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行业专题--钢铁业 > 正文
 

中钢协首次表态:国内钢铁产能过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03:42 第一财经日报

  粗钢产量今年将超3亿吨

  本报记者 陈姗姗 发自上海

  “钢铁生产的总体产能已经由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转向产能过剩。”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首次这样表态。据记者调查,目前的产能过剩正是导致最近几个月国内钢价持续下跌、出口大增、部分企业面临亏损的根本原因。钢价跌幅最高达20%

  据钢铁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粗钢产量达16486.37万吨,同比增长28.25%,钢铁生产整体呈高增长态势;由于总体产能增长过快,上半年粗钢产量净增3631.6万吨,为历史同期最大增量。

  “根据上半年粗钢产量计算,我国今年粗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32亿吨,比上年增加5900万吨左右,产大于求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罗冰生说。

  而同期国内市场钢材资源量(表观消费量)为17476.59万吨,同比增长仅15.73%。4月份以来产大于求的矛盾开始显现,5月份表现尤为突出。

  罗冰生称,虽然钢铁行业总体出现供大于求,但产能不足与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却依然存在:一方面线材、螺纹钢、棒材等建筑用材自给率已大于100%,国内生产量已远远大于国内市场需求;而电工钢、镀层板以及冷轧薄板卷的市场自给率却只有60%左右,还需要大量进口。

  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的钢材价格大幅下跌,6月末的价格比3月末下降了10.47%,有的品种降幅达15%~20%,很多长材生产企业已经面临亏损境地。钢铁出口增长1.54倍有可能引发反倾销调查

  “最近一直在说钢价下跌是由于经销商人为炒作,但没有一种社会力量可以完全操纵价格,而且是操纵价格往下降,最终原因还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吴溪淳肯定地指出。吴溪淳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前任会长,现担任钢铁工业协会顾问,他指出,目前中国钢铁业产能已经超过了3亿吨,在如此庞大的生产量下,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产品选择出口,预计今年就将超过2000万吨,这必将引起主要出口市场(同时也是主要产钢国的韩国、美国、欧盟)的强烈反应。

  事实也证明,今年上半年,我国钢铁产品进口持续下降,出口增长。其中进口钢材1321.95万吨,同比下降26.84%;出口钢材1157.25万吨,同比增长1.54倍。钢铁产品进出口相抵,折合粗钢净出口229.33万吨,我国也由钢铁产品净进口国转为了净出口国。

  “今年上半年增加的粗钢产量,只有49%留在了国内,大量低价钢材出口国外,又主要集中在韩国、美国、欧盟三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这已引起韩、美等国不满,并声称要着手对我国钢材的出口进行反倾销调查。”罗冰生透露。国内钢厂不愿减产

  面对4月份以来钢价的一路走低,国外钢铁企业纷纷减产,以增加对价格的掌控力。目前,全球钢铁业已宣布的第二、三季度减产量至少有400万吨,而国内钢铁企业减产动作却不大,钢产量反而节节攀升。因为今年前5个月,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地区钢产量仅增加1.5%,我国却增长了27.4%。

  “高利润驱动了国内钢铁业的投资。”罗冰生说。今年1~4月,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增长19.2%,列新增利润前五大行业的第四位;1~5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增长29.8%,超过煤炭、化工行业,成为新增利润行业的第二名。利益驱动使国内钢铁投资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企业的新建产能又在随后时间集中形成,于是出现供大于求的“窘境”。

  吴溪淳称,国内钢铁产业集中度低、固定成本占据比例比国外钢厂要高,这也不利于产量的有效控制。

  据悉,2003年全球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47家,其中我国有13家,但这些企业的产量只占全国钢产总量的44.48%。国内单个钢厂不像国外钢铁垄断巨头那样对市场有很强驾驭能力,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宁愿调整出厂价格也不肯轻易作出减产决定,因为自发减产就意味着主动让出了市场份额。

  据吴溪淳介绍,日本新日铁公司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比例已由过去的1:1变为现在的3:7,“这样的比例在价格不理想的状态下可以做到快速减产,又不会造成机器闲置的损失。”

  因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建议加快国内钢铁企业的重组和兼并,提高集中度。企业也应适当压缩产能,把着力点放在优化产品结构、节能降耗以及转变利润增长方式上来。


  爱问(iAsk.com)钢铁 相关网页约4,176,817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