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不买奶牛却屠牛 呼市奶牛业怎么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18:52 新华网

  

不买奶牛却屠牛呼市奶牛业怎么了

    内蒙古大正美联公司成批地以黄牛为母体移植北美纯种荷斯坦奶牛,成功率达95%。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不买奶牛却屠牛呼市奶牛业怎么了

内蒙古思远牧业公司的部分新西兰高产奶牛。

  记者·汤计 

  自2004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的屠宰场所,每天都有成批的奶牛被宰杀;而呼市地区的
农家院墙上也随处可见"收购奶牛、老牛、病牛"的广告……呼市是我国两大乳品企业业——伊利和蒙牛的大本营,伊利和蒙牛在高速发展,农民们本应跟着企业高速发展而高速养牛才对,如今不买奶牛却屠牛,呼市的奶牛业怎么了?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呼市地区的奶牛养殖户,发现……

  靠奶牛头数不能真正摘取"中国乳都"之冠

  "家养1头牛吃喝不用愁,家养5头牛肥得直流油……"。在伊利、蒙牛等乳品企业高速发展的拉动下,呼市地区的农民十几年来唱着这样的民谣走上了致富养牛路。

  呼市地区的奶牛数量由1993年的1.6万头,发展到了1999年的5.5万头;鲜奶产量由5.2万吨上升到16.6万吨。

  1999年,蒙牛乳业、奈伦乳业等乳品企业相继诞生,呼市地区的奶源更加短缺,牛奶收购价在2000年7月由1.53元1公斤调整到了1.73元1公斤。2005年又升到每公斤1.76元,奶站送到乳品厂的收购价则达2.07元,这个收购价创造了我国北方省区牛奶价格之最。

  在价格与市场的驱动下,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于2000年初提出了"奶业兴市"战略,并在国内喊出了打造"中国乳都"的口号。

  为了打造"乳都",市政府规定,农民购买1头奶牛,金融部门贷款三分之一,乳品企业借款三分之一,农民自筹三分之一(这种购牛方式,后来被自治区各地采用)。无论贷款还是借款,奶农都是以奶资逐月偿还。伊利原奶事业部经理韩玉堂说:"截止到2003年底,伊利累计向农民发放借款5亿元,目前已收回4.4亿元。"

  在政策的引导下,呼市地区的奶牛热急剧升温。"1999年,1头好奶牛6000元,2001年涨到了1万元,2002年涨到了1.3万元左右,2003年又上涨到了1.5万至1.6万元。"呼市新城区毫沁营乡沙梁村村委会主任郑贵宏说:"完全是哄抬上去的,奶牛的真实价格应在8000元左右。"

  沙梁村的农民在养牛热潮中,全村在两年内购买了大小奶牛900多头。许多旗县把奶牛养殖列为乡镇领导政绩的考核目标。各乡镇官员也动辄规划千头、万头的示范基地,气魄很大。个别旗县甚至为了发展奶牛产业,动员机关干部、城市居民一齐投资养牛。

  在土默特左旗秃力亥奶牛养殖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养殖户将近五分之一来自城市。市民养牛户,大多是租场地、买草料、雇民工饲养。来自海拉尔市的养牛户王保国苦笑着说:"城里人不适合小规模养牛,啥都得花钱买,养奶牛挣钱的不多。"

  截止到2004年底,仅5年时间,呼市的奶牛存栏头数就达到了50.4万头,年递增40%以上,鲜奶产量达159万吨,年递增57.8%。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达615公斤,超过了发达国家近一倍。在全国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鲜奶产量、鲜奶人均占有量均名列第一。

  "乳都"的桂冠是摘取了,然而,一哄而上的问题也出来了。农民新购的奶牛不少质量差,加上饲养水平粗放、防疫体系不健全……2004年,呼市奶牛业在低产、疾病、饲料涨价等因素的打击下,牛价一落千丈。如今1头中高产奶牛喊价1万元,但有价无市,无人问津。

  内蒙古畜牧主管部门一位不原披露姓名的专家说,过去,呼市地区的奶牛平均单产是5.5吨,这几年让低产奶牛一掺合,2004年降到了2.9吨多,与发达国家的奶牛单产相差甚远。他指出:"乳都,不仅要奶牛多,还要质量好,管理水平高,防疫体系健全。"

  企业缺奶,奶农宰牛,呼市的奶牛业咋了?

