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第一财经日报:升值调控双重影响 钢企处境趋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9:1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攻 发自济南

  “今年生产经营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1日下午,在山东省国资委召开的省管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上,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下称“济钢”)相关负责人说。

  “受国家取消钢坯出口退税、减少钢材出口退税等影响,今年济钢将减少收益3.9亿元
;因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了71.5%,今年济钢将增加支出10.18亿元;因铁路运费、电费价格上涨,济钢今年将增支6260万元;因钢材价格下跌,今年将影响济钢收入10.5亿元。以上增支减利因素合计将超过25亿元。今年生产经营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这位负责人分析。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济钢集团共实现销售收入195.4亿元,实现利税17.9亿元,实现利润12.9亿元。这些指标虽然同比增长,但主要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取得。

  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济钢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了近60%,而利润增长是25%。

  “4月下旬以来,国内外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钢材价格急剧跌落,螺纹钢、线材、冷轧钢等每吨价格普遍下降了数百元到1000元,其中建筑类钢材价格普遍跌破了企业的成本线。国际市场上钢材价格也明显回落。这些都将给以后的生产经营带来困难。”上述负责人说。

  同样的因素也困扰着山东另一家重要的、上半年产量居全国第8位的钢铁生产企业——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莱钢”)。

  莱钢集团董事长姜开文介绍说,随着国家取消钢锭出口退税等宏观政策的实施,从3月中旬开始,市场发生急剧变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致使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每吨钢材价下降了482元,同时库存增加,占用资金增加。

  下半年钢铁企业面临的形势仍然不被看好。姜开文总结出四个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国家继续对钢铁工业实施宏观调控,钢铁企业外部发展环境趋紧。刚刚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合理调控钢铁企业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企业生产工艺调整、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这些都需要更多付出。二是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放慢速度,影响宏观经济的房地产、进出口、金融货币政策等对钢铁工业都将产生直接影响。三是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降成本增效益难度很大。

  钢铁市场供过于求是影响钢铁企业效益的第四个重要因素。姜开文分析说,国内钢材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的格局已经形成。近几年,我国钢铁产能每年增加5000万吨,既超出了当期需求,也超出了预期需求。预计今明两年,我国钢铁产能将进一步释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对此,山东省主管经贸工作的副省长王仁元告诫山东钢铁企业,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起效,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将会下降。6月份钢材价格虽有反弹,但那也是在价格大幅度下降之后的反弹,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今后钢铁生产企业的处境将很困难。

  据王仁元估计,因为人民币升值,将会影响包括钢铁企业在内的山东省管企业20亿元的利润。

  在这种态势下,两家钢铁企业被迫将更多目光转向非钢产业。记者了解到,上半年,济钢的非钢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了77%;而莱钢的非钢产业营业收入达到近40亿元,同比增长了108%。


  爱问(iAsk.com)钢铁业 相关网页约189,491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