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建筑节能市场蕴含无限商机(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9:28 经济参考报
  7月1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布实施,该标准规定开工项目不节能不能施工,并将对相关责任单位罚款50万元。一向沉寂的节能建筑市场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我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7月1日正式实施。此前不久,建设部颁布了《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通知》要求城市新建建筑均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有关强制性规定,违规单位或个人将受到重罚。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利用,用3年左右时间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一系列措施预示着,我国建筑业正走向节能时代,敏感的企业为之欢呼雀跃,建筑节能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
建筑节能市场蕴含无限商机(图)
  图为国家重点项目“奥运生态新能源示范楼”一楼大厅。该楼整合了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储热、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等7大新能源技术,实现了采暖、空调、热水三联供和部分电力自给。这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利用太阳能来解决建筑用能问题的建筑示范工程。

  本报记者 唐召明 摄

  九成以上建筑不节能

  眼下,我国正处于房屋建筑的高峰时期,建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2003年,我国城乡建筑竣工面积达20.3亿平方米(其中城镇12.7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但令人忧虑的是,在新竣工的建筑中,节能建筑面积不到1亿平方米,尚不足竣工建筑的5%。至今,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中(其中城市约140亿平方米),只有3.2亿平方米房屋是节能建筑,不到全国既有建筑的1%。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但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目前却是发达国家的2至3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此外,在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1/3的情况下,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已上升到近年的27.45%。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以现在的建设速度,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的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仅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些建筑在接下来几十年至上百年的使用时间里,采暖、空调、通风、炊事、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都要不断消耗大量能源。建设部研究表明,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

  专家表示,若能把日益增加的建筑能耗减少一半,进而逐步达到发达国家的能耗水平,就可大大减少煤矿、电站等能源设施建设的规模。如果我国城镇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到2020年每年就可节省3.35亿吨标准煤、减少8000万千瓦时空调高峰负荷,相当于每年节省电力建设投资约1万亿元。

  建筑节能需要新技术

  政府对节能建筑的强力推进,使得节能建筑材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许多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进军这一新兴市场。来自法国和德国的节能材料,也已进入了中国。

  节能专家认为,墙体节能材料市场空间虽然巨大,但真正大规模产业化生产的企业却不多。其中,如何提高墙体与保温板之间、保温板与饰面层之间的粘结、抗裂性能成为技术难点。

  外墙外保温是建筑外墙涂层要求最为严格的应用。尤其当气候比较潮湿时,砂浆与隔热材料之间的粘接很难达到25年的寿命期。国内企业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大部分生产厂家依靠进口。而国外企业开发的胶乳粉虽具有很好的粘接和防水性能,对冻融现象具有更好的耐受能力,能改善整个系统的耐冲击性和耐穿透性,但价格十分昂贵,令人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专家认为,国外节能建筑材料来到中国后,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在上海,潮湿多雨的黄梅天使得来自德国的建筑材料粘合度大大降低。

  建筑节能材料专家、上海英硕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乌力吉对记者说,如果采用国外的技术和产品,无疑会加大成本和支出,从而影响节能建筑的大面积推广。而国内建筑节能墙体现有的小型砌块、加气、粉煤灰砌块保温节能多乳性墙体材料,抹灰容易开裂,造成墙体渗漏,尚无好的解决办法,严重阻碍着墙体改革进程。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在与国外产品性能相同的情况下,降低价格,就成为节能市场的急需。

  据此,英硕公司在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后,决定攻克外墙外保温节能技术中产品粘结性、抗裂性差这一难题,并获得上海市建委、科委的重视和支持。公司技术人员经过1年的努力及多次反复试验、测试,依托原有的“活性硅改性”技术,结合界面处理技术,使无机硅酸盐材料的防水、抗渗、粘结强度等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吸收欧美各国先进保温节能技术的基础上,对无机保温材料及无机凝胶材料进行系统的研究,成功研发出高效外墙外保温材料——活性硅聚合物改性外墙外保温材料,从而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产品粘接性能的局限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产品已应用于上海世博动迁、上海金融数据中心等多项重点工程。

  作者:王一娟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