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五公里死亡圈效应初步显现 沃尔玛感到阵阵寒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7日 12:08 21世纪经济报道

  舒炜

  沃尔玛首次进入上海开店,是7月底的重大商业新闻。到目前为止,沃尔玛已在中国开设有40多家分店,其上海第一店是其在中国开设的第48家门店。而根据上海新闻界的实地调查,发现周边的商家在当前的盛暑之际已明显感到了“寒意”。业内专家此前预计的同业态商业“五公里死亡圈”效应初步显现。

  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卖场开业,会导致某一区域的商业格局发生巨大变革,可能会导致杂货店、便利店等大批同业态商业倒闭。以美国为例,沃尔玛卖场在美国本土每开一家店,一般都会引发同业态商业“五公里死亡圈”。

  而晚近以来,沃尔玛的商业运作方式已经引起知识界和社会运动人士的广泛反思与批判,美国自由派人士更进一步口诛笔伐,在他们看来,沃尔玛的无限竞争方式摧毁了无数社区的便利小店,破坏健康的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而就社会变化趋势来说,社区式的零售环境显然更适应当今消费族群的复杂化趋向,消费者的需求正呈现多样化,沃尔玛“一锤子定乾坤”的零售方式已相形见绌,很难面对新的商业形势的挑战。

  另一方面,针对这些批判,沃尔玛不甘示弱,积极反击。在今年《纽约书评》4月“春季图书专号”上,沃尔玛现任CEO李·斯各特刊出两个大八开版面的致《纽约书评》读者的公开信,这封公开信标题为:“沃尔玛对社会的影响何在?”副标题更为耸动:“美式资本主义时代的关键时刻”。斯各特显然自视为美式资本主义的代言人,并刻意挑衅《纽约书评》的读者。

  《纽约书评》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就是美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论坛,其读者主要是美国东海岸的知识圈人士。沃尔玛之所以要向这帮自由派人士“发飙”,则缘于近日沃尔玛试图进入纽约开设新店,却遭到种种抵制和非难。沃尔玛一向被美国自由派打压,其种种劣迹,如违反劳工标准、剥削供应商、制造性别歧视、无视工会作用等等,被自由派揪住不放,深挖狠批,视之为“坏的资本主义”代表。沃尔玛此次以公开信的方式上门叫战,看来是摆明“一不做二不休”的架势,瞄准自由派老巢,试图夺过话语权,把旧帐新仇一次算清。

  这封公开信首先大谈事实,以一连串数字强调沃尔玛服务于3亿美国人民,降低了消费支出,使普通民众以更少的钱买到了更多的商品;其次,斯各特指出沃尔玛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准乃是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薪资的两倍;第三,沃尔玛对供应商实行全球的竞价采购制度,大多数供应商都随之扩大了规模、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最后,沃尔玛并非残酷剥削的代名词,它的销售利润仅为3.6%,远低于壳牌石油的8.5%,在相等劳动强度下,它的收益还不到微软的一半,换言之,沃尔玛的成绩都是实打实的薄利多销带来的,并为广大沃尔玛股票持有者带来了稳健收益,有利于公共福利。

  斯各特认为,诸多批评者受制于意识形态偏见,把沃尔玛变成一个政治符号,现在是让公众摆脱偏见、看清事实的时候了。

  沃尔玛的纽约困境或多或少意味着它在全球各地的尴尬,人们也许愿意接受它的低廉商品,但对它却总瞧不顺眼。事实上,沃尔玛的争议焦点一直就包括劳工问题,它到现在为止都拒绝为其在美国乃至全球130万雇员建立工会的要求,为此遭到美国劳工机构的近30次投诉。对沃尔玛积怨最深的美国劳工机构和美国媒体,甚至一路追杀沃尔玛到了中国。

  目前沃尔玛被列为被告,悬而未决的各种官司,已积累了6000多件。最麻烦的一桩则是针对沃尔玛的性别歧视案诉讼,该案最初在2001年提起,原告只有两名女性,而在2003年,又有4位女性加入原告行列,原告“队伍”的潜在规模可达到160万人。如果美国联邦法院同意将此案升级为集体诉讼,沃尔玛或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一桩集体诉讼案。

  沃尔玛面对种种批判,尽管顽强应对,实际上却无助于解决沃尔玛所遇到的困难,反倒有可能引发知识界有关全球资本主义无限扩张之后果的深刻辩论。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与就业形势的发展,整个舆论界将对沃尔玛所代表的商业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