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资源瓶颈逼迫甘肃经济“循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 01:0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赵民望

  资源型城市相继陷落粗放型经济增长缓慢面对资源型城市发展陷入困境的窘境,甘肃省不得不作出现实的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发展循环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经济的路子。

  从表面看,一个时期以来的煤、电、油、运的紧缺,严重制约了甘肃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不过,深层次问题的存在,才是甘肃省断然放弃原来靠拼资源来发展经济思路的关键。原因很简单:资源大省的资源不仅不再那么富足了,而且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正在日益突出矛盾。某种程度上,甘肃省已经是资源匮乏的省份了。

  有几个方面的数字可以证明,甘肃省资源拥有量已处在相对不足的境地。据统计,全省煤炭探明保有贮量86亿吨,人均只有330多吨,为全国人均600吨水平的55%。石油探明贮量3.6亿吨,只占全国探明贮量的1.2%,人均拥有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全省人均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平2200立方米的一半。在关系国计民生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除有色金属等少量几种资源的贮量相对比较丰富外,铁、铅、锌、滑石、硫、磷、钾、芒硝、石墨等主要矿产资源后备资源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由于全省经济发展对能源和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束缚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目前,全省工业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型工业结构,特别是有色、冶金、电力、石化、机械、建材等支柱产业,都是资源、能源和基础材料消耗的重点行业,这样的工业经济格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更大。

  其实,资源的相对匮乏只是问题的一面;另一方面,就是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而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的粗放模式,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损耗、浪费。在全省矿产资源开采中,滥采乱挖、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全省煤炭资源的综合开采回收率为30%左右。资源的加工利用基本上仍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一次性单向粗放型利用方式。

  目前,几个资源型城市都是甘肃重要的工业城市,同样都在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金昌、白银、嘉峪关、玉门、窑街等重点资源型城市(矿区),现在面临资源日益枯竭的严峻形势。据有关调研报告称,按照现有生产能力,白银公司铜资源的服务年限只有5年—8年,铅、锌资源各15年左右;金川公司镍铜资源服务年限40年和30年左右;酒钢铁矿石资源服务年限40年;玉门石油资源服务年限13年左右。资源型城市由资源枯竭而引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现在非常突出。

  正是基于对省情的重新认识,甘肃省在确定经济发展方向时,提出了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降低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加快工作机制创新,充分依靠技术进步,切实强化监督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该省有关方面在为此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甘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战略选择。

  为此,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有关人士提出,当前尤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依法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严格市场准入的同时,推动重点领域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现在,一批骨干企业和高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已经展开,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开始实施。(5E2)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