材市场就大面积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钢材价格也一路下滑,尤其是建材钢。然而与此同时,生产建材钢所需的原材料废钢、焦炭和铁矿石价格却反而上涨,再加之不断上涨的运输成本。使得渝西钢铁集团,这家成立不到两年的新企业,在不断低迷的市场面前,失去了旺盛的生命力。

  2005年的这个盛夏,渝西钢铁集团步入了他们成立以来的首个寒冬。

  股东撤资抽血摧垮渝西钢铁根基

  市场不好,自然也会诱发包括生产、经营在内的各种矛盾爆发。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渝西钢铁集团现在面临的问题还不仅仅只是市场疲软的问题,还有内部股东矛盾等问题。”

  “整个渝西钢铁集团是由几十位小钢铁厂老板组建的,这些老板大多数是作坊主出身,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与经验。虽然是联合了,但是联合的基础很脆弱,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牵线搭桥外加游说形成的。不过政府只负责搭桥,桥搭好后,不可能参与到管理生产中来。而这个时候,由于股东大部分因为自身水平的限制,所以都不可能参与到生产管理中来。于是矛盾开始爆发。”

  市场疲软也迅速成了矛盾爆发的催化剂。据了解,自2004年底起,就不断有股东因为观念、体制等问题,与集团管理层发生摩擦。摩擦令各方都很失望,于是管理层换人,股东撤离。

  原宏光轧钢厂的老板蒋光明,便是撤资的股东之一。2005年8月4日,面对记者的询问,蒋却无意于回顾这段往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我现在已经不在渝西了,说什么都没用。”

  蒋光明从前的宏光轧钢厂厂址现在已经成了杨香灿的加工厂。工厂的外墙上,还残留着“宏光轧钢厂”五个斑驳的大字。据说蒋已经彻底离开了三教镇,在永川重振旗鼓,新的厂名还是叫“宏光”。

  而渝西钢铁集团行政办公室的肖先生则对记者纠正了股东“撤资”的说法,“怎么可能撤资,股东离开的话,只能通过转让股份的方式离开,所以不叫撤资。”而一位知情人士也对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听说渝西钢铁集团现在还差好几个老板几百万,这些钱是用来购买他们出让的股份的。”

  肖最后告诉记者,“集团现在在资金上是有一点问题,不过各方正在想办法解决。”肖称,只要市场开始回升,复产就应该会很快了。

  爱问(iAsk.com)
  钢铁 相关网页约5,859,728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