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仁川炼油厂招标 中化再次入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1:36 《财经时报》 | |||||||||
炼油业的平均利润只有2%,只有中化集团这样“上无油田、中无炼厂、下无加油站”的畸形能源公司,才会对韩国仁川老旧的炼油厂有兴趣 □ 本报记者 罗斌 王婷 一个破产的韩国炼油厂,在当地法院托管3年无人问津,直到中国买家出现。不料买货
锣声 7月26日,中化集团公司通过韩国仁川炼油厂的新一轮竞标初选。代管这家破产企业的仁川地方法院宣布,到8月18日,法院将对竞标提议书进行受理,如果程序顺利,最早将于今年9月完成出售该厂的工作。 早在去年9月,中化集团曾击败其他投标方,获仁川地方法院批准,以6.76亿美元独家收购仁川炼油。但仁川炼油厂的债权人是花旗银行,拥有逾8.5亿美元的债权,对该交易有最终发言权。花旗银行希望中化集团出价能再高10%以上,并通过旗下财团参与竞标,喊价7.7亿美元,逼退中化集团。 面对高昂要价,中化集团力不从心,收购一事由此搁浅。直到今年6月,中化集团将旗下化肥资产,以50亿元卖与旗下香港上市公司中化香港(0297,hk)。 此次中化集团竞价,至少要高于花旗银行去年7.7亿美元出价。中化集团7月筹码收集完毕,仁川炼厂8月进入新一轮喊价,竞标曲折丝丝入扣,专等中国买家大戏开锣。 无人问津的炼油厂 仁川炼油厂前身是京仁能源,成立于1969年,1999年更名为仁川炼油,年炼油能力为1400万吨。仁川炼厂虽是韩国第五大炼油厂,但国内市场的狭小,使得接受其供应的加油站只有170多家,工厂开工率为30-40%,经营状况恶劣,公司于2001年8月宣布倒闭。 仁川炼油厂破产的大背景,是炼油利润进入微利时代,仅有2%纯利。世界范围内炼油能力增长太快,而犹以亚洲炼油能力最为过剩。 新加坡、鹿特丹和墨西哥湾,是全球三大炼油地区,以此为切片可以观察,炼油利润的下降惨不忍睹。2000年,上述3地每桶炼油毛利分别为1.2美元、3美元、4.5美元,到了2001年,该组数据下降为0.8美元、1.8美元、5.3美元,以亚洲新加坡炼油毛利为最低。在仁川炼油厂破产当年,三地的炼油毛利重挫30%以上。 老旧的仁川炼油厂还需要大额投入。炼油设备周期为30年,仁川炼油厂投产已超过35年,仅添置汽油、柴油以及化工类设备,就需投入70亿元。此外,2006年-2011年,还有12亿元债务需要清偿。 这可以解释,为何仁川炼油厂破产3年,却没有实质性买家出现。目前新一轮竞标中,除了中化集团与韩国本地能源企业,也尚无其它国际大能源公司进入。 打造产业链自救 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保留行业前三名的标准,中化集团屡次出现在国资委重组行业公司的研究报告之中。 中化集团这家做贸易出身的中国第四大石油商,力图做大石油产业以自救。但其产业链其实相当畸形,上无油田、中无炼厂、下无加油站。 因为出身贸易商,彼时中化集团没有油田勘探权,在国内没有油田储备。中化集团在2003年集中获得了一些海外油源。到2004年底,中化集团在海外共获得权益内原油仅为45万吨。未来可资供给炼油厂的,只是每年2000万吨的海外贸易原油量,没有自产油源,利润将大打折扣。 中化集团在青岛曾计划上马1000万吨炼油项目,因未获批准夭折。如果没有自己的炼厂,将十分被动。因为在成品油的来源上,必须依靠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厂。 圈内的公开秘密是,不论中石化还是中石油,都可通过某种价格内部转移的方法,大幅度提成品油批发价。这种价格转移的方法很简单,系统内的炼油厂抬高与所有公司的销售价格,打压非系统内的其他经销商,而系统内的经销商,则以另价结算。 这就是中化集团死拼仁川炼油厂的意义所在。但是,即使拥有了炼厂,在未来成品油市场上,留给中化集团腾挪的空间也非常狭窄。 在下游油品零售网络布局上,中化集团也已错过时机。早在2000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能源企业,通过登录香港股市后,一掷400亿元,拉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加油站抢购战。那场战役的结局是,中石化拥有加油站超过30000个,中石油也拥有15000余座加油站。全国8万余座加油站,资质最好的尽数落入两家手中,目前各地剩余的社会零散加油站,都是中石油、中石化双方天价收购战中,余下来的硬骨头。 迟至2004年10月,中化集团才计划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合资,以9亿元在环渤海地区建200座加油站,但完成计划的预计时间长达7年。可见在目前的情势下,构建油品零售网络已极其艰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