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上,“饼干模子”已经成为中国手机生产商的代名词。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照猫画虎”,克隆国外现成的产品,之后贴上自己的牌子,其竞争力可想而知。不过,“饼干模子”也有优势,那就是大规模生产、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形成低价优势,但时间长了,这种优势反而成了厂商的短板。
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国产手机,在2005年终于尝到了“寒冬”的滋味。熊猫易美的
马志平被拘,南方高科深陷资本困局,中科健重组希望渺茫,波导、夏新、TCL等昔日国产手机三巨头纷纷报出预亏。根据近日赛诺公布的数据,TCL已被踢出三巨头的排名。而赛迪顾问公布的数据则显示,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已由2004年的58%跌至现在的42%。
“饼干模子”的生产方式,从一开始就使国内手机厂商陷入一种误区,依靠组装规模迅速占领市场,并与洋品牌形成分庭抗礼之势,这在初期显然是一种快速“致富”的捷径。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扩展,产业链的整合,国内手机厂商这种生产要素的优势被打破了,进而国内手机厂商在产品上失去了竞争力。
手机正在由硬件产品转变为软件产品,即通过不同芯片模块和无线电技术组合在一起,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不同无线连接标准和功能的产品,而在这方面,国内手机厂商只能跟在洋品牌后面“邯郸学步”,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这种变化趋势必然使国内手机厂商在产品上更加同质化。
这几年国内手机厂商虽然在市场上取得了较高的占有率,但是这种市场占有率的取得,是在一种产品“短缺”的状态下取得的。也就是说,手机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期内的惯性,成就了国内手机厂商迅速崛起的业绩,但在市场进入缓慢增长期后,由于国内手机厂商缺少核心技术的支撑,管理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严重滞后,再加上缺少创新能力,只是重复上演“降价”的独角戏,在手机由硬件向软件功能组合转变的消费需求面前,必然走向亏损疫区。
此外,国内手机厂商这几年在规模优势下,饕餮了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任,“萝卜快了不洗泥”,大量产品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国产手机失去了信心。
尽管国内手机厂商这几年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并未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内手机厂商的竞争能力。由于国内手机厂商缺乏长期的品牌战略,以至于形成了今天的“亏损”、“债务缠身”、“信誉度缺失”等产业和市场乱象。因此,国内手机厂商要想走出目前的“寒冬”,就必须静下心来,在技术和管理上下功夫,彻底打碎“饼干模子”。(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