  2004年,伊利、蒙牛、奈伦等乳品企业的产销率都高达100%,按照市场供需关系,呼市地区的乳品企业原奶短缺至少在30万吨以上。今年一季度,仅伊利集团就收购原奶38万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6%,但企业仍然缺少鲜奶12万吨。如果今年伊利的液奶三期工程投产,呼市地区的鲜奶短缺情况更趋严重。韩玉堂说:"好在伊利有50多家饲养百头奶牛以上的牧场在支撑。"

  尽管企业生产原奶供求短缺,但从2003年11月至今,农民们不再购买奶牛。相反,从去年入冬以来,呼市周边的肉牛屠宰场所,天天都有奶牛被宰杀。这种情况的出现,甚至使不少呼市市民吃不到肉牛肉。

  但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母智深认为,农民卖牛屠牛是好现象,这是奶牛产业由头数向效益提升的开端。他说:"尽管这种转变是被逼的。"沙梁村有大小奶牛900头。村委会主任郑贵宏说:"头两年,村民们急着养牛,结伴跑到河北、山西买牛,买回来的牛价格高、产奶少、乳头坏、配种难、老牛多……一头牛日产奶十几公斤,还不够它的饲料钱呢。"

  由于奶牛的品质差,从2003年11月至今,沙梁村有100多头牛遭屠宰。村民王正文淘汰奶牛4头,按当时的奶牛市值,王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4万元。"有怀不上胎的牛,有瞎奶头的牛……不杀咋办?!"王正文的妻子林秀特别伤心,她说:"买牛的时候上了人家的当。"

  今年3月,秃利亥奶牛小区的王保国,把5头奶牛卖到屠宰场杀了。他说:"都是些'二混混'牛,1头牛一个奶期产2吨奶,一年下来每头奶牛净赔2000元,我一咬牙卖了。"王保国正在用剩下的奶牛当母体,进行优质奶牛lS胎移植。

  6月6日,记者来到了呼市赛罕区舍必崖村。村支书云海忠介绍,舍必崖村有930口人,饲养了2900头奶牛,全村每天产奶30吨左右,每头奶牛除去饲料上涨因素,净收入约3500元。

  云海忠家5口人,饲养了23头奶牛,成年牛13头,平均单产6吨多。去年,除去一切杂费,净收入5万多元。他说:"奶牛与耕牛不一样,你必须淘汰老牛、低产牛、有毛病的牛,使每头奶牛的单产最低保持在5吨以上,这才能投入少产出多。"云海忠去年淘汰了6头奶牛。都按肉牛卖了。"他说:"这些牛曾经为我家做出过贡献,但它们老了,旺奶期每天产奶不足20公斤,再养肯定赔钱。"

  舍必崖的农民有十几年的养牛历史,奶牛业使这个村的农民住宅富丽堂煌。现年34岁的农民常宏伟,正房偏房加在一起使用面积有400多平方米。他的女儿在呼市"英博双语"私立学校读书,每年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4000多元。常宏伟养奶牛8年,最初是3头,现在是9头,平均单产6吨多,年纯收入4万元。他说:"我8年时间淘汰了20多头牛,现在留下的都是年轻、体壮、高产的奶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止2004年底,呼市饲养奶牛的农户发展到11.2万户,全市建成千头以上奶牛基地乡(镇)47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惠及农民45万人。仅伊利公司就累计向奶农发放奶资57.35亿元,去年呼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5元,其中1565元来自奶业。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道尔吉教授认为,呼市地区正在调整奶牛业的发展方向,头数型奶牛业开始向效益型奶牛业转变。他说:"呼市地区现有50多万头奶牛,若按科学的淘汰率,每年应该有8%-10%的低产奶牛被屠宰,如果劣质奶牛多,淘汰率应该更高。"

