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钢材生产过剩是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带动了经济过热,又让国内钢价大幅跳水。一方面,今年前5个月,中国钢材产量依旧增长了25%;另一方面,国内对钢材的需求只不过以每年10%的增幅规律性增长。
北京钢铁部门的负责人20日颁布的文件确定了两个纲要,却体现了同一目的:对过剩生产叫停。第一个纲要是限制外商投资数额及其生产能力;第二个纲要旨在深层重组民族
钢铁业。
这样,外资将不再被允许对中国钢铁公司进行控股,外资企业的产量也将被限制在每年1000万吨。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分散的小规模生产,北京决定重新规划。如今不少于871家生产厂家在国内分散经营,但其中只有15家的产量超过每年500万吨。即使是作为中国钢材企业领头羊的宝钢,年产量也只有2000万吨。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将着力把钢产量集中在规模最大的10家大型国有企业上,他们将在2010年占有全国产量的50%,在2020年占有70%,而不是今天的30%。
而北京方面特别希望能从此改变粗放式的生产模式。新法规规定了钢铁生产厂家的能量消耗标准。生产1吨钢,不能消耗超过0.37吨的煤炭和超过8吨的水。中国希望这样做能改变企业“贪吃不壮”的情况。
2004年,中国2.728亿吨的钢产量使其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也许今年将突破3亿吨。中国最近几个月的努力正在使国际市场钢材价格走低的趋势得以抑制。哪怕是中国的竞争对手也会对此感到高兴。▲
(摘自7月21日《费加罗报》,原题为“中国龙从产钢大国向产钢强国迈进”,作者居里·代斯内,王鹏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