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重庆中药厂设备成功拍卖103万 废旧回收业升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9:07 《时代信报》

  竞买者无同行 废旧回收业倒趋之若鹜

  信报记者 廖青兰 报道

  一批含有流水生产线的中药机器设备拍前曾受到废旧金属回收行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最终被一不明身份的人以高于标的价1万的价格收入囊中。

  拍卖标的为102.2万的中药设备拍卖事前没有得到设备购买者的关注,吸引到的反而是废旧金属回收行业投资者的目光。

  重庆中药厂的设备拍卖会定于2005年8月9日上午10点30分举行。

  还不到10点,面积不到100平方的重庆联交所拍卖厅就已经来了上百人,许多拿着号牌的竞买人早早的占好了有利位置,同行的或相互熟悉的竞买人嘘寒问暖,整个拍卖大厅热闹非凡。

  10点30分,拍卖会正式开始。尽管竞买人有几十家,但举牌的始终只有两人。最后手举185号号牌的竞买人如愿以偿,以高于标的价1万的价格将设备收入囊中。

  185号竞买人谭爱华向记者表示,自己是以私人名义购买。事前已经联系好转手下家,因此对拍卖势在必得,但他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以及转手企业是谁。

  拍卖结束后,重庆中药总厂厂长赵小荒对设备成功拍出向记者表示,该厂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下一步轮到厂房和土地拍卖了。

  数量与价格不符

  前来参加拍卖的重庆市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勇告诉记者,参与此次拍卖会的有八成是他的同行。他们同时前来是因为中药总厂的这批机器设备中有流水生产线,可改造性较高,这在废旧金属回收行业的同行看来,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据其介绍,竞买人中几乎没有药厂的,是因为此次拍卖的机器设备已经相当陈旧,购买后必先经过检修才能安装至生产线,所以药厂直接接受的可能性非常低,只有他们这样的废旧金属回收公司才对这批老机器感兴趣。

  至于这么多人只看不举牌,李勇指着竞买须知的注意事项对记者说,这里注明拍卖会中的标的如与实际数量不符,将以现状移交,请投资者慎重竞买。也就是说如果设备明细中的设备数量与实际现存数量不符其中的损失由兑买人自行承担,拍卖公司和中药厂都不会对此负责。 李勇还告诉记者,当时得知中药总厂的设备要拍卖,其中还包括流水生产线,同行们都跃跃欲试,有的还早早交了定金。但当了解过标的物后,发现标的物被盗情况十分严重,与拍卖明细有相当距离,于是大都决定放弃举牌,现在来参加拍卖会只不过是看看热闹而已。

  两个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在竞买须知上还有一项更要命的说明,就是这些设备中有相当部分已被希尔安药业借走,须知上说明这将由竞买人自行与希尔安药业联系。

  希尔安药业副总经理张晓伟对此也感到非常头痛,他告诉记者,这批设备早就被希尔安安装到生产线上,设备拍卖会的成功对于希尔安来说非常棘手。目前他草拟了这批设备的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将设备物归买主,二是将设备折算成钱,以现金方式付给谭爱华。但具体的实施方案还得与谭商讨后才能决定。

  而谭爱华对此不愿多谈,只对记者说,一切要等过几天与希尔安药业正式商谈后再说。

  期盼尽快脱手

  拍卖会结束后,谭爱华与重庆中药总厂清算组一同留下来,商谈接手设备的事宜。

  对此双方都表现的很积极。谭爱华表示会在两、三天后把余款划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账上,且一到账后就要立刻进入设备的拆卸工作。中药总厂清算组则要求谭爱华在两个月内拆卸完所有机器设备,以便跟进厂房和土地的拍卖。而谭爱华显得比中药厂更加着急,“不用两个月我肯定要把这些设备全部拆卸搬走。”

  此次拍卖的是重庆中药总厂及壁山一分厂的设备,两地的留守值勤人员相当少,最后双方决定,为避免设备再次被盗,由谭爱华立刻派两批人分别看管设备,等待下一步的拆卸工作。

  据谭爱华说,他已联系好了下家,希望尽快拆卸完毕然后脱手。

  竞买人撤离厂区

  令人费解的是。8月12日,当记者赶到中药厂时得知,谭爱华所派的人手只在厂区内守了一晚就全体离开,谁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只留了一晚被离开。

  据留守值勤职工透露,谭派来的人当晚在厂区巡视了一会,没怎么仔细勘查过机器,打了几通电话后,就在第二天离开了。

  记者随即拨通谭爱华的电话,与三日前的快人快语不同,谭爱华说话显得吞吞吐吐,面对记者提出的为什么不派人留守厂区时的问题时,竟用不知道来回答。记者试探性的问,是否实际标的跟拍卖明细有相当出入。谭爱华沉默数秒后说,我现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因得知谭撤离厂区的时间已是周末,记者无法从一中院得知,谭是否已经支付了剩余尾款。

  几起几落 历经坎坷

  重庆中药总厂进入破产程序

  初尝兼并甜头

  重庆中药厂始建于1958年,原名国光制药厂,建厂之初国家投资了14万元。据老职工钟先伦回忆说,中药厂原厂址在现在的重庆日报集团附近,中央关于把医疗重心放入农村的6.26指示发表后,重庆中药厂搬迁到了远离城区的井口柏树村。

