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热水器今夏销售比拼撒手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4:27 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李阳

  在热水器“夏季淡卖”的规律下,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三者之间的竞争却依然激烈,如何利用各自特点及机遇来寻找市场空间、把握竞争先机?如何面对竞争催生的行业重组和洗牌,是摆在各大热水器品牌面前的严峻问题。

  热水器“夏季淡卖”是公认的规律。记者注意到,今年夏天热水器市场暗涌不断,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竞争激烈,各领风骚。

  “燃气”型:塑安全新形象

  在热水器产品中,一直以来,燃气热水器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逐渐爆发的大面积电荒,又给燃气热水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有资料显示,现今,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拥有的热水器类型仍以燃气热水器为主,占热水器拥有总量的一半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购买热水器的城市居民家庭,最重视的是热水器的安全性能指标。如今强排型燃气热水器在技术上的突破,使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的保障,而2004年出台的燃气热水器最高的行业标准,又给消费者的安全加了层保险。

  万家乐热水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灶产品中,节能技术已得到广泛有效的运用,主流企业先后推出了具有特色的节能产品,领先企业利用技术优势也推出了节能系列产品,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由于相关部门正在推动燃气具行业实施绿色工程设计,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电热”型:大打节能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家电行业越刮越猛的节能风,也正在由节能型

冰箱、节能型空调逐渐吹到热水器行业。众厨卫企业紧抓这一大好商机,力推新节能技术和产品。

  记者在郑州市国美德化商场了解到很多电热水器新品,诸如即热式电热水器、恒温式电热水器、无胆蓄能式电热水器、离子热工技术电热水器等,无疑都是在抓住节能的概念寻找市场空间。

  有资料显示,目前,热水器在大中城市的普及率已达50%以上,并仍在迅速增长。而热水器的节能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作为国内电热水器市场的领导品牌,一直大打安全牌的海尔,推出的银海象系列节能热水器,采用先进节能技术,使日节电量约达到0.6度,有望掀起新一轮热水器全行业节能技术比拼的高潮。而另一国外巨头史密斯继推出豪华型AES自适应节能电热水器系列后,又推出了电热水器金圭特护系统。

  在空调、冰箱的能效标准先后推广以后,电热水器的节能标准也已提上日程。有业内人士认为,尽快推行中国热水器行业节能标准将有助于增强国产热水器的国际

竞争力

  事实上,热水器的能耗要比冰箱大得多,在冰箱已经率先实行新的能效比标准的情况下,热水器没有理由不加大节能投入。

  “太阳能”型:以“绿”取胜

  近两年,我国用电负荷迅速增长,已有不少地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电甚至拉闸限电现象。因此,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在热水器领域的应用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而200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对太阳能热水器未来的发展更是添砖加瓦。

  在此背景下,除了皇明、亿家能等太阳能热水器巨头外,燃气热水器的领导品牌华帝、万家乐等也已纷纷加入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的争夺战中。 

  洗牌在即

  随着小家电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热水器市场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一方面品牌的集中度继续加大,阿里斯顿、史密斯、海尔等把持着市场占有率的前几名。另一方面随着热水器市场的优胜劣汰,如电热水器中的荣事达、小鸭等一些品牌已经淡出市场,燃气具中部分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滑,相对而言,西门子以及后起发力的美的却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电热水器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外资品牌占据绝对优势。燃气热水器市场,国内品牌还有一席之地。”八方电器负责小家电的李先生这样介绍。

  据了解,国内热水器智能化、节能化程度普遍偏低,生产标准低于国外标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而在经历了数年“赤身肉搏”的价格战之后,今年热水器行业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焦点开始转向产品、技术、服务、价格等方面的综合竞争。郑州一卖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热水器市场洗牌在即。”

  他以电热水器为例分析,目前国内市场上至少还有200多个电热水器品牌,而在国外市场比如北美,据介绍只有4个厂家的8大品牌占据整个市场。相对来说,国内电热水器市场还远没有整合完毕,而能效标准的出台无疑可能引发产业格局的变化,促使行业进一步洗牌。

  海尔热水器河南市场相关负责人明确指出:“竞争催生行业重组,热水器市场正经历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