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宗新建发自杭州
作为浙江省化纤企业“龙头”之一、资产质量较好的浙江桐昆集团,从去年开始承受产业效益急剧滑坡之痛——2004年,该公司销售82亿元,利润为1.2亿元,而在2003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54亿元和2.8亿元,利润同比下降50%以上。
事实上,桐昆集团仅是浙江省化纤行业整体“受挫”的一个缩影。记者昨日从浙江省经贸委获悉,该委于7月下旬“出炉”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浙江化纤行业效益急剧回落,今年上半年走势更为严峻,1~4月份,该省化纤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415.6%。亏损额猛增
浙江省经贸委法规与产业政策处处长张跃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该省化纤企业效益急剧下降,成为工业系统中效益下滑最突出的行业之一。“几乎所有的化纤企业都面临着较严峻的生存压力,包括‘龙头型’大型化纤企业在内。”张跃说。
上述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浙江化纤产量558万吨,占全国的39.2%,已成为绝对的化纤大省。同年,该省化纤在产量同比增长29.7%的情况下,利润却下降14.2%,仅为15.9亿元。其中,作为该省最大化纤生产基地的杭州萧山区,化纤产能已达340万吨,2004年产量270万吨,同期利润却仅为4亿多元。
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更为“糟糕”。统计数据显示:1~4月,浙江全省化纤产量同比增长13.3%,利润下降66.8%,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415.6%。
张跃认为,此现象与“全国性的化纤产能同质化扩张速度过快”不无关系。他分析,近4年来,世界化纤工业每年以4%~5%的速度发展,我国化纤工业以近25%的年均速度增长,而浙江在化纤产业相关细分行业2003年和2004年的增长率已经达到50%左右。同时,下游行业对化纤的依赖度增长有限,化纤行业产能过剩,给市场带来了不少压力。
原材料外向依存度成为化纤效益波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上游产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产品出厂价格却不能提升,这直接压缩化纤产品的利润空间。”张跃说。
此外,缺电也是重创浙江化纤行业不可忽视的力量。萧山某小型化纤企业主马国伟告诉记者,在化纤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完整的工序一般不能停电,否则就会有大损失。据其介绍,去年该企业刚投入运行的聚酯生产线停过数次电,每次损失都在50万~80万元之间,而该厂一年的生产利润也不过几百万元。结构调整谋产业突围
浙江化纤行业的严峻形势,在官方眼里却是整个行业进行战略调整的契机。张跃说,目前,浙江化纤产业面临的是行业经济发展步入周期性低谷所带来的困难。这种困难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产业的盲目扩张,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目前来看,浙江化纤在全国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调整将给浙江的化纤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实现增长方式上的根本转变。”张跃认为。
杭州东南化纤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凤灿对此说法表示赞同。她透露,目前,省内一些“先知先觉”型企业已经开始有所动作。在萧山区,以华欣纺织、东南化纤为代表的纺丝企业,正在试图用“差异化”、“精品化”摆脱“产量增加利润下滑”的影响。这类公司生产的一些产品,由于科技含量较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盈利空间高的每吨超过千元,效益远远好于其他每吨只有近200元利润的企业。
张跃指出,仅靠数量扩张来实现产业增长,必将使发展之路越走越窄。因此,政府层面将进行适度调控,加强产业引导。
调控具体策略为:建立产业投资预警机制,对投资强度过大、产业发展过快、产业遇到困难的行业及时发布预警报告,减少盲目投资;对企业的新上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投资过快增长的产业,劝导企业慎重把握;对产能过剩的产业新上项目,通过土地、金融、财政等手段加以调控,防止盲目发展。
“优势化纤企业、龙头企业可兼并、重组运转困难的中小企业。同时,通过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的上下游整合,形成若干个大集团、大企业,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中小企业自身也可积极进行存量资产的重组,或进行产业联合。”张跃说,而化纤企业向上游PTA原料生产发展、稳固原料供应,向下游织造整合、促进新品开发的步骤,“都必须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