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建
前些时候,第一班低价航班由上海飞往烟台,拉开了民营航空公司与传统几大航空公司竞争的帷幕。
早在两年前,国家民航总局已批准“春秋”、“奥凯”等民营航空公司正式筹建。从
那时起,人们就以一种期待的目光关注着民营航空何时能高飞于蓝天之上。如今,当民营航空的航班投入运营之后,人们又在担心地问,他们能飞得长久吗?
从客观发展趋势上说,民营企业进入航空领域应该是迟早的事。首先,国际上著名的大航空公司几乎全部是民营经营。即使在我国,随着民航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民航公司民营化的步伐也已经迈出。“春秋”、“奥凯”等企业能够顺利拿到“执照,不过是水到渠成地享受了体制改革的成果。前不久,深圳航空拍卖,不也是让民营企业占了先机吗?
其次,我国民航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很猛,呈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按美国波音公司的市场预测,今后20年间,中国国内干线航空运输量将保持每年12%-15%的增长速度,支线航空运输量的增速还要快。另据统计,2004年民航业全行业利润达到86.9亿元,创下了空前的纪录。有市场,又有钱赚,这就成为民营企业进入民航领域的最大动力和最充分的理由。
第三,民营企业经营航空公司,其投入远比人们想像的要少。他们不用花钱修机场,建塔台只要买一两架飞机,甚至租借几架飞机,再拉起一支队伍来就可以开张了。因此有人夸张地形容,民营企业办航空公司跟开出租公司差不多。
但是,如果真的以为办一家航空公司像开个出租公司那么容易,那就大错特错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乘客乘飞机不是在马路边上招手打的,不管哪个公司的车,来了就上,不同的航空公司有指定的航线,固定的航班,这些基本的“资源”条件满足不了,谁也不敢把乘客强拉上飞机。而恰恰在这些方面,民营航空公司目前毫无优势可言。比如说,按照最初的批准范围,“春秋”公司只允许经营以上海为中心的几条旅游客运包机航线,另外还有支线客货运输。“奥凯”航空则只能以天津为基地,飞一飞包机,外加货运、快递之类。显然,这种航线航班的限止,很难让民营企业施展身手。加之民营企业在驾驶员的招聘、培训,飞机的购买、维修等方面面临的难题,可以预测,他们一开始的日子不会很好过。
然而,螺丝壳里做道场,说不定也可以搞出一番名堂。在其他行业中,民营企业能够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就是高效率、低价格和优质服务。同样,在民航领域,如果民营公司能够提供更安全准时的航班、更低廉的票价、更令人满意的服务,那些大公司恐怕不能不刮目相看。比如,所谓“包机”,意味着价格有商量余地,至少可以不受票价限价政策的限制。民营企业把这类的“政策空间”利用好了,何愁无生意可做?可惜,我听说“春秋”公司的航班虽然票价不贵,但机上不提供免费饮料,这未免美中不足,未免小家子气,让人疑心他们的实力和他们是否具备长远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