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出口企业转攻内销 重庆纺织企业集体酝酿突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9:10 《时代信报》

  信报记者 黄光红 报道

  因纺织品出口受阻,国内纺织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黄建秋做外贸服装生意4年多了,近两个月营业额翻了两番。以前,他在联系一些服装生产厂家和出口企业时常常被对方以“我们只接受国外订单”为由拒绝,其外贸服装内销生
意一直做得不好。

  但从今年6月份起,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但原来向他提供“出口转内销”服装的供货商主动给予价格优惠,而且还有六、七家沿海的服装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也主动与他联系“出口转内销”服装的代销业务,这使得他的外贸服装内销的业务有了转机。

  “这都是纺织品出口受阻带来的。” 黄建秋告诉记者,现在不少纺织品出口企业积压了大量存货,为减轻压力只好将部分转为内销。8月12日,黄建秋购得的一批“出口转内销”服装价格只相当于以前的70%。他乐观地预计,按照目前的形势,今年“出口转内销”服装的进价还会更低。

  记者在对主城区一些地方的调查中发现,像黄建秋一样以经营“出口转内销”服装为主的服装店至少有20家以上,而且大部分都属于新开的。仅沙坪坝区三峡广场附近的核心地带就有4家。

  出口企业转攻内销

  黄建秋们的喜悦和“出口转内销”服装店增多的事实背后,隐藏着的却是纺织品出口企业的愁容。

  重庆华诚四棉纺织有限公司以生产坯布为主,其出口产品大多销往土耳其和中东等地,而其中70%左右销往土耳其。今年以来,由于土耳其政府要求该国企业每次(每家)进口坯布的数量不得超过20吨,使得该公司出口到土耳其的坯布数量大为减少,生产经营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土耳其设限,到目前为止,公司今年的出口额才200多万美元,仅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一半,还不及去年全年出口总额700万美元的三分之一。”该公司外销经理周伟对记者说,目前该公司积压的坯布价值已经达到了600多万元人民币。

  “我们很想将这些积压的坯布卖往国内,以尽量减少损失,但苦于在国内基本上没有市场而无法如愿。”周伟有些无奈,“我们只有慢慢卖,卖得了多少算多少。”

  对于不少的纺织品出口企业来说,将出口产品销往国内已不仅仅是一种愿望。

  据重庆华诚第一棉纺织厂销售处处长黎长福介绍,自7月份以来,由于受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纺织品企业的出口普遍受到了较大的损失。我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基地——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沿海省市的出口企业,纷纷改变经营策略,开始缩小国外市场,转而进攻国内市场。

  被迫卷入价格战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其调查的84种纺织品服装中,86.9%的商品供过于求,纺织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国内纺织品市场的蛋糕只有那么大,出口企业转攻国内市场,使得抢食这块蛋糕的企业更多,每家内销企业抢到的份额更少。”黎长福对记者说。

  这种竞争的激烈,突出地表现在价格战上。“为了争夺国内市场,不少出口企业将自己的出口产品降价在国内销售。受此影响,内销企业也被迫将自己的产品降价,由此引发了纺织行业的价格战。” 黎长福举例说,“近两个月来,重庆华诚第一棉纺织厂生产的各种档次的坯布,出厂价格平均仅为5元/每米,平均下降了近2角,最高的甚至下降了4角左右。”

  “就是之前的价格利润也十分微薄,现如今的价格下滑这么大,我们根本无利润可言。但在竞争如此残酷的形势下,极力守住自己的市场又十分重要,所以即使亏,我们也必须参与价格战。” 黎长福显得有些无奈。

  这种情况并非华诚第一棉纺织厂一家。以生产销售棉布为主的重庆三星纺织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先生告诉记者,该公司的棉布价格因受价格战的冲击,已经由原来的2.25元每米下降到了2.18元每米,不但没有利润,而且还要倒亏。

  销量大幅下滑

  重庆华诚第一棉纺织厂的内销产品主要销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内的广州、无锡、石狮等城市,此前销售情况一直不错。但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在这些地方的销售开始出现下滑。

  据黎长福介绍,进入6月份以来,该厂内销产品的销量每个月以10%左右的速度下降,库存量因此迅速增大。目前已经积压了60万米左右的坯布,价值达几百万元。

  “每年的6月、7月、8月,都是纺织品销售的传统淡季,而今年这几个月,又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淡许多。”黎长福深有感触地说道。

  重庆三星纺织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先生也称,由于不少出口企业转攻国内市场,给该公司棉布的销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仅7月份其销量就下降了30%左右。