  记者近日从沙坪坝区工商局的档案中看到,到1986年,重庆中药厂已拥有290万元的固定资产;一年后,中药厂的固定资产达到了609万,年产值达2013万,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四川省第二名。

  据赵小荒介绍,1988年,中药厂遭遇全国性的通货膨胀,业务一落千丈,工厂债务高达百万。也就是在这一年,中药厂兼并了璧山县果口饮料厂,将自身资产与饮料厂的217万的存量资产结合组建重庆中药厂第一分厂。这一兼并给企业带来了新机,不过两年,中药厂就还清了230万的债务,实现扭亏为赢。

  尝了甜头的中药厂随即用兼并、控股、掺股的形式相继创建了14家制药分厂和一家洗消剂厂、一家织布厂、一家包装厂、一个养殖场、四个药材种植场、一家电器公司、一个消毒站等。并与重庆大学、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结成松散联合体,搞产品研究。

  成立集团公司

  1900年6月,国光联合体(集团)诞生。

  国光集团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实体,集团的成立刺激了企业的互补发展。据赵小荒介绍,1990年国光集团年产值达3164万元,1991年更上一层楼,年产值达4171万。

  凭着在重庆的喜人发展,国光集团将眼光放到了省外、沿海,甚至国外。90年代初他们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组建中马国光药业有限公司,还在圭亚那筹建国光中医门诊部、国光中药产品经销公司,在美国拟建国光保健食品公司等等。

  在国光试运行一年半后,国光集团正式申报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国国光集团公司。

  在关于成立中国国光集团公司的报告上,记者看了一个庞大的机构:集团公司总裁为法定代表人,下设生产委员会、流通委员会、业务委员会等八个职能委员会,各职能委员会总裁皆为集团副总裁。

  连赵小荒也不得不承认,如此纷繁复杂的机构设置存在缺陷,并让企业逐渐走入死胡同,而大量的分厂也只在集团成立的前几年赢来场面上的热闹,并没有为集团带来多大的收益。

  投入化医怀抱

  年年效益每况愈下,国光集团想到了一个现在看来并不高明的办法——增挂第二名称。1998年,增挂重庆中药总厂的请示得到了批准。

  在赵小荒接任前不久,重庆市政府下发通知撤销医药局,组建化医控股,中药厂也投入了化医控股的怀抱。而当时中药厂的总资产有9961万。

  改换了东家的中药厂,经营方面仍然没有起色,债务不断增加,收入不断减少。1999年后,其庞大的分支机构中只剩下中药总厂及一、三、四分厂几家而已。

  据沙区工商局档案记载,至2001月底,国光集团总资产不过1。1亿,总负债却高达2。3亿。

  与希尔安重组

  1999年11月,根据国家药监局的要求,国内所有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在2003年12月31日前完成GMP改造,否则将于2004年7月1日实行强制关闭。

  已经举步维艰的中药总厂再次面临更大的危机。中药厂发动全厂职工找寻洽谈对象。据钟先伦回忆,当时既有美国、新加坡等外国企业,也有广东多家私人企业,更有太极集团、红桃K、三九集团、北京同仁堂等国内知名企业前来洽谈。虽然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数量不少,但中药厂当时的情况让所有国外和省外企业都选择了悄然离开。

  几乎是没有改造希望的中药厂将最后的一线曙光放到重庆范围内几家民营企业身上,因为他们也需要GMP改造,跟这样的企业合作,可以在职工安置方面降低重组成本。最后他们选择了与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2001年12月26日,中药总厂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与希尔安药业进行资产重组。

  不可取的重组

  在《重庆中药总厂重组方案》中,记者看到这样的重组方式和原则。

  一是由中药总厂将现有的133个产品品种中的125个及“国光”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价转卖给希尔安药业,并将转卖所得用于偿还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债务;化医控股以等价于重组后希尔安药业净资产的10%入股希尔安;二是增扩股后的希尔安药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由原希尔安药业以90%股份控股经营,化医控股持股10%。三是完成这些重组事宜后,重庆中药总厂以固定资产(厂房、设备、土地)、许可证和八个产品等进行二次招商,并申请破产,从企业重组到破产期间,由希尔安对中药总厂实行租赁承包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希尔安药业在法律上与重庆中药总厂无任何关系,且不承担原重庆中药总厂的所有债权债务。当企业重组完成后中药总厂将申请破产。

  2002年底,重组完成后的中药总厂进入停产阶段,2004年被法院确定为破产,进入破产程序。

  而在谈起重组时赵小荒对记者说,这是个不可取的重组。

  职工闹上法庭

  2005年5月,老职工们在一份名为《今日沙坪坝》的报纸中看到一则消息,那是同为化医控股的民丰农化的新闻,内容是民丰农化职工通过正规法律渠道向民丰农化讨回再就业补助金。

  因为与民丰农化职工的情形非常相似,2005年7月,以职工夏泽华为首的全厂298名职工将重庆国光集团重庆中药总厂和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告上法庭。根据重庆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颜泰介绍,此次诉讼的原告仅为夏泽华一人,因为根据相关法律,只要夏泽华胜诉,那么全厂上告的职工将都会以胜诉论,享受胜诉的权利。

  爱问(iAsk.com)
  重庆中药厂 相关网页约468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