  呼市:培育高产奶牛的技术愈来愈多

  呼和浩特奶业协会的有关专家细算了一笔账:如果呼市的奶牛单产提升到6至7吨,鲜奶产量可在不增加奶牛头数的情况下增长一倍。

  提升奶牛质量,大幅提高单产,已经成为呼市各级政府领导的共识。2004年,针对奶牛急速增长出现的诸多问题,呼市政府确定,奶牛头数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繁,少量引进国外优质奶牛。自治区政府为了疫病防治,严禁外省区的奶牛流入自治区。

  与此同时,奶牛品系改良步伐正在加快。胚胎移植技术、性别控制技术、冷配技术的大力推广应用,以及纯种荷斯坦奶牛的批量引进……都加入到了呼市地区培育优质高产奶牛的快速繁育中。

  地处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的内蒙古思远牧业公司,2001开始从新西兰引进纯种荷斯坦奶牛,4年时间发展到成年产奶牛470头,育成牛200头。牧场场长武延安介绍,思远牧业公司的奶牛平均单产在8至9吨之间,牧场每月奶资收益50多万元,除去成本每月净收入在20万元左右。他说:"到今年9月份,牧场的奶牛可达900多头,明年就可以作为纯种奶牛繁育中心向周边农村幅射。"据记者了解,这样规模的纯种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还有蒙牛欧亚国际牧场和荷花奶牛繁殖中心,都是民营企业家投资兴建的。

  从2002年8月开始,伊利集团为了推动奶牛种群改良,与政府合作举办了两届高产奶牛大赛。十里八乡的农民从青山脚下、黄河岸边涌到比赛现场,炫耀自家的奶牛或一睹高产奶牛的风采。冠军牛的标准是谱系齐全、品种纯正、产奶量高、体态优美。呼市赛罕区和林村闫维智饲养的19220号奶牛和呼市昭君牧场的8022号奶牛,分别以年产奶量11.45吨、10.3吨夺得首届奶牛大赛冠军。第二届又有4头单产10吨以上的奶牛获得了一、二、三等奖。

  昭君牧场场长崔志刚还以饲养160多头优质奶牛,折取了首届大赛的"青城养牛第一户"桂冠。据崔志刚介绍,他的奶牛从育种到饲养,都讲科技投入,牛的平均单产达8吨多。和林村的闫维智认为,饲养1头高产奶牛,抵得上三、四头低产奶牛。他说:"农户饲养奶牛不易多,高产奶牛有3头就肥得流油。"

  奶牛大赛使农民们提高了饲养高产奶牛的认识,他们不再热心购买混种奶牛。2003年,结合国家"万枚胚胎"移植项目,呼市地区胚胎移植已进入工厂化生产阶段。由民营企业内蒙古大正美联现代奶牛工程有限公司和内蒙古赛科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美国、加拿大等世界先进胚胎移植及性别控制技术,使呼市的奶牛改良工作走进了世界前沿领域。

  记者在大正美联的牧场看到,这里的240多头黄牛在去年接受了来自北美的纯种荷斯坦奶牛胚胎移植,今年陆续生下了100多头黑白花母犊。在养殖园区,黄牛妈妈们领着黑白花女儿们,悠闲自在地散步,很是好看。兽医师范志军说:"今年和林格尔县政府在全县推广胚胎移植,农民的奶牛只要接受胚胎移植,3000元移植费政府补贴1500元。"这家公司每年可移植胚胎5.5万,截止5月底,胚胎移植工作已经在和林格尔县的董家营乡、城关镇和新店子乡全面铺开。因为有牲别控制技术,移植的lS胎产下的犊子95%是母的。"当然,我们对农民的承诺是100%,一旦生下公犊,我们是不能向农民收费的。"崔说。

  经过调查,记者发现,拥有50多万头奶牛的呼市地区,按正常8%-10%的淘汰率,每年将有5万头左右的奶牛被屠宰,而呼市地区的鲜奶产量也会随着低产奶牛的被淘汰实现翻番。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