  出口配额基本用完

  然而,对于纺织企业而言,目前的窘境有可能仅仅只是开始。

  据欧盟海关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自6月11日至8月11日的2个月时间里,我国受欧盟限制的10类纺织品中,除了梭织棉布的清关率为33.32%外,T恤衫、梭织裤子、女式衬衫、胸衣等大部分设限产品的清关率均已达到或接近80%。其中梭织裤子、毛衫的清关率,更是分别高达102.76%和182.05%。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海关的统计,截至8月10日,我国七类受美国限制品中,棉制针织衬衫 、棉制裤子、棉及化纤制内衣、化纤制针织衬衫和化纤制裤子5类产品的清关率已经达到了100%,男式梭织衬衫的清关率也已接近100%——为96%。惟一与清关限度有较大差距的,只有清关率为19.9%的精梳棉纱。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和欧盟今年不再给中国受限的17类纺织品进口配额,8月份后,除了精梳棉纱外,其余16种纺织品几乎不太可能进入美国和欧盟。

  “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的后5个月,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将更严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韩渝辉对记者说,要缓解这样的严峻形势,需要我国政府与美国、欧盟达成相关的协议。但其结果到底如何目前很难估计。

  内销市场竞争加剧

  今年后5个月,还有另一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影响纺织品的出口。

  这一不确定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据专家介绍,从技术层面而言,新的汇率机制允许人民币每天以0.3%的速度攀升或者下跌,这意味着人民币在两个月内升值或贬值15%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可能性让一些纺织品出口企业十分担忧。“之前,我们的利润仅有2%左右,人民币升值2%,已使我们几乎没有了利润。如果人民币还要升值,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重庆中基进出口公司办公室王主任告诉记者,“对人民币是否还会升值,我们心里没有预期,我们希望人民币稳定。”

  韩渝辉认为,上述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有可能造成今年下半年更多的纺织品出口企业将减少出口量而增加内销量,从而造成国内纺织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商务部近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认为,下半年,纺织出口市场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很多,将迫使一些出口企业从内销市场寻找出路,国内纺织品市场的竞争因此将会进一步加剧,纺织品价格将进一步下滑。

  企业寻求突围之计

  “如果纺织品出口的情况继续恶化下去,我们不敢想象,国内纺织品市场的价格战将会打到怎样一种激烈程度,我们企业将会面临怎样一种前途。” 黎长对记者说道,“与沿海出口企业争夺市场,我们处于劣势之中。”

  黎长福对此进行了解释: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比较落后,重庆纺织企业的产品档次和质量普遍不高,而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纺织企业因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其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普遍比重庆高,尤其是出口型企业更是如此。产品上的这种差距,决定了重庆纺织企业与对手的竞争不在一个档次上,只能以价格优势力挺国内市场。

  “在竞争愈加激烈、大家都在降价之时,我们只能比对手降得更多,才能尽可能地抢占市场。” 黎长福说。

  这样参与竞争绝不是长久之计。重庆的纺织企业已经开始寻求其他出路。

  “长期打价格战,只会使我们厂走向死路。” 黎长福说,为稳固自己的市场,改变微薄利润的窘况,厂里决定生产档次比较高、质量比较好、迎合市场需求的高附加值产品。目前正准备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以及一些新型的原材料。

  “不仅如此,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开发市场的固定经销商,希望能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便实行定单生产。”

  重庆三星纺织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林先生介绍说,在目前的形势下,该公司也准备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去应对生存危机。

  在素有纺织之乡之称的回龙坝,重庆隆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的李科告诉记者,在生存危机逼迫下,公司决定将老纺织机器淘汰,引进比较先进的纺织机器,生产出档次质量都比较高的产品。同时,还将改变目前品种单一的局面,生产出几种不同的主打产品。

  据李科介绍,回龙坝的大部分纺织企业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做相同的规划,个别企业已淘汰了老生产设备,购进了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

  国内纺织市场竞争的加剧使重庆纺织企业面临生死关头,但在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韩渝辉看来,这并不完全是坏事。“从短期来看,目前的严峻形势有可能使一些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影响,甚至严重亏损、破产,致使行业大洗牌。但从长远来看对重庆纺织业却是有利的,应该是重庆纺织业升级的一个契机。”

  据悉,重庆目前有3300多家纺织企业。去年全市纺织行业总产值达114亿元,但从总体而言,重庆的纺织行业却处于生产技术水平低、规模小、一直靠低值增长、低廉价格抢占市场的境地。

  韩渝辉认为,在这样的情形下,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以质量占领市场已成为重庆纺织业的一种必然选择。此次迫于生存的危机,纺织企业纷纷准备突围,正好给了重庆纺织行业升级换代的机会。

  爱问(iAsk.com)
  纺织企业 相关网页约396,164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