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丰杰 来源:中国经营报
正当卫生部为四川省出现人-猪链球菌病传染忙得不可开交之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公布的调查报告及其“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结论又令其“雪上加霜”。
百姓极为不满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固然与我国卫生规划的不科学有很大关系,但与国家财政长期投入不足、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缓慢、药品价格管理的科学性不够也有密切联系。因此,让卫生部单独承当“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责任,委实有点儿冤枉。
而一个被遗漏的事实是,目前,卫生部决策层不仅开始了“制度纠偏”,卫生部门的职能定位也正在尝试新的变化:这就是以政府为主导,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新的改革思路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妇幼保健、职业卫生等内容的公共卫生服务应由政府向社会免费提供;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应由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立医院承担,满足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包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这是政府在全面干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上负有的责任。
而在新的医改进程中,前述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显然需要与卫生部门协同作战,比如财政部门应痛下决心,把病患“欠账”补偿到位;财力投入的重点要放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保障上。同时,对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取消“以药补医”的补偿体制,为“三医改革”(即医疗、医药、医保改革)的进行创造条件。
相关链接
2005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将于9月5日在上海举行。本报系此次论坛的特别媒体支持单位。此次论坛从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前景展望、全球背景下的医疗卫生改革、医院管理改革、中国医疗卫生改革的基石、医疗保险——加强医疗保障等几个方面探讨医疗问题。论坛拟邀请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吴明江、美国医疗卫生行业高层管理人员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杜兰等中外官员、学者、专家进行主题演讲。刘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