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东风中资银行离岸贷款已达38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8:5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冉学东发自北京

  最近一期路透出版的《基点》杂志提供的数据表明,中资银行离岸贷款从今年年初至今已达38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49.4亿美元的纪录,这份杂志称,预期在中国企业大举进军境外收购之际,中资银行离岸贷款将持续增加。

  “离岸贷款这种快速增长与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有关。”中国进出口银行资金运营部筹划处处长王卫红说:“前几年,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或并购业务,主要是通过香港特区的银行借款或在香港资本市场通过红筹上市的方式融资,而最近几年内地商业银行的离岸金融业务和进出口买方信贷也开展起来了,它们大都是通过在境外注册的公司向内地银行申请贷款。”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外汇管理思路有了很大的改变。前几年,内地外汇管理的思路是“宽进严出”,资金流出有着严格限制。从去年以来,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观,最近已经有很多文件出台,中心意思就是要逐渐放松内地资金的流出,外汇管理思路逐渐由“宽进严出”改变为进出都要适度而恰当,以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

  王卫红表示,这也是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内地对贸易盈余的流入采取的是强制结售汇,导致外汇储备大幅增加,给人民币造成了很大的升值压力,也使大量的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

  离岸贷款是离岸银行业务的一种,离岸银行业务是指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离岸银行业务经营币种限于可自由兑换货币。非居民资金汇往离岸账户和离岸账户资金汇往境外账户以及离岸账户之间的资金可以自由进出。

  该业务所指的非居民是指境外的自然人、法人(含在境外注册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包括中资金融机构的境外分支机构,但不包括境内机构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办事机构。

  深圳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赵延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前几年这项业务发展非常缓慢,主要就是政策定位不明确,国际化程度不够。

  虽然从1989年招商银行就开始作为第一家内地商业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1998年以来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金融政策变化的影响,加上内部经营管理的问题,离岸资产质量下降,不良贷款率升幅较大。于是央行从1999年初暂停办理离岸业务。

  从2002年6月份这项业务开始恢复,而且能够开展这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也从招商银行一家扩展到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四家。开展离岸金融的地域从以前主要在深圳保税区和经济开发区一地扩张到上海。

  赵延河表示,他在深发展主要从事这项业务,也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离岸金融业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个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资金支持。更为重要的在于这是中资银行一个颇有潜力的业务开拓领地——为国际跨国公司在内地的业务提供金融服务。

  他说,由于我们以前在外汇管理政策上的限制,加上外资银行在做这项业务上更有优势,中资银行就只能有干着急的份。现在国家政策逐步明确,中资银行也已经着手开始在这项业务上想要有所作为。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