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铜锣湾品牌透支 门店频频告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17:14 中国经营报

    记者 徐春梅

  一路高歌猛进的铜锣湾看来遇到一些麻烦了。

  自去年12月至今,深圳铜锣湾集团旗下位于广东的江门、阳江、河源以及省外的株洲、长沙、北海、太原、兰州等地的Mall或百货店,相继传出经营不善或被迫撤出的消息,引
起业界哗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铜锣湾今年在全国的加速扩张。6月份,铜锣湾与上海大华集团签约,联手开发商业面积31平方米、号称上海最大商业航母之一的铜锣湾广场。而在此前后,该集团先后在重庆、厦门及湖南永州等城市签约打造铜锣湾广场,部分项目陆续启动。

  对铜锣湾及其掌门人陈智来说,这更像是在跟时间赛跑,或干脆就是一场赌博。关键问题是,他们能否在一个可以接受时刻实现软着陆,保证已经家喻户晓的品牌不过度透支这一点,似乎也正是他们自己最为担心的。

  简单品牌输出受挫

  8月的一天,当记者来到江门市新会区江会时代城的时候,发现这栋建筑物右翼一、二层18000平方米的场地已变得空空荡荡,早在半年多前,这里的铜锣湾百货就悄悄地停止了营业。

  据记者了解,该商场由新会伟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铜锣湾百货则是2003年底以品牌输出的方式进驻,当初派驻了5个人组成的管理团队,按照铜锣湾模式进行招商和运作,整个合作过程中,铜锣湾除每月收取接近5万元的品牌费外,其管理团队的工资也由伟宁公司负责,铜锣湾不用一分钱的现金投入。

  “我们的初衷是想借助铜锣湾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周围商圈的兴旺,但开业1年来百货经营亏损严重,一切负担都压到了伟宁头上,铜锣湾该收的钱照收不误,后来我们只好要求它撤场。”伟宁公司一位当时专门负责铜锣湾百货事务的人士告诉记者。

  这种品牌输出的做法,在太原铜锣湾广场项目上发挥到了极致。曾负责太原铜锣湾广场销售、企划代理的北京盛联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人士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该广场只是贴了铜锣湾的牌子,开发商按合同每年缴纳一定的贴牌费,铜锣湾根本没有参与项目的实际招商和经营。由于管理力度跟不上,目前这家广场一边销售和招商,一边有部分店面在试营业,总体效果不是很理想。

  “铜锣湾虽然号称造Mall工厂,实际上主要是输出品牌和管理团队,协助开发商进行招商和管理,甚至只是做贴牌,后者类似特许加盟,却又没有特许加盟店应有的系统培训和监督。”青岛利施科技有限公司一位高管对记者分析说。这家公司曾为沃尔玛、家乐福等提供门店选址咨询之类的服务。

  按这位人士的说法,尽管直接投入很有限,铜锣湾品牌输出的收费却相当高,根据不同的城市和规模,一年收费最高估计在200万元左右。这可能也是他们与合作伙伴关系脆弱的一个直接原因。

  过度扩张经营无序

  占铜锣湾Mall及百货扩张业务五成以上的品牌输出模式遇到挑战,另一块较重要的整体包租业务(即所谓“二房东”)似乎也不太顺利。

  据记者所知,铜锣湾百货兰州店就是以品牌输出及“二房东”结合的方式进驻的,铜锣湾负责商场的招商及部分场地的管理。

  “从销售额和客流来说,铜锣湾是目前兰州最差的商场”,当地一位商场广告策划人士如是评价说,“店内原来较上档次的品牌商品陆续撤柜,铜锣湾自己进行一轮调整后,引进了不少二三流牌子,更显得杂乱无章了,其定位也从两年前刚进来时的中高档服饰类商场,变成中档综合百货类商场。”

  结果是铜锣湾在兰州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优势逐渐消失,也令大批供货商对其感到失望。坊间甚至流传铜锣湾百货随时会从兰州撤走。

  而铜锣湾在湖南的两家门店,遭遇也好不到哪去。据悉,株洲铜锣湾广场2万多平方米的百货店和1万多平方米的超市,日销售额只有10多万元,仅仅相当于一个几千平方米的商场。

  进入广场商铺经营的业主,据说“都是生意不好,亏了钱撤出来的”。

  种种迹象表明,经过近几年的全国疯狂扩张运动,铜锣湾遍布全国的门店中有一部分正陆续爆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用铜锣湾内部员工的话说就是,“连省会城市店都捂不住盖子了”。

  而这一切背后的根源,恐怕都是因为过度、过快扩张后,经营管理后续乏力所致。对以输出Mall及百货管理为强项的铜锣湾来说,这多少是一个讽刺。更严重的是,以品牌输出为主要发展及盈利模式的铜锣湾,品牌投资的隐患也逐渐在暴露。

  品牌透支困扰持续发展

  根据铜锣湾集团网站公布的最新资料,通过近几年的高速扩张,迄今为止铜锣湾已在全国拥有44家Mall和25家百货店。在多个城市广场或门店传出经营不利消息之际,铜锣湾全国扩张的步伐并没有放慢的迹象,反而仍在不断加速。

  “铜锣湾在抢时间,赌开店的速度高于撤出的速度,通过一定阶段内的高调造势,形成数量上的优势”,一位接近铜锣湾的人士分析说,“铜锣湾董事长陈智显然不会没注意到现在这些问题,他心里也一定很清楚,无论是品牌输出还是做二房东,作为一个Mall或百货的运营管理商与开发物业的地产商之间,利益诉求差距很大,注定了两者之间的合作是短期的和不稳定的。”

  简而言之,地产商希望借助铜锣湾的名气,把开发物业及周围商圈的商业价值炒作提升起来,然后卖铺套现,而陈智打出“帮地产商解决商业难题”的王牌,正中地产商的下怀,而铜锣湾则通过低投入、低风险的品牌和管理输出模式,以及赚取租金差价的“二房东”等,获得丰厚回报。一旦双方共同的利益基础消失,这种合作就难以为继。

  但真正让陈智担心,也可能对铜锣湾的持续发展造成打击的,正是这种几乎注定短命的合作,将使铜锣湾的品牌不断透支,导致今后铜锣湾在与地产商及其他投资商谈判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迅速下降,合作伙伴未必会再买他们的账,铜锣湾所向披靡的核心盈利模式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

  到那个时候,如今铜锣湾拥有的一切,或者都将被迫重写。


  爱问(iAsk.com)铜锣湾 相关网页约423,85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