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鸡生蛋。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以市场换技术”策略的核心思路所在。但是,如果借了别人的鸡却没能生出自己的蛋,这套“鸡生蛋、蛋生鸡”的思路最终也只能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果。
现在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日前,伟世通表示,他们正考虑在中国建立独资公司,以生产供其全球出口的产品。实际上,和伟世通有类似想法的不在少数。前不久,日产方面
已经表示,他们正在着手准备在中国生产零部件提供全球市场的问题,而丰田则早已在广州生产供出口的发动机部件。
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已经成了众多跨国汽车巨头削减成本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以“成本杀手”著称的丰田汽车新任总裁渡边捷昭此前就曾明确表示:“中国价格已经成为了我们新的重要基准。”
外资整车企业的大批涌入,本该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一个大好机会。只可惜,中国汽车产业的田野里已经长满了别人的庄稼。
比如说要想在一片荒漠里长出大树来,往往需要有小草和灌木丛在其间生长,共同培植土壤,改造生态。这样,大树才会有生存的基础。如果把整车比作是大树的话,零部件应该是灌木丛。
外资汽车品牌进入中国的时候,为了共同营造生态环境,同时也带进了大批相关的零部件企业。如今,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外资汽车品牌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开始向外拓展。例如,本田就已经在中国建立了整车出口企业,此外,一些外资品牌也曾表示过效仿的意图。
外资品牌在中国建整车出口基地,中国赚取的只是加工费,面临的却是更大的贸易风险。如果说整车代工还有可取之处的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有可能借此培植起一批零部件企业,建立起更为完善的配套体系。有了完善的配套体系,整车组装有了基础,自主汽车品牌似乎也就呼之欲出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连零部件产业也走上了代工之路,留给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或许只剩下当小草了。
中国能够吸引外资汽车品牌的,无非两样东西:一是市场,二是低制造成本。或许,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是,拿着这两把米,怎么才能逼着人家的母鸡就范?否则,巴西的汽车工业就是中国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